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檔無歸期?馮小剛《芳華》為何延期綻放
2017-09-25
多彩貴州網
馮小剛導演的《芳華》不會在國慶如期上映了。此前,許多看過的人都説這是馮小剛拍過的最好的電影。
9月24日,馮小剛電影官微發文稱:“經與電影局及有關各方協商,《芳華》擬同意接受各方提出的更改放映檔期的建議,具體新的上映檔期擇日發佈!為此也給院線、觀眾帶來的不便表示歉意!”
而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中磊也發文印證這一説法:“給各位影院院線和媒體朋友,工作在一線的宣發團隊,以及最可愛的觀眾朋友説一句對不起,真的對不起。《芳華》不會在今年國慶檔上映。”
而在此前,《芳華》已經過審並且拿到了龍標,已經在國內開展了小規模的點映,主創團隊日前也正在全國進行路演。
眾説紛紜。
去年馮小剛導演的影片《我不是潘金蓮》也遭遇了從國慶檔改檔至十一月的事情。但這一次,情況似乎更為複雜。
對此,也有人將其與一篇近日流傳開來的“馮小剛再陷業績對賭困境《芳華》票房七億才能回本”的文章聯繫到一起。對此,伯樂營銷CEO張文伯發文澄清,指出該報道錯誤之處,也表示電影撤檔與所謂對賭協議並無關係。至於因為預售成績低才選擇撤檔的説法,他也予以了否認,“預售票房的高低與發行公司的票補策略有直接關係,誰的促銷力度大,下的9.9的票多,誰的預售成績就會相對更好一些,預售的票房與最終的票房沒有必然的對應關係。”
《芳華》究竟是怎樣一部電影,這部馮小剛口中描述大時代的電影,為什麼和近期馮小剛的電影一樣,命運崎嶇。當然最重要的問題是:《芳華》究竟何時綻放?
延遲綻放的《芳華》
一切都突如其來。
23日晚上,已經開啓國慶檔預售的馮小剛電影《芳華》疑似撤檔,淘票票、貓眼等票務平台已經無法看到相關電影宣傳及購票信息。
信息一度十分混亂甚至自相矛盾。有消息稱,《芳華》緊急下片是因為要重新剪輯。
而在淘票票的購票頁面中,一度顯示《芳華》將於12月31日上映。
由於《芳華》改檔前已在全國開出4萬場預售場次。此次突然撤檔,網友們紛紛猜測“到底發生了什麼”?
院線方面的信息是,收到通知《芳華》遇緊急下片,目前鎖場暫不開放購票。根據微博博主“TNABO北美票房榜吧”表示,萬達、大地、金逸等院線也被通知撤掉了《芳華》的所有放映場次。
針對該風波,《芳華》宣傳方一度給出“一切照常”的回應。
但最終,馮小剛電影官微在9月24日凌晨1:37左右發微博確認了一切:“經與電影局及有關各方協商,《芳華》擬同意接受各方提出的更改放映檔期的建議,具體新的上映檔期擇日發佈!為此也給院線、觀眾帶來的不便表示歉意!”
為什麼撤檔?
不是炒作
這兩年的國慶檔,馮小剛都是來了又去。
原定於去年國慶檔上映的馮小剛導演的《我不是潘金蓮》,重新剪輯後至11月18日才得以上映。
但這一次,《芳華》的情況,似乎比《我不是潘金蓮》更加複雜。
在此之前,《芳華》海報曾經引發一場輿論風波,這也引發了部分網民對《芳華》炒作的猜測。
但幾乎所有的業內人士都排除了這種可能,因為臨近上映而撤檔將損失巨大。有自媒體甚至爆料,撤檔造成的直接損失已達到2000萬。
更重要的是,老江湖馮小剛,絕對不會把同樣的手法使用兩遍。
但在已經拿到龍標的情況下撤檔,到底是因為技術原因,還是內容敏感?一切尚未可知。
但在編劇嚴歌苓的表達裏,這場風波似乎早有徵兆:《芳華》是她的自傳性小説,如果用五個字形容,那大概是“歷史的眼淚”,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訴説人性的殘忍與温柔交織的暗潮洶湧。
此前,各方都對《芳華》順利過審表示欣慰。
這到底是怎樣一部電影?
