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展: 家鄉的大工程也亮相了!
央視網消息 “咦?這不是咱家那邊的大工程嗎?”觀眾們不時發出自豪的感嘆,沒想到平日司空見慣的大橋、大水壩、風電場都在北京展覽館亮了相。
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各省市積極向祖國交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在成就展中各領風騷。
小夥伴們,來找找展館裏有木有來自你家鄉的霸氣“身影”!
港珠澳大橋——把你的心我的心連一連
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預計2017年底建成,香港到珠海、澳門將由現在的三個小時車程縮短到半個小時左右。
小編:一橋連三地,購物分分鐘。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我是灌溉發電小能手
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位於珠江流域西江干流黔江河段,具有防洪、航運、發電、補水壓鹹、灌溉等綜合功能,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珠江—西江經濟帶和“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基礎設施建設的標誌性工程。
小編:把水魔馴服成小乖乖。
賽罕壩風電場——吹啊吹啊我的驕傲放縱!
賽罕壩風電場為世界最大的在役風電場,裝機規模達132萬千瓦,年發電量26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準煤10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8萬噸,減少灰渣、煙塵排放116萬噸。
小編:塞罕壩地區在清朝康熙年間被劃為“木蘭圍場”,成為皇家獵苑。而現在,這邊變成了祖國的強力“發電機”。
“華龍一號”——電力十足!
“華龍一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2015年,“華龍一號”全球首堆落地福建省福清市,標誌着我國已進入世界核電第一陣營。“華龍一號”現已出口至巴基斯坦等國家,成為中國走出去的又一張靚麗名片。
小編:渾身閃亮,那是為祖國爭的光。
敍永縣江門古寨——易地搬遷新氣象
四川省瀘州市敍永縣江門古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沙盤。敍永縣地處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革命老區縣,“十三五”期間全縣計劃搬遷3.07萬貧困人口。該項目點屬於依託城鎮安置類型,較好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脱貧”的政策目標。
小編:摘“窮帽子”換新裝。
怎麼樣,可有驚豔到你的霸氣“身影秀”?跟着小編去北京展覽館逛逛,更多精彩等你呦。
9月30日,記者從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獲悉,港珠澳大橋的主體橋樑工程橋面鋪裝工程建設近日已落幕。海底沉管隧道內裝飾、電氣等附屬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安裝,瀝青路面鋪裝工作準備就緒。主體工程已基本建成,力爭年底完成全部施工任務。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海域,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橋工程全長約55公里,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口岸以及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三大部分工程。其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是長約29.6公里的橋—島—隧集羣的主體工程,它包含約6.7公里沉管隧道和22.9公里跨海橋樑,以及為實現橋樑和隧道轉換而修建的海中人工島。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正式動工,到今年主體工程全部貫通,港珠澳大橋八年間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成為中國建設史上歷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被業界譽為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峯”。
據瞭解,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於今年5月已組織了主體工程交工驗收工作部署會議,明確將根據不同標段工程完工情況,分期分批地展開交工驗收工作。目前,幾個標段正在按計劃平行推進,抓緊整理檔案資料,預計年底前能夠如期完成。
營運籌備方面,港珠澳大橋局已啓動主體工程營運籌備工作,制定了《營運養護模式及籌建工作方案》,9月1日獲得三地委正式批准。據悉,大橋將借鑑國內大型高速公路項目成熟的營運管理經驗,提出“核心業務自營,日常簡單業務外委”的管養模式。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稀裏糊塗”:然並卵!過橋的條件太高了,非一般人能過!
網友“鷹擊長空”:香港人是抵制該橋的
網友“快樂女孩☀️”:就算通車恐怕沒有兩地車牌的都不能走!搞個兩地車牌也要一百萬人民幣左右!還是期待深中大橋通車!虎門二橋通車!
網友“Abraham 覃.瓊”:深圳過去是不是先到香港才能上橋???
網友“東莞用户66xxxx658”:最沒有意義一條橋
網友“海闊天空”:浪費錢
網友“牽着你的手”:沙頭角口岸步行過去,不必走橋
網友“藍夢”:這橋建給誰走?
