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華態度強硬?美盟友“叛變”,默克爾寫草案多次提到中國

撰文丨南喬

編輯丨餘青宇

導讀:根據一財網近日報道,德國將在任職歐盟主席國期間,將使歐盟對中國實施更為"強硬"的舉措,同時加強中國和德國的互惠政策。而默克爾最近發表的這一言論也被不少媒體解讀成,這是德國在和美國"聯盟"關係中的"叛變"。

除此之外,默克爾在最近擬寫的幾份草案中多次提到中國。而這幾份草案的主要內容也是與中德兩國的互惠政策有着密切的關係。而這份草案如果得到順利推行,中國和德國之間的商貿互惠關係勢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長期以來,中國和歐盟各國之間的合作關係都是十分緊密的。此外,我國也是為歐盟旅遊業的發展貢獻出了不小的力量。同時,我國的不少企業也是在德國等國家建造了不少工廠,兩者之間的合作有着夯實的基礎。

當英國脱離歐盟後,我國對歐盟的重要性更是與日俱增。在德國將成為歐盟的下一任主席國之際,德國總理默克爾明確表示,此後要加強和中國直接的合作,促進兩國之間的進一步合作。

此外,默克爾更是提出了希望和中國實行互惠政策。這是因為一些德國企業家發現,在中國進行投資建廠時,相較於中國企業家在德國建廠時遇到的"境況",就顯得略微嚴苛。因而,默克爾提出,希望和中國實現互惠的政策。以更好地促進中德兩國企業家之間的商貿合作交流。

然而,默克爾的言論卻被不少媒體解讀成一種"叛變"。由於美國目前並不希望別的國家和中國有着密切的商業交流合作,尤其是歐盟。而德國此次的行動,對於美國來説,無疑是"盟友的叛變"。德國有如此的舉措,和美國之間也是有着密切的聯繫。此前,美國決定從德國撤軍的行為使德國的國防力量瞬間進入了"真空狀態",或許這也將成為美德關係破裂的一條"導火索"。

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自然對美國有些許不滿。雖然美國解釋道德國並未按照承諾,實現軍事支出佔德國GDP的2%,可現實卻很"殘酷",在北約答應美國的這一要求後,就有極少數的國家實現2%這一要求。所以,德國如今對華態度回暖並不難以理解。畢竟,對於德國來説,中國的市場能為其帶來可觀的利潤收益,且相較於美國,中德之間的合作關係還是相對"穩定"一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29 字。

轉載請註明: 歐盟對華態度強硬?美盟友“叛變”,默克爾寫草案多次提到中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