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正確打開孩子"全名"的使用方式,千萬不能讓"大名"和"懲罰"劃上等號。
執筆:王豔微
定稿:蘇子後
很多家長平時一般都喜歡叫孩子的小名,但在生氣的時候,會突然用嚴肅的語氣叫出孩子的大名,此時小孩通常會乖乖聽話。
但其實,家長的這種行為每次都會讓他們意識到暴風雨即將來臨,令其產生反抗、牴觸的心理,從而不利於身心健康發展。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
楚楚媽媽有一個習慣,每次高興的時候會稱呼孩子“寶貝”“楚楚”“寶寶”等,但是隻要一發脾氣,就是叫孩子全名,這讓她覺得不僅可以起到建立威信的作用,而且對於孩子來説,方法還很有效。
這天,閨蜜來家玩,看見楚楚後,親切的叫着孩子的大名,可發現原本活潑可愛的孩子突然變得唯唯諾諾,不敢説話了,這讓閨蜜感到很疑惑。
下午,楚楚客廳玩耍,一不小心把茶几上的水杯摔碎了,楚楚媽媽和閨蜜都從廚房聞聲而來,看見地上的碎片,楚楚媽媽用嚴肅的語氣連名帶姓的叫出女兒全稱。
只見孩子秒秒鐘立刻站好,低着頭,嚇得渾身瑟瑟發抖,閨蜜見到這個場景一下明白了,把楚楚媽媽拉倒一邊説:“每當孩子犯錯時直呼其大名,會讓他們對子的全名產生牴觸心理,從而形成條件反射,如果叫錯了方式,還會讓寶寶變得敏感自卑的。”
後來,楚楚媽媽才漸漸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生活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家長普遍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殊不知,自己不經意的習慣對孩子的影響很深。
通過“叫全名”的方式懲戒孩子,存在哪些隱患
1、產生心理陰影
美國米歇爾大學伊森博士曾研究:一個人的精神受到外界刺激的時候,其情緒和身體都會感受到同等程度的傷害。
如果父母通過叫孩子的全名和懲罰聯繫在一起時,當家長呼叫孩子的全名時,就會激發其負面情緒,產生恐懼心理。害怕有多深,身體就會有多痛。
每當孩子犯錯家長叫全名的時候,他們就會知道,接下來面對的就是懲罰,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在腦海產生條件反射,從而產生心理陰影,一聽見爸媽叫自己的名字就會從心底裏感到恐懼,而且這個隱患往往會持續影響孩子大半輩子。
2、討厭自己名字
父母如果一旦生氣,就嚴肅的叫孩子的名字時,也會令他們討厭自己的名字,隨自己的名字產生反抗和牴觸的心理,還有可能在上學會進入社會後,聽見別人叫自己的名字,內心會感覺畏懼,沒有親切感,從而也影響了其人際交往關係。
另外,聽見自己的全名也會讓孩子下意識的感覺“難道我又錯了”,“又要捱罵”,“好討厭聽到自己的名字”,“為什麼我叫這個名字”,“千萬不要叫我名字”的心理。
2、 使孩子內向、自卑
有些父母見孩子犯錯了,不分事情的輕重,不管毛病的大小,都會直呼孩子全名,這讓他們認命等待的父母雷霆之怒的降臨,同時還會把自己的名字和犯錯誤劃上等號,產生一種對自我的不肯定,不認可。
對於父母來説,也許這只是一個不經意的習慣,或是一種樹立威嚴的方法,殊不知,這可能會給孩子的內心產生極度的不安全感,帶來極大的損傷,久而久之,可能會變得內向、自卑以及不願意嘗試新鮮的事物。
關於孩子的稱呼上也是有講究的,家長要正確打開孩子"全名"的使用方式,
關於孩子的稱呼,家長要注意哪些問題?
1、生氣時不要濫用大名
"大名"="懲罰",已經成為家長的慣用伎倆。
如果孩子犯了錯,為了讓其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可以知乎全名,但是家長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濫用這一點,以免讓孩子對子的全名產生恐懼、牴觸的心理。
建議家長如果遇到孩子犯錯的情況時,應正加以正確引導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2、 注意公共場合的稱呼
有些家長在稱呼孩子的名字很隨意,在家裏或親戚朋友面前可以叫孩子的小名,但是到了正式場合或公共場合時,應該稱呼其大名更為合適。
例如在學校的時候應該稱呼其大名,以免傷害到其自尊心,也很容易受到小夥伴的嘲笑和譏諷,對孩子的心理和學習上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3、不用"負標籤化"的稱呼
有些家長會根據孩子的特點稱呼他們,例如“胖墩”、“愛哭鬼”等。
這些稱呼父母覺得只是可愛或者好玩,看似不太顯眼,實則對於敏感的寶寶來説,這些稱呼的"弦外之音",會使他們陷入這種潛意識裏,在成長無意識的向這種標籤靠攏。
建議家長一定要正確運用稱呼,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而不要因為一時之言,令其留下終身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