(2017-10-02)
被譽為橋樑界“珠穆朗瑪峯”的港珠澳大橋年底將完成全部施工
黃珏 /金羊網
9月30日,記者從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獲悉,港珠澳大橋的主體橋樑工程橋面鋪裝工程建設近日已落幕。海底沉管隧道內裝飾、電氣等附屬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安裝,瀝青路面鋪裝工作準備就緒。主體工程已基本建成,力爭年底完成全部施工任務。
珠海新聞 圖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海域,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橋工程全長約55公里,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口岸以及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三大部分工程。其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是長約29.6公里的橋—島—隧集羣的主體工程,它包含約6.7公里沉管隧道和22.9公里跨海橋樑,以及為實現橋樑和隧道轉換而修建的海中人工島。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正式動工,到今年主體工程全部貫通,港珠澳大橋八年間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成為中國建設史上歷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被業界譽為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峯”。
據瞭解,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於今年5月已組織了主體工程交工驗收工作部署會議,明確將根據不同標段工程完工情況,分期分批地展開交工驗收工作。目前,幾個標段正在按計劃平行推進,抓緊整理檔案資料,預計年底前能夠如期完成。
營運籌備方面,港珠澳大橋局已啓動主體工程營運籌備工作,制定了《營運養護模式及籌建工作方案》,9月1日獲得三地委正式批准。據悉,大橋將借鑑國內大型高速公路項目成熟的營運管理經驗,提出“核心業務自營,日常簡單業務外委”的管養模式。
(原標題 港珠澳大橋橋面鋪裝落幕 年底將完成全部施工任務 隧道附屬工程基本完工;年底將完成全部施工任務)
(2017-10-02)
2015年8月10日,阿里巴巴宣佈戰略投資蘇寧283億元。所有人都尖叫,真TM土豪。在當時,是中國互聯網界最大的一筆投資。
2017年9月26日,阿里巴巴增持菜鳥物流53億元,同時宣佈,未來5年,持續投入1000億元,為實現包裹全國24小時送達、全球72小時送達的目標努力奮鬥。
2017年10月11日,阿里巴巴在雲棲大會上宣佈成立“以科技創新世界”的達摩院,同時宣佈,三年內,為此投入1000億元,而且僅以阿里一己之力。這個集結全世界各領域眾多高精尖科學家、院士、教授於一身的達摩院,瞬間登上科技界的頭條。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看看時下最受關注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投資1000億,令外國人歎為觀止。其中,香港政府出資500億,中央政府和廣東省政府出資200億,澳門政府出資100億,還有200億的資金缺口,由銀團貸款解決。
1000億是個超級大的數目,除了三峽水電站外,很少很少聽説,還有哪個工程投資能到這個額度。其實,在阿里巴巴看來,這也沒什麼,頂多也就幾個小目標而已。
換句話説,如果港珠澳大橋讓民營企業來投資,阿里一家就足夠!
(2017-10-12)
當飛機在珠海金灣國際機場上空徐徐降落時,港珠澳大橋便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穿越珠三角,跨越伶仃洋。從空中俯瞰,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在湛藍的海平面上非常壯麗。港珠澳大橋作為世界級跨海大橋,凝結着過去數十年中國橋樑設計、施工、材料研發、工程裝備等各項成果。這個超級工程,堪稱世界橋樑建設史上的巔峯之作,這是一次中國實力的集中展示。
港珠澳大橋作為國之重器,在建設過程中也被深深烙上了無錫印記。其中,位於宜興的遠東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869)旗下遠東電纜有限公司提供的智能交通電纜,全面應用於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交通工程的照明、供配電以及收費通信綜合中心的相關設施。這項交通工程的機電系統由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是目前國內高速公路機電安裝項目規模最大、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大的項目,也是國內高速公路第一個採用系統集成模式招標的項目。
在港珠澳大橋上體驗“天塹變通途”
“我們不僅僅是港珠澳大橋的電纜供應商,公司技術和服務團隊還參與到工程系統設計環節,為工程運行提供綜合解決方案。”作為港珠澳大橋的一名光榮的建設者,遠東智慧能源技術服務部總監助理吳慶豐站在港珠澳大橋黝黑光亮的橋面上,向筆者介紹無錫企業與港珠澳大橋工程的“親密關係”。