馮小剛最好的電影?
這應該是馮小剛寫給自己青春的一封情書。
從一開始,這就是馮小剛全力主導的電影,就像《我不是潘金蓮》一樣,馮小剛要的不僅是票房,還有話要説。
但《我不是潘金蓮》更像馮小剛的一次技術撒野,而《芳華》卻更像一羣孩子中,最受馮小剛自己寵愛的那個孩子。
這也是馮小剛為自己選擇的一條難的路,電影不僅涉及一場邊境戰爭,充滿對人性的歌頌與批判,還包含部分老兵退役後的情節。這是馮小剛的一場突圍,而沒有一場突圍會是容易的。
從內容上看,電影講述了發生在上世紀70-80年代文工團的一場殘酷青春往事。
看得出馮小剛試圖還原一個時代的努力。
馮小剛在此前的宣傳中就曾説過,這是一部根植於他和小説原著作者嚴歌苓在部隊文工團共同的工作生活記憶的電影。電影的主場景是一座老宅改造的紅樓,文藝兵們每天在這裏唱歌、跳舞、演奏,一羣“沒有整過容的天然美女”在大熒幕上亮相,美麗挺拔的身姿的確傳遞出那個時代特有的感覺。
演員的表現集體出彩。
首先是黃軒的表現令人驚喜。片中,他從神壇跌落命運的深淵,從文工團舞台到炮火連天的戰場,角色的縱深感被完整詮釋出來,他沒有令馮小剛失望,也沒讓觀眾失望。
新人苗苗飾演的女主角何小萍同樣表現出色,影片最後,她穿着病號服在月光下起舞的片段成為影片中最令人傷感與充滿詩意的段落。
其他演員也非常稱職,馮小剛完美地捕捉了這些新人演員的青澀感,那些肆意綻放的青春的面孔與肢體,成為他們最好的演出。馮小剛要的,正是這種素顏下的青澀感。
號稱一個鏡頭700萬投資的戰爭場面不長,但卻成為影片的華彩樂章。一段長達6分鐘的叢林遭遇戰,以男主角劉峯的視角一鏡到底,馮小剛要拍的,不是感官,而是心理,不僅是戰爭殘酷史,更是青春成長史。
在他用鏡頭拍攝出令人身臨其境般的戰爭之後,黃軒的表演完美地接住了馮小剛的表達。
這一切的落點,依然是時代洪流下的人物命運。
小人物的命運。
這一次馮小剛的發揮也並非毫無瑕疵。將一部長篇小説壓縮成一部電影的容量,即便長達136分鐘,還是略顯匆忙,對一個時代的過度沉溺令馮小剛的表達變得有些沉溺,時代、年華、命運,一切的一切,都被歸結於芳華既逝,難免讓人覺得,差了口氣。
但無人可以否認,個人與集體的博弈,戰爭與青春的殘酷,馮小剛的電影,從未如此悲涼而真實,無論從藝術還是技術的角度講,這都絕對是一部華語電影的年度傑作。
商業上最好的安排?
