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首都為什麼從第一大城市奧克蘭遷到惠靈頓?
新西蘭遷都
作者|羊洋洋
責編|Thomas
新西蘭是南太平洋上面積20多萬平方公里的島國,主要由北島和南島組成,由於身邊是獨佔一個大陸的澳大利亞,以至於新西蘭很容易被人們忽略,使得人們對新西蘭缺乏瞭解,即使知道新西蘭的可能也是奶粉。畢竟新西蘭的奶製品以優美的自然環境為底色、高質量為內核而蜚聲世界。
▲容易被忽略的新西蘭
在奶粉這張耀眼的名片的映襯下,世人對新西蘭的印象可能就止步於此了。首都在哪會讓很多人蒙圈。現在新西蘭的首都是其第二大城市惠靈頓,而並非更有名氣的奧克蘭(新西蘭第一大城市)。
▲新西蘭是世界首個進入新年且擁有成規模倒數活動的國家。奧克蘭天空塔就是媒體中常出現的建築
惠靈頓地處南緯41度,是世界上最南端的首都。緯度高、靠海多海風、因處在地質斷裂地帶多地震,可以説惠靈頓的自然條件並不算太好。
實際上惠靈頓並非一開始就是新西蘭的首都,它還有兩個“前任”拉塞爾和奧克蘭,而且奧克蘭不論是經濟基礎還是自然條件都要比惠靈頓好。
但最終惠靈頓卻從奧克蘭手中奪得了首都的位子,一坐就是150多年。惠靈頓是怎麼從奧克蘭手中奪得首都的位置?新西蘭又是為什麼要一再遷都?
▲新西蘭主要城市
一、發現“新大陸”,定都奧克蘭
提起新西蘭就回避不了它的鄰居—澳大利亞。
在多數人印象中,新西蘭和澳大利亞走得很近,兩者國旗類似,新西蘭距離最近的大陸就是澳大利亞,所以兩者經常會被放在一起。
實際上,澳新之間的距離比人們預期的要遠,兩者相距2200多公里,航班要3個多小時。距離如此遠的兩個國家,因英國的殖民紐帶使得兩國在文化語言、國家制度等方面高度相似。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位置對比圖
新西蘭發現者是荷蘭的航海家塔斯曼。17世紀初荷蘭憑藉着自己發達的造船和航海技術,積極發展對外貿易,有着“海上馬車伕”之稱。
▲發現新西蘭的荷蘭航海家—塔斯曼
為了發展海外貿易,荷蘭成立了東印度公司。到17世紀中期,東印度公司壟斷了從好望角到東南亞印尼等廣大地區的貿易。為了擴展貿易範圍,東印度公司派塔斯曼從爪哇出發去南方尋找“新大陸”。
塔
斯曼在航行時偶然發現了新西蘭的南島,但當時塔斯曼以為這是南美洲的南端,因而並沒有進行深入探索就返航了。澳大利亞的發現也就留給了英國航海家庫克。
▲發現澳大利亞並對新西蘭海岸測量的庫克船長
庫克在英法北美戰爭中因成功完成繪製魁北克河道的任務而嶄露頭角,後來通過自學成為數學和天文學的權威。18世紀中期,在英國皇家學會的要求下,庫克率船隊到達南太平洋觀測金星的運行。觀測完金星運行後,庫克又率船隊往西航行到達了新西蘭,並對新西蘭海岸進行了探查。
探查完新西蘭海岸後,庫克繼續向西航行最終到達了澳大利亞大陸的東端。在庫克發現澳大利亞後不久,英國就開始向這個地方進行移民擴張。這個時候英國政府主要精力都在對澳大利亞大陸的探索與控制上,對於距澳大利亞很遠的新西蘭並不感興趣。
雖然英國政府對新西蘭不感興趣,但庫克的觀察報告卻吸引了歐洲其他國家的航海家。在航海家的努力下,人們對新西蘭的認識越來越多。
▲新西蘭島嶼灣的景色
到了19世紀初,歐洲一些國家的捕撈船得知新西蘭南端多鯨羣和海豹,為了利益轉移到這裏抓捕海豹和鯨羣,他們在抓捕鯨羣和海豹的時候,經常在北島最北端的島嶼灣停留。
隨着捕鯨船來往的增加,一些歐洲船員選擇在島嶼灣永久住了下來。島嶼灣就這樣成為了往來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重要港口,也成為船員們獲取新鮮事物、淡水和休息的最佳場所。
▲英國著名的殖民主義者—韋克菲爾德
1827年,一艘法國軍艦到達新西蘭引發了英國的恐慌,英國擔心法國吞併新西蘭,因而加快了對新西蘭的殖民過程。在英國政府行動之前,一個叫韋克菲爾德的英國人成立了新西蘭土地公司,主張通過出售土著人土地的方式來獲得資金並擴大移民,在一些政府官員的支持下他組織了一大批移民到了北島南端的惠靈頓港。