國慶節前夕,筆者驅車行駛在港珠澳大橋上,體驗“天塹變通途”的感覺,實地採訪來自無錫企業的大橋建設者的風采。截至目前,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橋面鋪裝工程已完工,海底沉管隧道內裝飾、電氣等附屬工程也完成了安裝。這意味着,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已基本建成,預計年內建成通車。
遠東智慧能源技術服務部總監助理吳慶豐介紹,港珠澳大橋設計壽命為120年,通車後從香港到珠海將由現在的三小時車程縮短到半小時。工程全長約55公里,其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是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22.9公里跨海橋樑。港珠澳大橋連接的不僅是粵港澳三地,未來因它而形成的5.6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將是繼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之後,世界經濟版圖上又一個閃耀的經濟增長極。
港珠澳大橋上的無錫印記
從港珠澳大橋橋面移動到大橋箱梁內的檢測平台,需要經過凌空的簡易鋼梯上下。為採集相關畫面,筆者跟隨遠東智慧能源技術服務部總監助理吳慶豐體驗了這個過程,因為精神緊張而出了一身汗。
吳慶豐介紹,“有問必答、有求必應、首問負責制”是港珠澳大橋建設項目遠東智慧能源技術服務團隊的服務宗旨。作為服務營銷的重要力量,此次遠東的技術服務部先後分八批次,有十餘位工程師來到港珠澳大橋主體交通工程現場,協助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完成電纜系統的選型、施工、安裝指導、調試等全方位技術服務。其中,吳慶豐和他的同事沈長春、夏永輝等,在港珠澳大橋工程建設期間全力以赴。
港珠澳大橋的主體交通工程大橋區間電力設備都在橋墩上或箱梁內。參與工程建設的遠東人白天扛着幾十公斤重的檢測設備來回檢測,日行走路程達十幾公里,中午在橋樑作業崗位上吃盒飯,晚上回到房間整理資料、制定檢測方案。對每個階段的檢測和調試,他們都不厭其煩、有求必應。事實上,從參與港珠澳大橋安裝線纜的施工現場,到遠東廠區的生產一線,都能體現遠東人為這項偉大工程奉獻的精神面貌。
採訪中還了解到,除遠東電纜外,港珠澳大橋建設工程還有一些“無錫印記”。譬如,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是集交通、管理、服務、救援及觀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運營中心,主體建築的鋼結構工程是無錫宜興企業江蘇滬寧鋼機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港珠澳大橋使用的混凝土中的石片也來源於無錫宜興張渚鎮,石片供應商沈德方是為港珠澳大橋承建單位之一中交集團提供配套服務的。
遠東電纜為許多國家重點工程提供服務
位於無錫宜興的遠東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遠東電纜有限公司,是國內智能線纜品種最全、銷量最大的電線電纜供應商。遠東電纜先後將優質的產品及服務助力長江三峽輸電工程、上海世博工程、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海南文昌發射場、酒泉衞星發射中心、“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航空項目、昌吉-古泉±11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等。其中,昌吉-古泉±11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輸電工程。
遠東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蔣錫培透露,近年來,遠東控股集團秉持“主業+投資”的發展戰略,在推動主業智慧能源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系統服務商的同時,也在尋求與國內外優秀團隊的合作機會。蔣錫培表示,遠東創辦32年來,始終致力成為全球投資管理專家,全球領先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系統服務商。
(2017-10-11)
探訪伶仃洋外海港珠澳大橋人工造島之謎
2017-07-07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梁波 任吉軍 羅彬月 李強 珠海伶仃洋攝影報道
從澳門和珠海方向過來,在距離香港海域還有7公里處,港珠澳大橋為“讓路”香港國際機場起降的飛機,以及伶仃洋國際航道上的巨型郵輪,大橋要從此處“鑽”進海底沉管隧道。那麼,橋與隧之間,需要在海中實現轉換銜接。於是,在伶仃洋外海中,決定島隧命運的第一戰,就是要以最快速度在海中建起兩座離岸人工島。
7月5日,在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前夕,封面新聞記者登上港珠澳大橋東、西人工島,探訪“造島”之謎。
120根鋼圓筒“止水圍島”
