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傑羣
總有人會遺忘舊事,也總有人比你年輕。與其説知識點有温度,不如説是時間流逝有速度。
---------------
最近,我發現在多個微信羣聊裏,最容易引起積極反響的一種全新開場白是:“我分享一個冷知識。”
每當有人這麼説一句,一股“我保證你不知道”的迷之自信感撲面而來,羣裏其他人都會多少被吊起一定興趣。對方分享的“知識點”越冷,眾人回應就越熱。
主動出擊,分享一個“有温度的知識點”成了一種社交新玩法。你能貢獻出去的知識,到底是什麼温度的?
據我觀察,以主動社交為目的的冷知識分享,內容通常包括兩種,一種是“架空式”冷知識,即並無熱點和由頭,硬生生搬運來一個別處看到的冷門生活常識、怪奇物語;還有一種是“周邊式”冷知識,腳踩網絡風潮,結合時下熱點話題,“獨家考古出土”多數人不知道的信息。
我所在的社交羣裏,“架空式”冷知識的比重相對較小。畢竟大家日常生活如此飽滿而豐富,一個平平無奇的“社畜”,要貢獻一個厲害的冷門常識,此間難度係數較高。
例如有一次,我刷微博看到有人説,如果趕飛機忘帶身份證,下載一個App辦電子臨時證,手機刷臉即可。我當成“北極圈級冷知識”搬到羣裏,的確幾個朋友説“哇好神奇!”此時一個朋友滿臉黑線地站出來説,每天用的某支付軟件裏就有,她用過好多次,以為全世界都知道。
“架空式”冷知識分享有風險,一不小心就暴露出你是一個缺乏生活經驗的“社畜”。
而“周邊式”冷知識顯然在社交羣裏更輕鬆討喜。一部劇和一個明星火了,一個社會議題熱了,但凡你是互聯網“略資深衝浪者”,對多年前的相關信息尚有印象,或者曾是某個事件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你不難成為社交羣裏那個掌握冷知識話語權的高能“課代表”——簡而言之,你就是“活久見”。
與此同時,和冷知識對應,還有“温知識”和“熱知識”。後面這兩者的誕生,在社交羣裏的意味就更加玄妙了。當你並無自信保證自己分享的“知識點”足夠稀罕高冷,足夠令全場人大呼“受益匪淺”,那麼你就可以給“知識點”的温度改個等級,説成是“温知識”或者“熱知識”。這種以退為進的“升温”,彷彿是在謙卑試探別人一下:“我現在來分享一個知識!當然很可能你早已經知道這個信息了。”
在我看來,在社交平台和聊天羣裏,那些喜歡分享一個“冷/温/熱知識”的人,首先是創造和加固了一種新型的社交玩法,即“知識玩梗”。
我的一個善於觀察自拍行為的朋友,還把她的冷知識總結成規律。某天羣裏大家討論照片美顏的問題時,這個朋友跳出來:“分享一個冷知識,自拍10張以內你自己就能選出滿意照片的,按照10分制,你的顏值一般有6分以上;拍100張才能選出一張滿意的,你的顏值基本低於4分。”至於靠譜與否,似乎無人在意,但這個“不明覺厲”的冷知識的確震驚全場。
板起面孔一本正經地講話、進行常識科普,並不符合當下年輕一代的話語習慣。他們更願意用一個有“梗”的表達,讓所謂的知識分享詼諧有趣起來,充分調動自己所在羣體的討論熱度。
“分享一個冷知識”這句話的潛在語境,讓你眼前浮現出一個聰明機敏、口才甚好的形象,是不是酷似中學班級裏那個超級學霸?博學多聞、能言善辯但又面若冰山。知識玩梗,社交趣味感大於內容本身。
然後,無論是主動分享冷知識還是温知識、熱知識,這種社交行為的意義在於“N次傳播”所形成的“驚奇鏈條”。
尤其偏冷的知識,對於最初的傳者來説是熱乎乎的常識,對於受者來説則是嶄新的刺激,受者將他人的冷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熱知識後,又會萌生出一種強烈的炫耀欲,迫切希望成為新一輪冷知識的傳播者。這種“冷熱交織”漸次傳遞的過程,讓原始信息被不斷賦予接力遊戲的趣味:我是第一個獲得冷知識的人,那麼我要告訴別人,我是第一個,他也會是第一個知道的。
另外,我發現在圍繞當下網絡熱點而展開的分享遊戲中,“知識温度”的定級以及最終達到的效果,和時間間隔關聯緊密——一般來説知識點越有“年代感”,“冷度”也會越強。例如當時我和比我小10歲的“後浪”聊起幾位40歲演員時,她們對我講述的相關“前塵往事”連連發出驚歎,可是這在當年,明明都是無比稀鬆平常的基本信息罷了。
總有人會遺忘舊事,也總有人比你年輕,所以也可以總結:與其説知識點有温度,不如説是時間流逝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