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一個由殖民地演進而來的國家,也因此使得國內反殖民主義傳統的傾向濃重。1950年,美國國務院在起草對殖民地區的文件中指出:
美國總統羅斯福認為,英國的殖民統治方式已經過時,而美國的殖民統治方式將是最適宜的。
事實上,羅斯福一直用其華麗的語言外衣掩飾他實現戰後美國領導世界的目的。只是羅斯福空有這一抱負卻無機會展示。
眾所周知,美國自獨立始,由於實力衰弱,一直奉行“孤立主義”的外交政策以避免捲入歐洲紛爭。
隨着實力的增強,其野心也隨之膨脹,企圖建立戰後美國領導下的世界新秩序的藍圖應運而生,其總設計師就是羅斯福,無奈孤立主義仍是美國主流思想。
二戰的爆發正中羅斯福總統的下懷,但如果沒有一個正當理由,美國人民是不會允許美國參戰的,恰好,日本給了美國一個“絕好”的理由——珍珠港事件,由此,美國的時代真正開始了。
二戰期間,美國對它曾經的母國可謂是鼎力支持。但在支援英國不落入德意日之手以維持世界秩序的同時,美國更想的是怎麼打入英帝國內部。
從《大西洋憲章》的“反對不符合有關民族自由表達願望的領土變更,承諾給所有人民以民族自決的權利”,這一內容可見羅斯福的真實用意。在《大西洋憲章》簽訂前夕,他就向丘吉爾指出:
丘吉爾馬上意識到美國的用意,他回答説:“總統先生,我相信你是在想法子毀滅我們的大英帝國。”他接着無奈的説:“你已經知道了我們曉得沒有美國,大英帝國是站不住腳的。”
《大西洋憲章》簽訂不久,羅斯福總統針對丘吉爾在下院的言論指出:“必須保證《大西洋憲章》的原則適用於全世界——所有的海洋和大陸。”
這一內容不僅針對德日的佔領地,同樣也指向了英國的生命線——印度。
在1775年到1783年獨立革命時期,英國殖民地共有十三個州,這些各自獨立的主權州之間形成巨大的混亂。到1783年革命結束時,十三個主權州根據《邦聯條例》聯合在一起,這種臨時性政府繼續行使權力,直到從經驗、考驗和錯誤中能形成一個永久性的聯邦。
因此,羅斯福建議在印度也成立一個謂臨時政府,由少數代表領導,其中包括不同的階級、職業、宗教和地區——這個領導的團體將被承認為臨時自治領政府。
其實所謂的“臨時”隨着時間的轉變就會變成永久,這意味英國將會失去這片殖民地。對此,丘吉爾敏感而憤怒地説:
1944年,羅斯福抵制了英國和俄國試圖通過政治協議,確定他們戰後在東歐地位的做法。10月9日,在英、蘇舉行的第一次會議上,丘吉爾就英、蘇在最敏感的巴爾幹地區提出建議。
他認為蘇聯的軍隊在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同時,英國在這些地方也有利益,就英國和俄國而論,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公平”的瓜分方案。
為了“公平地”瓜分巴爾幹地區的勢力範圍。丘吉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百分比”方案:
即羅馬尼亞:俄國佔90%,其他國家佔10%;希臘:英國佔90%,俄國佔10%;南斯拉夫:俄國佔50%,英國佔50%;匈牙利:俄國佔50%,英國佔50%;保加利亞:俄國佔75%,其他國家佔25%。對此,斯大林對此表示同意。
這樣一來,巴爾幹地區就被英、俄簡單粗暴“瓜分”了,但是丘吉爾不得不考慮美國的態度,丘吉爾向羅斯福保證,他們處理一切事情時不會使羅斯福受到約束,所有英國和俄國之間取得的初步協議,如果未經同羅斯福進一步討論並和他協調一致,任何事情都不會確定下來。
羅斯福雖然極不情願在巴爾幹看到這種情況,但為了大局着想,還是批准了他們為期三個月的純粹是在軍事上的做法。
對此,史學家阿瑟·雷恩指責説,羅斯福輕信斯大林的看法。他認為蘇聯控制波蘭是為了把它作為未來防範外來侵略的安全屏障。
而美國國務卿斯退丁紐斯在其著作《羅斯福與俄國人》中指出,當時美國必須接受蘇聯的建議,因為它擔心蘇聯在歐洲的勢力將會更加鞏固。斯退丁紐斯認為:
從羅斯福對東歐的實際政策來看,他採取了支持或默認英、蘇的百分比協定的態度。正如他在一次國會會議上坦率地説:英帝國是美國沒有力量去消滅的現實問題。
羅斯福知道,俄國人在東歐有很強的力量,要把他們趕走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唯一切實可行的做法,是利用美國擁有的影響來改善局勢。