什麼是人工島?“我認為就是在海上無中生有!”90後建設者、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Ⅱ工區質檢部工作人員趙文俊直言不諱。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總工程師林鳴介紹,在伶仃洋外海造人工島,實在不容易,而且客觀環境相比其他海域極為特殊。不僅要為珠江口預留30萬噸的航道,也要注意保護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 “按照設計,兩個人工島面積均接近10萬平方米,如按照傳統拋石填海法,工期長不説,在通航繁忙的伶仃島航道附近水域安排大量船舶施工,必然對周邊環境產生影響,安全風險也高。”林鳴説。
正當為此“焦頭爛額”時,在一次技術交流會期間,林鳴的腦子裏,突然閃現一個大膽的構想:用大鋼圓筒圍成人工島。“簡單來説,就是用大直徑的鋼圓筒止水圍島,島內填入砂料並加固地基,圓筒外再用混凝土塊體等加固防護。”
構想來自靈光一閃,可是,這樣一個史無前例的創新工藝,在國內外均屬“前無古人”。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副總經理劉曉東記得,新方案提出後,從做方案,到設計、論證和實驗,大概花了大半年時間。同時,為了做到嚴謹,項目部請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王汝凱做鋼圓筒建島不成立的反向研究,一共組織了8個攻關課題研究,包括鋼圓筒的穩定計算理論、鋼圓筒筒體結構設計、振沉技術及振沉工藝、止水方案等。經過三個月的研究,結論是大圓筒快速成島施工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最終,經多方面專家論證,超大直徑鋼圓筒、液壓振動錘聯動的優化方案被正式採納為“人工島”最終方案,這也成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的一項創舉。
據統計,兩個人工島共使用120個直徑22.5米、最高50.5米、重達500噸的鋼圓筒,242個副格,每個鋼圓筒都相當於一棟高層住宅樓。
天下第一錘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的鋼圓筒不同尋常,除高、大、重,還有一個特殊性:每個鋼圓筒外側都有為嵌入“副格”預留兩個凹槽。鋼圓筒振沉垂直精度偏差超過誤差範圍,副格將無法安裝。那麼,要讓世界巨大的鋼圓筒深插入海底,即需要足夠能量的振動錘。
為此,中交一航局成立了以總工程師李一勇為組長的專題科研組,在明確了振沉系統性要求後,一航局向全球發出聯合開發“天下第一錘”的邀請。後經過多次技術交流和反覆論證,一航局與美國APE公司簽訂了技術規格書及合同,振沉錘選型工作塵埃落定。據介紹,振動錘共計8台,總重達184噸。
2011年5月15日,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海上施工現場,隨着液壓振動錘傳來的轟鳴,直徑22.5米、高40.5米的首個世界最大鋼圓筒沉入水底,插入泥中21米,垂直度偏差小於1/500。
9月11日,西人工島最後一個鋼圓筒振沉入海,垂直偏差小於1/600;同年12月21日,東人工島最後一個鋼圓筒穩穩“定”入水中。
短短221天,120個巨型鋼圓筒在伶仃洋海面圍成了兩個海上“小長城”,“當年開工、當年成島”的願景提前成為現實。
治療“最美素顏”的富貴病
登上東、西人工島,當看到乾淨漂亮的敞開段側牆和擋浪牆時,光滑圓潤如白玉一般的牆面,讓人忍不住伸手觸摸一遍又一遍。近乎工藝品的清水混凝土,已儼然成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的地標性建築。當然,追求“最美素顏”更是不易。
“模板全部從德國進口,很漂亮!我們就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愛護模板!”站在西人工島碼頭,看到被裝載叉車轉運的模板,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部副總經理尹海卿對模板摸了一遍又一遍。
清水混凝土有着混凝土中最高級的品質,它顯示的是一種最本質的美感,體現的是“素顏”的品位。“不過,在國內,清水混凝土,沒有成熟的技術規範,很多更沒有見過清水混凝土成品。”尹海卿説,沒有經驗可以借鑑,“我們只有摸着石頭過河”。
經過長達半年時間的攻關,清水混凝土方案於2015年3月通過國內外專家評審。可是,在Ⅱ工區滿懷信心地開始正式施工後,卻出現了不明原因的滯後泌水,導致清水混凝土成品表面出現砂線。
Ⅱ工區常務副經理劉海清説,“就像如花似玉的美女臉上長了雀斑一樣。”
總工程師林鳴看見後,也給出這樣的評價:“我們把最好的材料投入進去,卻出現了不理想的效果,看來是養尊處優的混凝土得了富貴病。退回去,找原因。”
後來,又經過一個多月時間的“診斷”,劉海清帶領的團隊終於成功治療了清水混凝土的“富貴病”。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7-07)
《中國正在説》第三季 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的創新故事
2017-10-06
東南衞視
偉大時代產生偉大工程。偉大工程背後,是一個國家波瀾壯闊的崛起和進步。
對於工程師來説,偉大時代的偉大工程為他們提供了寬廣的事業平台。當機會垂青,挑戰也就迎面而來,抓住機遇意味着迎接挑戰。
今天的《中國正在説》,一個工程師要給您講講一個偉大工程的故事。