這些移民想在惠靈頓港建立永久的居住區,作為他們開拓新西蘭的基地;而英國政府則任命海軍將領霍布森為新西蘭領事,霍布森乘船則是到達了北島的島嶼灣。
▲島嶼灣的位置
儘管霍布森是政府任命的領事,但是英國政府只是給了他極少的資金和不足百人的護衞隊。霍布森的區區百人與這個時候新西蘭大約8到10萬的土著毛利人相比太弱小。在力量差距明顯的情況下,霍布森只能對毛利人採取妥協安撫的政策。
到達北島的霍布森代表英國政府同毛利人在島嶼灣簽署了一個協議—《懷唐伊條約》。該條約確定要在新西蘭建立一個政府,保障毛利人以及白人移民的權力。這個條約的簽訂標誌着新西蘭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也被看作是新西蘭建國開始。
▲霍布森與毛利人簽署《懷唐伊條約》的場景
國家建立了,但在首都的選擇上霍布森和英國早期的移民們既有共識也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新西蘭大多數的土著人生活在北島,這為種植業保證了充足的勞動力;歐洲來的移民也主要在北島定居,他們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在這些優勢條件下,北島的經濟要遠遠比南島好,因而對於霍布森和英國移民來説,首都設在北島是雙方的共識。
但是要選在北島的哪個地方呢?新西蘭公司的移民最早到達惠靈頓,並在這裏建立了居住區,因而這些移民希望霍布森將首都設在惠靈頓;但是對於霍布森和英國政府來説,由於自身力量太弱小,所以在選擇首都的時候主要考慮自己的安全。基於不同利益的考慮使得雙方對首都的地點產生了分歧。
島嶼灣因為是往來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重要港口,而且其位於北島北端的位置既避免受到夾擊,也便於在出現危險的時候撤離。並且在簽署《懷唐伊條約》的時候,島嶼灣附近的幾十個酋長們最先同意簽署。霍布森就先將首都設在了島嶼灣的拉塞爾。
拉塞爾僅僅過了不到一年的首都癮。因為其太靠北的位置,導致很多從北島南方和南島趕來開會的官員們抱怨不止,為了平息這種反對情緒,新西蘭又將首都遷到了拉塞爾南邊的奧克蘭。
▲第一次遷都,由最北端的拉塞爾遷到奧克蘭
奧克蘭被確立為首都後,霍布森通過提高工資的辦法從惠靈頓等地區的移民中聘請了大量的能工巧匠。在這些移民的努力下,奧克蘭迅速發展起來,成為了新西蘭第一大城市。
惠靈頓儘管沒有成為首都,但是因為其處在南北島之間的便利位置,以及新西蘭公司招募來的大量移民,也逐漸發展了起來。
▲新西蘭第一大城市奧克蘭著名景點天空塔
定都奧克蘭只是歐洲移民和新西蘭殖民政府之間關於首都爭論的一個暫停,隨着惠靈頓的發展和南島的開發,這種爭論必將再次爆發。
二、平衡南北島,遷都惠靈頓
新西蘭殖民政府建立後,大量英國移民湧入新西蘭。這些移民進入後首先想要獲得土地,但是根據《懷唐伊條約》的協議,毛利人只能將土地賣給政府不能賣給個人。毛利人覺得轉賣土地會喪失他們的主權,因而不願意賣土地。
對於人數日益增加的歐洲移民來説沒有土地就沒法生存。儘管政府不同意、毛利人不願意,這都不能阻擋他們獲得土地的決心。他們通過強取豪奪獲得了大量土地,這導致了移民與毛利人矛盾尖鋭。
面對着毛利人和移民的矛盾,弱小的殖民政府毫無辦法。不僅如此,毛利族酋長還受到了一些政府官員的歧視。比如一個叫威廉湯普森的酋長曾經想要拜訪總督,幫着解決毛利人和移民之間的土地糾紛。這次拜訪卻被一個小官員阻攔,毛利酋長也被侮辱。
▲影響新西蘭南北島形勢的戰爭—毛利人戰爭,又稱新西蘭戰爭
毛利人與移民的土地衝突還未解決,因為選舉權的問題又與殖民政府產生矛盾。新西蘭殖民地政府成立不久就推行英國的議會制。1854年新西蘭第一屆議會召開,當時的總督承諾代議制政府沒有種族區別。
