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把放大鏡,任何細節的呈現,都可以把兩個人之間的問題揪出來。
比如,“家務” 是婚姻生活中很細碎的一件小事,卻也是婚姻關係中最痛的一個痛點。24小時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一道道送命題,接踵而至。
你能時刻忍受對方邋遢的樣子嗎?你能習慣髒亂的家多久?每天產生新的矛盾和對愛的感悟,讓你想要繼續,還是放棄?婚姻的真相是跟誰過其實都一樣嗎?
-01-
我叫朱思虹,今年40歲,我想談談我的婚姻,我跟老公是2017年初通過相親認識的,2018年初結婚,現在有一個1歲多的寶寶。
我老公是那種典型的媽寶男,上面有3個姐姐,其中2個送給別人家了。
老公從小養得特別嬌貴,基本上一切被他媽媽包辦,包括我們從相親到結婚都是他媽媽安排。
他性格比較温和,有點軟弱;不太會動手,人懶做事拖沓不愛乾淨,總是被大家(包括我婆婆)嫌棄。
我跟婆婆多次跟他談過這些問題,婚後他也有一些改變。
比如他慢慢學會做飯了,也體貼我知道搭把手帶娃了,但做事還是拖沓不乾脆,也很少主動做家務,有空就是玩手機打遊戲。
每次説到這個事,我們就會吵嘴,他覺得我已經改了很多你還要怎麼樣?
我就覺得,那本來就是你該做的,明明不及格還那麼理直氣壯。
-02-
跟他在一起的生活感覺一切都很無趣。
每次我説羨慕別人過得很豐富有趣,他就會説是我們沒條件沒時間,可我覺得不是,還是心態的問題。
下班了他就覺得累要休息也不願做家務,休息的時候他就葛優躺,覺得只有休息好了才有精神上班,這樣的日子感覺每天都在重複。
我喜歡的電影喜歡看的書,跟他聊也聊不到一起,我的那些浪漫情懷他也永遠都理解不了。
有時候覺得好像認識了半輩子,有時候也像兩個陌生人。
難道婚姻生活真的就是找個人相互飼養湊合着過嗎?我不止一次的想,婚姻的意義是什麼,難道就是找個人添堵嗎?
-03-
要説温暖的時刻也是有的,但好像放到柴米油鹽裏慢慢就被吞沒了,剩下的都是倦怠。
關於他性格里面我不喜歡的成分,我知道要麼接受,要麼去改變他。
我們在一起快3年了,我還是有很多受不了的時刻,分分鐘不想過了,我也沒把握能改變他,也許就這樣了。
我很想做點什麼改善這樣的情況,但是無從下手,希望能幫我分析,給出一些建議,不勝感激!
-04-
如果婚姻意味着一個人努力改變另一個人,如果婚姻意味着,一個人一輩子要被另一個人改變。這樣的婚姻想想就可怕。
能夠理解你現在的感受,不過結婚的時候,想必“獨立”、“勤快”、“性格興趣相投”之類的條件並不是你挑選另一半的理由。
否則,你也不會在對方媽媽全程“安排”之下,答應結婚。
也就是説對方的媽寶男的性格,婚前你是知道的。或許還由於婆婆熱情能幹,讓你增加了好感。
好吧,説到這兒,我只是想讓你意識到,現在的局面,並非你老公一個人造成的,你也是參與者。
所以,承擔婚後現狀的一部分責任,不過分吧?換句話説,是你“抬腳”走入了這個“已知”的現狀。
1、這麼説,只是讓你先脱離“受害者”身份。這樣我們就不會把所有責任都推到對方身上了。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因為你的要求不斷提高,你老公的一下子多了一個“媽”管。想想也過得不容易。
畢竟,兩個“媽”都能幹,他安心當“寶寶”就好了。總有人替他負責不是?
尤其看到這句話“他覺得我已經改了很多你還要怎麼樣?”像不像教孩子寫作業時,孩子説,我都已經做了這麼多,你還給我佈置作業呀?
2、“我的那些浪漫情懷他也永遠都理解不了”這句話暴露了婚後你對他的期待。
你希望他是攜手共進的伴侶,但行動上,卻給了他當“寶寶”的環境。
畢竟,哪個孩子會想去理解媽媽的浪漫情懷呢?當然即便你不把他當“寶寶”,你婆婆也會主動為“寶寶”代勞不是?
3、建議你找個安靜的時間,代入到你老公的狀態中,去感受和品味一下他內心的真實訴求和感受。
目的是找出你的期待和他的能力和需求差距。中年夫妻到底靠什麼維繫感情?
做一些你能控制的部分,減少和放棄那些你不能改變的部分。這樣做,至少可以讓你心平氣和一些。
另外,不要期待把一朵温室的鮮花改造成參天大樹。
除非你能把他移出温室,同時把期待調低,如果能成為一個灌木,是不是也可以接受的呢?
至於你自己對生活的浪漫追求,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來代替,畢竟婚姻承載不了太多。
總之,接受現實,不要總想着改變誰,先把力氣施加在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