至少從商業上看,撤檔並非一個糟糕的安排。雖然各方因此損失慘重。
今年的國慶檔,又被業內冠上了“最擠國慶檔”的標籤。在業內人士看來,《羞羞的鐵拳》、《英倫對決》預售先聲奪人,而大鵬團隊的《縫紉機樂隊》口碑不俗,李晨和范冰冰訂婚後《空天獵》自帶流量,即使口碑不俗,題材相對嚴肅的《芳華》也並不被各方特別看好。
《芳華》製作成本1.3億元,而《芳華》對於馮小剛而言,這不僅僅是一部作品,還是其2017年業績承諾能否達標的關鍵點。有媒體分析,要讓業績達標,馮小剛必須讓《芳華》的票房達到7億以上。
對於一部國產青春年代大片來説,這個成績,並不容易達到。更何況,現在要從國慶檔虎口奪食。
有財經媒體分析認為,根據2010年-2016年的國慶檔總票房成績以及今年國慶電影市場的激烈競爭,預計今年國慶檔影片票房總成績有望突破27億元;但在如此多的種子選手的競逐下,,預測國慶檔期間票房4億元,那麼總票房可達6億元左右。依然難以完成對賭。
儘管對此伯樂營銷CEO張文伯都一一做出了回應與否認,但《芳華》扛着巨大的票房壓力,卻是不爭的事實。
而現在,退出競爭過於慘烈、口碑效應難以完全釋放的國慶檔,選擇更易發揮口碑效應的其他檔期,對於《芳華》來説,未必不是商業上最好的安排。
無論如何,所有人都期待着,《芳華》最終早日綻放。
至於綻放的時間,我們只能期待着老江湖馮小剛,儘快給我們一個答案。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這個電影好看在對人物內在情感刻畫得很生動,對每個人行為背後的動機描繪得很清晰,女主角為了男主角的一句無心之話折騰了十幾年,她身邊的人陸續被她這個事搞了進去出不來,最後的結局是男主角意外死了,女主角內心的矛盾和牛角尖被迫放下,整件事所有人終於得到解放,女主角也可以過上新生活。從這個電影啓發到一個人思想觀念影響了行為的結果,有很多事用法津,道德,道理,人情,講不通也解決不了問題,真正的關鍵是人的內在思想觀念決定一切,心理影響了行為,只有疏導了心理糾結,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簡單的是事件,複雜的是人心。
電影《但丁密碼》,這個外國電影剛開始看不明白,後來隨着男主角記憶逐漸恢復,事件一層層解剖出來,男主角是教授身份幫助異國好友來到意大利,協助破解恐怖組織散播病毒的源頭,經過與女醫生的一步步深入追蹤事件的源頭,結局是女醫生的男朋友就是恐怖組織的領導人,從一開始的教授與女醫生遇上都是陰謀的開始,教授被他們綁架,注入失憶藥物,無意中幫助那些恐怖份子尋找到病毒放置的地方,後來雙方交戰,教授與異國好友合力解除了危機。從這個電影啓發到與陌生人相遇要有防備心,好友與敵人只是一線之間,真相與假象之間很模糊,經過反覆分析推斷才能清晰明白,利益可以令人糊塗和變節,緣份這個東西是剎那的機會,錯過很難抓住。
(2017-07-26)
《我不是潘金蓮》海報
本來是打算就事論事來表揚馮小剛和《我不是潘金蓮》的,結果小鋼炮一篇小媳婦擠兑王健林“小心胸”的微博又讓人在動筆之前分了神。
其實萬達院線佔万達整體業務的比重也沒那麼大,王健林也不至於真的操心到排片比例這麼小的事宜,所以小鋼炮這次的開炮是不是為了電影炒作,大家心裏都明白。
有意思的是,以往有個文藝片説自己排片低什麼的,吃瓜羣眾們不管關不關心文藝片的,多少也願意站出來指責一下無良院線光顧票房沒追求排爛片,讓有心追求進步的觀眾們在黃金場次找不到排片。
但這一次似乎風向有些不一樣,怎麼感覺站隔壁老王家的人更多一些。
顯然,人們都天然容易同情弱勢羣體。而以馮導的地位和《我不是潘金蓮》的陣勢,他們已經足夠強勢。於是我們看着一個老大説,“我們在別家地頭上人家都稱大哥,怎麼到了你家地頭上你們這麼不待見?”