美國以戰時援助為契機,在保證這些地方不落入德、意之手的同時,趁機打入英屬各殖民地以達到瓦解英屬殖民地的目的。
在中東,戰前美國在中東完全沒有立足之地,因為英國處處設防,美國經濟勢力滲入困難重重。
二戰爆發後,英國在中東的實力有限,德、意軍隊又步步緊逼,中東局勢緊急,英國只能轉而向美國求援。為確保中東安全,美國就要大力援助英國。
其實,在美國參戰前,就已經承擔了大量的軍火和物資供應中東英國當局的任務。正式參戰後,美國便直接派出陸、海、空軍直接進入中東的許多地區。
1942年4月30日,美國正式加入中東供應中心,國務院官員懷南特被任命為美國駐中東的文職代表兼該中心的執行委員會主席,另外還任命了駐中心的軍職代表。懷南特在備忘錄寫道:“美國應考慮在中東事務中扮演一個更重要角色的可能性。”
後來,美國任命羅斯福的智囊團成員蘭迪斯接替懷南特,這時蘭迪斯的地位與英國戰時內閣中東事務大臣相等。
可見,這時的美國在中東地區已經與英國平起平坐,享有同等權力。美國藉機開始一方面建立自己的陣地,迫使英國做出讓步,獲得更多的權益。駐中東的美國代表開始向每個中東國家派出代表,擴大美國的接觸面,打入英國嚴密控制的經濟領域。
據統計,美國在短期定貨方面對中東的出口額1942年比1939年增加2倍,大大超過英國。
另一方面,它虛意同情殖民地人民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鬥爭,力圖擴大在中東的政治影響。美國官員們到處批評英國的行為,同情民族自決。
羅斯福在訪問北非和伊朗等地時,當面向摩洛哥蘇丹、埃及國王和伊朗國王表示同情他們並支持他們的民族要求,大大提高了美國在中東的政治影響。
但是,在英國的抗拒下,美國想要完全控制中東還是不太現實。1941年英伊爆發衝突,美國採取了兩面派做法。
美國公使一方面向英國提供關於伊軍的行動情報,另一方面,對伊拉克民族主義政府並不一律否定,而是進行私下接觸,瞭解它的政治意向,準備據此決定下一步行動。
赫爾還告訴美國公使,對承認伊拉克政府的問題,美國“不願現在就採取一成不變的立場。”
此外,美國在戰時也趁機插手巴勒斯坦問題。由於美籍猶太人強烈要求美國過問在巴猶太人的地位和前途,以及美國大選中猶太選票的重要分量,美國政府不得不重視巴勒斯坦問題及其解決的辦法。
而且,美國也急於在巴勒斯坦謀求立足點,建立自己的地盤。
但是,令美國最高當權者制定政策時大感頭疼的是,美國國內也有兩種意見:美國國會認為應該扶猶;一批軍政要員認為不可得罪阿拉伯世界,否則會影響它對盟國的支持和對石油的控制,因此應該採取要麼親阿,要麼中立的立場。
這也導致了在整個戰爭期間,羅斯福總統對此反覆無常。他的繼任者杜魯門一上台就站到了猶太人這邊。杜魯門説:
此後,英美在這個問題上矛盾日益突出。
在埃及,為了不讓它落入德、意之手,美國竭力保證英軍的武器及後勤供應並出動空軍參戰支援,甚至還支持英國公使向埃及國王逼宮之舉。
但美國也瞅準機會打入英帝國這一禁區。美國迫使英國一再退讓,它則步步滲入。1941 年11月,《租借法案》擴大到埃及,這既是英國的希望,也為美國資本進入埃及創造了條件。美駐埃大使説:“它將為美國帶來巨大的政治、經濟、金融利益。”
在突破英鎊集團的限制上,美國也取得了成績。1945年1月,英國被迫給予埃及4000萬美元信貸,大大擴大了美埃貿易,貿易總額比戰前提高了3—4倍;美國從埃及進口額也大幅度增加,超過了英國。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在政治影響力的增強,美、埃越過英國進行了最高級的接觸。羅斯福於1945年2月會見了埃及國王,會談內容秘而不宣,使英國大為不安。
戰爭結束時,埃及獨立的呼聲更強,英國勢力削弱,而美國勢力進來了。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對英國在中東殖民不遺餘力施加影響。隨着戰爭的發展,英帝國不斷衰弱,已經無力控制民族意識不斷覺醒的各個殖民地,與此同時,美國趁勢而起,憑藉強大的實力,不斷對這些殖民地施加影響,以此將美國利益成功打入進去。
英國雖然有不甘,但卻只能無奈的“接受”,接受着“日不落帝國”的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