《懷唐伊條約》中也規定毛利人享有英國公民的權利,但當毛利族的酋長要參加選舉的時候,卻被告知沒有這項權利。這一切事情的發生使得毛利族人感到深受歧視,1860年席捲北島的毛利人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新西蘭黃金分佈圖,其中黃色部分是新西蘭重要的黃金產區
戰爭導致了北島的種植業崩潰,損失嚴重。在北島忙着戰爭的時候,南島卻迎來了發展的機會。1861年,一個叫裏德的礦工在南島的奧塔哥省發現了金礦。金礦的發現引發了淘金熱,大量的移民蜂擁而至,在一年的時間裏,奧塔哥省的人口增加了一倍多。
再後來,在南島的西海岸也發現了金礦,聞訊而來的淘金者不僅給南島帶來了龐大的勞動力,也帶來了大量的資金,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黃金的出口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奧塔哥省的達尼丁市一度成為新西蘭最發達的城市。
▲新西蘭牧場美景
南島不僅發現了黃金,其肥沃的土壤、相對平坦的草原也很適合養殖業的發展。在適宜的環境下,新西蘭的畜牧業在南島發展起來,成為了國民經濟的支柱。1861年後,新西蘭的羊毛出口所得僅次於黃金。因而在1861年後,新西蘭的議會被南島的牧羊場主控制。
▲達尼丁19世紀後期一度成為新西蘭最富有的城市
在奧克蘭被確立為首都後南島的官員就抱怨到奧克蘭距離太遠,參加會議或者處理一些事務很不方便。而北島南端如惠靈頓地區的居民,也抱怨奧克蘭位置太靠北不方便。
南島的奧塔哥省和坎特伯裏等省的經濟超過北島後,南島各省的官員們更是迫切想要改變到首都路途遙遠的現狀,他們強烈要求遷都,甚至想要脱離新西蘭獨立自治。為了避免南北島的矛盾過大導致分裂,殖民政府決定將都城再次南遷。
▲第二次遷都,從奧克蘭遷到惠靈頓
惠靈頓由於自身的優勢成為了首都的最佳選擇。惠靈頓是新西蘭移民公司一開始建立的移民區,也是英國移民們最早想要建都的地方,而南島的代表牧羊場主大多數都是新西蘭移民公司的會員。
惠靈頓其位於南北島的中心位置到南北方都比較方便;而且作為一個優良的海港,便於同海外聯繫的優勢贏得了當時中立的澳大利亞政府的青睞。因而1865年,新西蘭將首都遷到了惠靈頓。
三、遷都後的新西蘭與惠靈頓
新西蘭的淘金熱來得快也退得快,沙金很快被採光。新西蘭優越的自然條件,保持了畜牧業的繁榮。北島在毛利人戰爭後,憑藉着原有的優越自然條件和勞動力優勢,大力發展畜牧業,經濟重新超過南島。現在北島的人口和工業產值佔到新西蘭全國的四分之三,而奧克蘭也重新成為了新西蘭經濟最發達的城市。
遷都後的新西蘭憑藉着對外大量出口各種羊毛產品獲得了不錯的收益,如1871年新西蘭的羊毛出口已經居出口額的首位。畜牧業的發展促進了國內資本主義的發展,本土的資產階級開始謀求獨立。
1901年在澳大利亞各殖民地要聯合建立澳大利亞聯邦的時候,新西蘭曾想加入澳大利亞聯邦,成為其下轄的一個州。但最後新西蘭政府覺着和澳大利亞相距太遠,而且基於自身的民族認同害怕加入澳大利亞聯邦會損害自己的利益,決定自己獨立。
1907年,新西蘭擺脱了殖民地身份,成為了在內政外交方面擁有一定權力的英國自治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因實力削弱放鬆對海外殖民地、自治領的控制,新西蘭趁此機會從英國獲得獨立並加入英聯邦。
▲惠靈頓的市容
惠靈頓1865年成為新西蘭的首都後,依靠自己海上交通便利,地處新西蘭南北島中心的優勢,在國家政策的傾斜下,進入了迅速發展時期。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現在惠靈頓是新西蘭的文化中心和僅次於奧克蘭的第二大城市。
長期作者|羊洋洋
揚州大學歷史系畢業|歷史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