而且“不待見”的理由還是明擺着的,都知道是因為華誼挖了萬達高管的事情。年中的時候鄭鈞就着《搖滾藏獒》已經把這茬翻過一遍,這回王思聰這個“小當家”也就明擺着跳出來承認,這就是“泄私憤”,怎麼着了。
沒有了哪一方屬於“弱勢羣體”的道德壓力,這場紛爭也就當真就看看熱鬧。這邊看着小鋼炮酸唧唧的諷刺土豪萬達就會“買買買”,調侃人家不如把全中國的電影公司都收購了好讓“小牆皮”葉寧無處可去,或者“10.9%的排片意味的10.9%的心胸”這般同樣把自己心胸額度露個底兒掉的刁鑽控訴;那邊看着霸道總裁王思聰兩手一攤,一副“我們家就是有錢任性,華誼挖牆腳這事我們就是不爽了我們自家有地兒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就是伺機打擊報復你來咬我呀”的勁頭,好像也真的是後者看來比較爽。何況人家説在理了一句話,誰也不會跟錢過不去,真的票房好上座率高,院線經理們自然會多排場次,這才上映小半天,就這麼沉不住氣。何況事前還專門發了預告,“老炮兒”儼然成了老心機boy。
話分兩頭説,作為一個剛從電影院出來的觀眾,也能夠體會馮導可能還沉浸在自己戲中人物的某種情結裏有點難以自拔,於是順帶拿這事搞個人戲合一的“行為藝術”。
范冰冰飾演李雪蓮
影片裏范冰冰飾演的李雪蓮一開始為了分房假離婚,“想騙人結果把自己給騙了”,之後一路上訪告狀,“想告別人,結果自己給關了起來”。她想去找丈夫説理,質問為什麼他欺騙自己娶別的女人,被丈夫反咬一口成了“潘金蓮”。李雪蓮從來沒有壞心,只是認死理,覺得自己佔理兒,就非要個説法,要説法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噁心到了別人,但最後結果其實都是噁心了自己。這個人物思維和行為的路徑,是不是還真跟馮導咬萬達排片的事挺像?
撇開這個真心覺得沒必要的低級炒作,單説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國產電影,從多倫多和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那會兒開始,提前看過的不少人都已經把它奉為“2016年度最佳國產電影”。無論形式和故事,這部電影都無愧於“電影”的尊嚴。
圓形畫幅的創新在觀感上,的確帶來新鮮而富有實質意義的感受而絕不只是噱頭。一種窺視的錯覺帶來了一種視覺上更為集中的關注方式。人物與場景在全新鏡頭格局之下呈現的美學考究,充滿東方式的美感。在這些圓形遮罩中,時而是煙雨小鎮的詩情畫意,時而是酒桌上遞煙勸酒的民俗氣息。加上琵琶、笛簫等民樂的搭配,氣韻上讓人覺得美得合宜又得體。
李雪蓮上告到北京,鏡頭又變成了正方形,相形之下整個影片傳遞的氣氛和氣質也隨之改變。而更有意思的是領導在講話時的構圖,常是方中有圓,圓中又帶方,層層疊疊造成縱深的透視以及正反打的強調,都在告訴觀眾一種充滿中庸意味的處世哲學。
最近幾部備受好評的電影都關乎荒誕。《驢得水》荒誕地刺痛人的貪念和軟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讓戰爭的硝煙交織在橄欖球中場秀光怪陸離的煙火裏,《我不是潘金蓮》戳的是官場。一個明明自己遭遇完全站不住腳的農村婦女,也沒被判個什麼冤假錯案,居然搞得幾任從縣到市再到省裏官員們不得安生地大動干戈。
一開始旁人當她是小白菜,她丈夫説她是潘金蓮,她覺得自己冤得像竇娥。結果她還學白娘子,會修煉,一修就練了10年的功夫,這些個著名的女性在李雪蓮身上合為一體,攪得片中20多號男人雞犬不寧。
