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林曉麗)銀行網點收縮趨勢在加速。銀保監網站近日一口氣批覆了超過10家支行和分理處的終止營業申請。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超過800家銀行網點關門謝客。業內認為,此次疫情將倒逼銀行數字化轉型,並加速網點轉型的步伐。
中大型銀行網點關停多
根據銀保監會金融許可證信息平台的數據,今年1月1日~5月12日,合計共有至少804家銀行網點終止營業,相較於2019年同期730多家網點的退出,網點關停速度有所增加。其中,廣州地區關停的銀行網點有11家左右,涵蓋農行、交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廣州銀行、廣州農商行、東亞銀行等銀行,關停時間主要集中在今年前3個月。
從終止營業的銀行類型來看,由於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布點多,所以絕對數量上來看則遙遙領先,但是城商行和農商行也都有涉及。
渠道依賴度減弱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辦理金融業務,到網點的頻率越來越低,櫃枱業務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而今年疫情的襲來,又為銀行加碼線上佈局提供契機。
多位銀行業人士均認為,疫情消退後,零接觸式服務有望成為銀行業的常態,倒逼銀行數字化轉型。同時,從減成本的角度考慮,銀行網點的數量還會再減少,低產網點被整合退出將是趨勢。“大城市一個銀行物理網點一年起碼要攬存5億元以上才能維持收支平衡,基層員工壓力不小。”有國有大行支行行長表示。
“此外,部分銀行在社區支行建設上採取冒進策略,一定程度上存在過多、過濫現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指出。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認為,隨着金融科技深入應用,網點綜合化轉型的步伐會加快,除了網點數量的減少,網點進一步將銀行的傳統服務與金融科技有機結合也將成為趨勢。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銀行傳統網點規模收縮是趨勢,但不會消失。傳統網點應該利用線下渠道客户接觸時間多、互動效果好、銀行參與度高的特性,發揮營銷、諮詢和服務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