“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被英國《衞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港珠澳大橋是我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京滬高鐵之後的又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它是中國橋樑工程界創新和攻堅能力的集大成者,更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綜合國力、工業化實力的集中體現。建成後的港珠澳大橋,將是中國橋樑建設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式的作品。
一座橋改變的不止三座城
東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門,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在港珠澳大橋首次實現了合作共建共管。大橋建成後,珠海、香港、澳門將形成“一小時都市圈”,對於保持港澳地區的持續繁榮穩定,打造世界級城市羣有重要意義。港珠澳大橋還將讓“粵港澳大灣區”加速啓航,(粵港澳大灣區是繼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世界第四大灣區)改變珠江西岸發展區位上的劣勢,並推動內陸相鄰省份如廣西、雲南、貴州、湖南、江西等地的產業梯度轉移,形成面向東盟的海陸大通道,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
創造“世界之最”
為什麼港珠澳大橋備受關注、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因為它創造了這麼多的“世界之最”!
◆ 它是全球第一例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大橋
◆ 它是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大、施工難度最高的跨海橋樑
◆ 它的海底隧道是當今世界上最長、埋深最深、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
◆ 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55公里
◆ 它在最短的時間內建成兩座人工島——221天
◆ 它的海底隧道沉管體量最大——每節沉管長180米,重約8萬噸,每一節都相當於一艘巨型航空母艦……
話説“沉管隧道”
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由橋樑、人工島、隧道三部分組成。其中,島隧工程是大橋的核心控制性工程,需要建設兩座面積各10萬平方米的人工島和一條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實現橋樑與隧道的轉換,也就是説島隧工程是大橋建設技術最複雜、建設難度最大的部分,更是被譽為中國交通工程中的“珠穆朗瑪峯”!
人類工程建設史上第一次嘗試水下跨越,起始於十九世紀中葉英國泰晤士河的一條盾構隧道。半個多世紀之後,1910年,美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沉管隧道。但是,由於沉管工法綜合了近海工程、水工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的複合性技術,實施難度非常大,因而在隧道建設中應用很少。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建成的沉管隧道不到兩百條,主要集中在美國、荷蘭、日本等發達國家。
中國的沉管隧道建設起步較晚,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初,才建設了第一條規模很小的沉管隧道,而當時國外已經建成了沉管隧道近百條。和許多領域一樣,中國人需要更多的付出、更深的積澱、更強的意志來追趕和超越。
“最有故事的工程師”林鳴
林鳴是誰?他是橋樑工程師、是全國勞模、是五一勞動獎章的獲得者,是優秀共產黨員,是港珠澳大橋數萬名建設者中的一名。1993年,林鳴結緣伶仃洋;2005年起,林鳴開始全身心地投入港珠澳大橋的前期籌備工作;2010年12月,林鳴擔任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帶領三千多人開始挑戰這一全球最具挑戰的跨海項目。
為什麼港珠澳大橋需要建設沉管隧道?
沉管隧道難在哪裏?林鳴都經歷了什麼?
◆他經歷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和“天價”諮詢費。
◆他經歷了連續96個小時不眠不休。
◆他經歷了因過度疲勞而鼻腔大量噴血,四天內兩次全麻手術。
◆他經歷了反對的目光和質疑的聲浪。
◆他也經歷了風浪之後的平靜,贏得對手的尊敬才是真正的成功。
……
從48歲到60歲,12年的光陰過去了,“最有故事的工程師”林鳴來到《中國正在説》,他有話要説。
▲2011年1月工程剛開工時的林鳴
▼2017年8月參與節目錄制的林鳴
工程收官之際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
邀您分享創新的艱難、過程的
曲折和成功的喜悦!
東南衞視 今晚9:15播出
由福建能源集團獨家冠名的
《中國正在説》第三季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
《港珠澳大橋:超級工程背後的創新故事》
特 別 鳴 謝
東南衞視官方微信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改個好網名”:林總,您辛苦了。
網友“✨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