和《秋菊打官司》不同,假離婚騙房李雪蓮真要打官司還真是不佔理,她的訴求“和前夫復婚再離婚”,官員們覺得她“吃飽了撐着”也不算冤枉她。隔着圓形畫幅,觀看的感受自然變得主觀,好似天然帶着距離和判決去審視。
而這一路的無理取鬧竟撓到的現實問題不少,離婚買房、計劃生育、下屬給領導慶金婚,公安局喝茶,領導意思下達後的層層曲解,“寧肯保守不能激進“的官員行事宗旨,面對領導視察和重大活動期間決不能出亂子的警覺,一樁離婚案扯到“在全世界面前丟國家臉”的上綱上線,小幹部“純為領導分憂”的積極性,事後總結一套套的馬後炮……社會和官場種種,不動聲色行雲流水地都點到了。馮小剛的這出喜劇,並沒有刻意撓人的笑點,觀影過程中卻常能讓人會心笑出聲來。可到底説的是官場,沒有過於辛辣的諷刺總讓人覺得有那麼點意猶未盡。但能拍到這樣的地步,也得虧馮小剛排過春晚,跟領導們關係槓槓的了。畢竟能在電影裏看到人民代表大會開會,也是比好多炫目天馬行空的特效更難得了。
馮小剛、范冰冰、大鵬與觀眾進行交流。
電影上映這波熱鬧反正是掀起來了,罵仗不知是否還會繼續。萬達雖然是全國第一大院線,但既然其他院線都給了40%以上的排片,所以絕不至於出現諸如《百鳥朝鳳》當年讓想看的觀眾看不着的情況。隨便點開任何一個票務網站,分分鐘附近都有即將開場的《我不是潘金蓮》恭候欣賞。作為這個被好萊塢電影霸佔的11月,這部“單挑”好萊塢的國產片本身賣相品質真心是不錯,非要爭這一口氣敗了吃相想來有些可惜。再大的金主也不會跟錢過不去,觀眾更是不用操那份心。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過兒”:金鎖演的都不看
網友“月影幽竹”:其實電影真心不錯,但是馮導一開炮必然逃不掉炒作的嫌疑,恐怕適得其反呢
網友“樹上焚香”:不喜歡馮小剛難看的吃相,但是尊重她的才華和電影,嗯,我是去萬達看的,場次其實蠻多,只不過有的是小廳播映,説實話,對這個電影挺失望,圓啊方啊什麼的,像雞肋,沒有對劇情也沒多大影響,范冰冰不適合此類角色,電影裏沒有交代這件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一上來就只看見一個“刁民”,還要觀眾去理解和共情,是否有點難為人。有這麼強大的原著背書,電影也就是這樣,我不知道一眾媒體吹個啥
網友“李慧琳”:王思聰的粉更多了現在
網友“我也”: 一個極具風險的題材。題材為劉震雲獨有,但能寫出的人有一羣,能導出的人有一幫。 影片前三分之一故事分量不足,人物出場和塑造均倉促,使得“高級首長”訓話一場來頭太大,壓得過頭,失衡。 結尾范冰冰説自己其實是為了多生一個孩子才去告狀,完全顛覆了先前強調“我不是潘金蓮”的理由,劇情瞬間崩塌,整個故事失去基石。 大量畫外空間的應用是過去馮小剛電影不曾有過的,以“不動”勝“萬動”,雖覺新鮮,由於量大,“靜止”過多,便覺有偷懶的嫌疑。 畫面時而圓形,時而方形,觀影頗覺彆扭,導演用意不明,難以揣摩。 大量旁白解釋劇情,累贅,繁雜,失卻了電影特質。 演員都不錯,范冰冰、董成鵬、張嘉譯、趙毅、劉樺的表演皆可圈點,幾位面目生疏的演員尤其出彩。 導演對於電影形態和視點把控的曖昧讓影片減分不少,這已是老問題了。 算是中國電影中的一部,為何在國外得了獎,只能去問電影節。
網友“Yes軼n_n”:我怎麼覺得微博底下一票全都是佔万達的都好像是水軍?!
網友“UniqRo”:馮有多少部不是爛片?
網友“jerrywell”:從開始就炒作,抵制。
網友“感覺還好的靜靜”:還我神奇動物和薩利
網友“狼嚎夜空321”:“吃瓜羣眾”是哪類?
