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證監繫統開出51張“罰單” 重拳打擊財務造假等行為

  本報記者 孟 珂

  近日,監管層針對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連續發聲。《證券日報》記者據證監會網站梳理,今年以來截至5月14日,證監會及地方證監局共發佈51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13張涉及內幕交易,18張涉及信披違規,3張涉及財務造假。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監管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查,側面反映出我國對資本市場的重視度日益提升。從近兩個月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下稱“金融委”)會議看,4月7日金融委會議提出要“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不斷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並首次提出“放鬆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的表述,在隨後的金融委第二十六次、第二十八次會議中,對資本市場投資者利益、市場紀律均增強關注,有助於在中長期推動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增強投資者信心。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產業部副主任卞永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嚴厲打擊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有利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首先,有利於資本市場的優勝劣汰。加大對造假上市公司的處罰力度,可以讓更多資源流向優良公司,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其次,有利於提高投資者收益。上市公司粉飾財務報告,目的就是矇騙投資者並推高股價。通過加大對此類公司的打擊力度,能夠給投資者及時提示,使其將資金投入到業績優良的企業,達到提高財產性收益的目的。另外,打擊造假行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會增加投資者信心,對於吸引長線投資者、境外投資者從而改善投資者結構有重要作用。

  近年來,監管層集中力量查辦康得新、康美藥業等一批影響惡劣的重大財務造假案件,淨化市場環境,保護投資者權益。具體來看,對於康得新財務造假案件,證監會曾表示,康得新涉案金額巨大,手段極其惡劣,違法情節特別嚴重,已經向涉案當事人送達行政處罰,擬對康得新及其相關責任人員做出頂格處罰並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同時,認定該公司2015年至2018年連續4年淨利潤實際為負,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中郵證券首席研究官、董事總經理尚震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直接破壞了資本市場的運營秩序,致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無法發揮決定性作用,導致資產價格失真和資源錯配,無法起到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屬於監管嚴厲打擊的領域。“零容忍”違法違規行為,淨化資本市場環境,維持資本市場秩序,是新時期深化資本市場制度改革的底線,體現了監管層肩負的歷史使命。

  談及今年監管層對於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還可以從哪些方面着手?卞永祖表示,要加快研究新形勢下的資本市場發展策略,完善監管流程,利用科技監管。此外,促進中介機構發展,發揮其資本市場“看門人”的作用,對於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提示,避免發生大的損害投資者利益的事件。

  陳靂表示,首先,隨着我國資本市場的日趨成熟,監管將繼續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同時,此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公佈的《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也提出,要“統一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標準,完善債券違約處置機制”,預計後續監管會加強對債市環境的維護。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8 字。

轉載請註明: 年內證監繫統開出51張“罰單” 重拳打擊財務造假等行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