一頭是虛擬世界的數十萬觀眾,一頭是現實世界中,沒有任何證照的“旋翼機”。連接這一切的,則是直播平台快手。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快手用户通過直播、拍攝短視頻等手段,推廣自制小型載人飛機“旋翼機”。這些能夠在空中飛行、停留的飛行器,全部來自手工作坊式的廠家,無任何生產及通航證照。此外,用户在購買後,需自行組裝。一名賣家直言,“都是偷偷飛,沒有證。”
民航專家張起淮告訴新京報記者,由於缺乏有效識別設備,目前對於低空飛行的監管尚存盲區。昨日,快手官方平台一名客服人員回應稱,將介入調查,並對涉嫌“黑飛”交易的賬户進行審核。
直播平台交易“旋翼機”
轟鳴的馬達聲、呼嘯而過的風聲、螺旋槳聲中,一架綠色機身,形似“直升機”的小型飛行器滑過地面,升上天空。機身上,醒目的白底紅字,寫着:快手ID××。
這是直播平台快手上,一個名為“飛天少將”的用户發佈的內容。進入他的個人頁面,可以看到327個短視頻,大部分與一種名為“旋翼機”的飛行器相關。這種飛行器外形上近似於直升機,但整體尺寸要小得多。記者注意到,“飛天少將”展示的旋翼機,包含螺旋槳、駕駛室、尾翼、滑輪等,發動機裸露在外,駕駛艙僅有前擋風玻璃,並未密封。
按照“飛天少將”的介紹,“旋翼機”是一種利用前飛時的相對氣流吹動旋翼,自轉以產生升力的旋翼航空器。是一種介於直升機和飛機之間的飛行器,裝有旋翼和固定翼面。具有起降距離短、能做低速低空飛行、簡單輕巧等特點。
在“飛天少將”上傳的視頻中,包含“旋翼機”製造、試飛、實飛等,並進行“360度旋轉”“大風中飛行”等測試項目,部分視頻是在飛行時拍攝。而參與飛行的“駕駛員”穿着也很簡單,僅在普通短袖、長褲的基礎上,加戴有頭盔、安全帶。
“飛天少將”在視頻中多次提出,其展示的旋翼機由本人制造,均可進行交易,並開放問價。
在快手平台上,“飛天少將”並非孤例,一批名稱帶有“飛天”、“飛將”字樣的賬號,同樣在進行旋翼機交易。這些賬號的粉絲數,則通常在10萬以上,發佈的短視頻動輒有數萬乃至數十萬播放量。
賣家建議“在農村偷偷飛”
新京報記者聯繫快手平台上多名出售旋翼機的用户發現,這些能進行200米以上低空飛行的飛行器,全部由手工作坊製作,顧客需自行組裝,而升空必需的各類證照,則一概沒有。
“飛天少將”的快手賬號業面擁有近25萬粉絲。他發佈了327個作品,大部分與“旋翼機”及飛行有關。
“飛天少將”本名解保剛,他的旋翼機工廠位於山東省德州市境內。昨日,記者以客户身份與其聯繫。他透露,目前在售的旋翼機依照載客人數,分為單座和雙座,報價分別為13萬和35萬起,依照發動機的馬力不同,價格會有差異。解保剛稱,在售旋翼機除發動機為奧地利進口外,其餘部件均為自己的工廠生產。客户下單後,工廠通過物流,將旋翼機以零部件形式發貨,客户需自行組裝。“我們會遠程指導,如果實在有需求,也可以到當地幫助組裝。”
按解保剛的説法,一台標準單座旋翼機,總重168公斤,機翼長8米,機身高2.6米。客户可選擇定製外觀,但需額外支付模具費用。
解保剛表示,自己經營旋翼機已經7年,客户遍及全國各地。“買家都是航空愛好者,非常安全,不會在空中解體。”不過他承認,購買者中,幾乎沒有人會去辦理適航證件。“一般在農村飛,沒有人查,哪怕飛過城市上空也沒事,只要不在城市起飛降落。”
另一家名為“飛天團長”的賣家則坦言,工廠並無相應生產資質,也沒有生產許可證,因此無法辦理適航證件,其表示,客户“自己玩沒必要辦”、“都在偷偷飛,不要飛太高,一般200到300米”。“飛天團長”稱,旋翼機起飛需滑行一百多米,降落則只需30米,在進行飛行時,需要儘量選擇郊區或者農村空曠地帶,也因此較少受到監管。
昨日,快手官方平台一名客服人員回應稱,將介入調查,並對相關賬號所發佈內容進行審核。
■ 焦點
1 直播平台所售旋翼機是否屬於“黑飛”
民用航空器需取得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後申請適航證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民用航空器需具備航空器適航證,才能夠進行飛行。而適航證,則是由民航主管部門根據民用航空器產品和零件合格審定的規定,對民用航空器頒發的證明該航空器處於安全可用狀態的證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條例》均規定:設計、生產及維修民用航空器及其發動機、螺旋槳和民用航空器上設備,須向國家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申請領取型號合格證書、生產許可證書及維修許可證書。航空器需有國家民用航空主管部門頒發的適航證,方可飛行。
民航問題專家張起淮告訴新京報記者,依據《民用航空法》和《適航管理條例》,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設計民用航空器,應當在獲得型號合格證(TC)、生產許可證(PC)的基礎上,再行申請單機適航證(AC)。其表示,民用航空器只有經民航主管部門適航審定合格,才能夠進入民用航空市場。
“直播平台出售的這一類旋翼機,沒有獲得生產許可證和型號合格證,因此也就無法申請適航證,因此全部屬於‘黑飛’。”張起淮稱。
2 生產及使用“黑飛”將如何擔責?
購買者及生產者均觸犯法律,目前監管成難點
張起淮告訴新京報記者,購買無相應資質的“黑飛”,並駕駛其進行飛行,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生產者一經發現,則將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民用航空器無適航證書而飛行,“由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飛行,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
對於生產者,《民用航空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將未取得型號合格證書、型號認可證書的民用航空器及其發動機、螺旋槳或者民用航空器上的設備投入生產的,由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張起淮表示,在低空飛行領域,缺乏有效的空中識別設備,目前對包括旋翼機在內的這一類小型民用航空器的監管,尚存在盲區。“飛在天上,沒有辦法精準判別是否具備適航資格。此外,這一類飛行器通常在郊區或農村飛行,監管上增加了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