(1970-01-01)
11月26日,作為“華語電影的奧斯卡”的第53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台灣舉行。
馮小剛憑藉《我不是潘金蓮》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
而美麗大方、聰明智慧的小編我發現影片中70%的美景來自這個鄉村,婺源!
婺源察關
從早期的《閃閃的紅星》、《聊齋》,到《捕蛇少年》、《暖》、《我不是潘金蓮》,婺源已然成為一個絕佳的外景拍攝地。
察關村是婺源一座古老的村落,迄今一千二百餘年,古樸自然的氣息在這個村莊展現的淋漓盡致。
你一定會被她的色彩陶醉的,一定會像馮導一樣愛上這裏的。
婺源上坦村
上坦村古巷深遠、溪水清澈、古樹蒼天,是一個“零門票”景區。小橋流水人家,古風古韻盪漾,雖然名氣不大,但是充滿了驚喜。
上坦村,是一個處處透着古樸韻味的古村。 清清河水從村邊輕輕地繞行而過,悠然舒適。
婺源是一幅絕美的水墨畫!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粉牆黛瓦,依山而建,層層迭迭,錯落有致。
“青山向晚盈軒翠,碧水含春傍檻流”。村村是畫,步步皆景。
山水間飄渺着的朦朧霧紗、古意盎然的民居、石徑、廊橋,青山綠水環繞其間,全然剔透着一派水墨丹青的韻味。
婺源是一副忙碌的曬秋圖!
青藤盤繞的古民居曬架上,懸掛着一團團火紅的辣椒、一串串黃色的南瓜片。
梯田上金黃的水稻,山坡掛果累累的油茶,漫山遍野的野山楂,與滿臉笑靨的村民一起,構成了一幅秋日豐收圖。
牆角一隅、屋前門後、這裏的一切彷彿是一幅立體的畫卷。
婺源是一副秀美的冬季雪景圖!
冬季的婺源被裝扮成一個秀美淡雅的“姑娘”,沒有喧囂,沒有吵鬧。一切都讓人不忍打擾。
徽派的建築變得更加有韻味,樹枝一個個像棉花一般,偶然走過,落得一些小雪團,是不是一種“小確幸”呢?
遠方的山影被冬季朦朧的霧氣遮掩,家家户户炊煙裊裊,恍如隔世。
婺源是春機盎然的金黃世界!
春季油菜花開掩映着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桃花、梨花點綴在漫山遍野金黃色之中,是婺源最亮眼的景色。
油菜花與徽派民居相呼應,描繪出一幅清麗的田園畫卷。
牛羊在油菜花中穿行,遠處的建築做背景,近處的綠草相稱,畫卷美得意外。
無論你什麼時候來到這裏,她總能給你驚喜!
美食排行榜
荷包紅鯉魚:肉質肥美細嫩,湯鮮味美,肥而不膩,香而無腥。
清明果:用一種叫野艾的野菜水煮後揉入麪粉中,包餡兒蒸食,墨綠色的小餅,看起來就天然。
糊豆腐:味道鮮而且清,是婺源的代表菜,來到這裏一定不能錯過的。
婺源,這個小村莊不曉得有着多少種模樣,迷醉了八方客。讓未去的人心中所念,去過的人,無限懷念!今日頭條、一點資訊、QQ興趣部落、搜狐、網易搜索關注:[揹着女兒去旅行],我們每天説點兒好玩的旅行趣事,等你哦,麼麼噠!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從此節操似路人”:宣傳再好,圓形鏡頭方形鏡頭直接扣它9分
網友“奧斯卡影帝9527”:原來是不是安徽的我不知道,就算是那不是應該寫最新的嗎?小編怎麼不寫三國時候的婺源啊
網友“奧斯卡影帝9527”:婺源不是江西的嗎?怎麼成安徽了??????垃圾小編瞎寫
網友“夜夜夜夜”:你是真不瞭解婺源 你該學習了
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