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下行期,財該怎麼理

  理財產品利率走低、定期存款利率下降——

  利率下行期,財該怎麼理

  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定期存款以收益穩定、風險較低而受到人們的青睞。然而今年以來,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加速下行,不少產品收益率“破4”——收益率下降這麼快,財該怎麼理?

  “最近每週二,我都要在APP上搶一家銀行發售的特色理財產品,連續幾周才搶到。”家住北京市豐台區的林欒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這款產品的利率在4%以上,每週二都遭遇“秒殺”,能不能成功買入全靠“手速”。

  理財利率進入“3時代”

  如今,利率在4%以上的理財產品愈發搶手。在一家民營銀行的APP上,收益率在4%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雖然每天均有新增額度,但搶起來並不容易。記者在起售時間準時點入該理財產品銷售頁面購買,還沒來得及點“確認”,頁面已經顯示“產品剩餘額度不足”。

  多位具有長期購買理財產品習慣的投資者告訴記者,去年,預期收益率在4%以上的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還“遍地都是”,今年買起來就難得多;預期收益率在4.5%以上的理財產品已經較為少見,收益率高一點的就特別受歡迎,基本都要靠搶。

  理財產品收益率“跌跌不休”,就連類似餘額寶的“寶寶類”貨幣基金產品收益率也持續走低。4月6日,天弘餘額寶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這也是該貨幣基金歷史上收益率首次跌破2%。觀察其7日年化收益率的曲線不難發現,從今年開始,餘額寶收益率就逐步走低,截至5月6日,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已經跌至1.66%的水平。近期,類似的大多數貨幣基金產品收益率均已跌至2%以下。

  往年一季度末,銀行理財產品均會出現“季末效應”,一般預期收益率會走高。今年的情況則相反,包括季度末在內,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下行的趨勢並沒有改變。

  數據顯示,3月份,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月均收益率已跌至4.02%附近,創下2016年11月以來新低,較2018年2月份5.16%的收益率高點下降超過110個基點。4月份最後一週,250家銀行共發行了1419款銀行理財產品,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89%。

  從更長期來看,除了去年12月份受年末效應影響,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一度小幅反彈,截至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已連續兩年下跌。

  利率下降趨勢難改

  利率走低的不僅是銀行理財產品,記者觀察發現,不少銀行已經下調了存款利率。以5年期定期存款為例,去年,不少小銀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還在4.8%至5%的高位;目前,不少銀行已經把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調至4%附近。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表示:“我們觀察到,近期一些銀行已經開始主動下調存款執行利率。因為整個市場利率下來了,貸款利率下來了,銀行自身也沒有動力、能力去提高存款的利率水平,負債端成本也最終會有下降。”

  隨着近期央行引導市場整體利率下行,貨幣市場基金、結構性存款等一些市場化的類存款產品利率明顯降低,有代表性的諸如貨幣市場基金、餘額寶、微信理財通的收益率均已降到2%以內,低於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實際執行利率。

  為降低企業獲得貸款的利率,今年以來,央行加大了資金投放力度。也就是説,市場上的資金多了,利率水平就下降了。

  今年以來,央行已經3次降準,使得中長期限的資金更為便宜。統計顯示,年內3次降準共釋放了1.75萬億元的長期流動性,再加上3000億元的專項再貸款,5000億元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還有一些政策性銀行的信貸安排,資金量不可謂不大。

  此外,央行還主動引導貸款利率下行。3月份一般貸款平均利率為5.48%,比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了0.62個百分點。代表性的市場利率——10年期國債利率,3月末比去年的高點下降了0.84個百分點,企業債券利率比2019年高點下降了大約1個百分點。

  一般來説,如果市場上資金有限,機構對現金的需求強烈,那麼資金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反過來,如果市場上資金多了,供給充分,資金價格也會隨之下降。再加上現在銀行貸出去的資金價格下降了,銀行就缺少了用高息來吸引資金的動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銀行攬儲的利率和銀行理財產品的利率水平。

  今年一季度,DR001,簡單理解就是機構之間互相借錢的利率,一度跌至0.6%,成為該指標自2014年12月15日公佈以來的歷史最低值,這反映出市場流動性充裕,資金價格極低。市場人士認為,此次下跌後,DR001或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在1%左右,甚至是1%以內的低位。

  天弘餘額寶基金經理王登峯在該基金一季報中表示,一季度,整體流動性處於極度寬鬆狀態,資金價格快速下行。

  從接下來的趨勢看,中信證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今年以來流動性持續寬鬆,銀行通過被動提升理財預期收益率來吸納資金的動力不足。預期銀行理財在投資方面仍將以固收類資產為主,加槓桿對投資收益的影響有限,這些都將帶動銀行理財收益率持續下行。”

  如何實現保值增值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不少人更傾向於儲蓄。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50個城市開展了2萬户城鎮儲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一季度收入感受指數為41.6%,比上季度下降11.0個百分點;一季度,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佔22.0%,比上季度下降6.0個百分點;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佔53.0%,比上季度上升7.3個百分點。

  儲蓄增加後,首先考慮的是要保值、增值。在利率下行的當前,如何實現保值增值呢?

  “當下,最穩妥的投資肯定還是銀行理財產品。”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即便近幾個月以來CPI比較高,銀行理財產品顯得“魅力不足”,但從長期來看,收益率還是相對穩健的,應該是可以跑贏通脹的。

  魯政委認為,在相對普遍的降息預期下,理財要買長期限的。“長期持有”是大多數人應當培養的一個觀念。

  明明則表示:“大家可以買點長期定期存款產品。現在看,理財也要抓緊買了,以後‘3’以上的理財產品也很難見到了。”

  還有銀行理財產品經理建議,如果是風險迴避型投資者,現在可以抓緊買入一些利率相對較高的結構性存款產品。目前,仍有部分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利率在4%以上,且持有期最長可達到5年;此外,對於有一定資金量的個人,可以購買大額存單,不少銀行的購買門檻為20萬元以上,目前利率在4%以上的也不少,持有期也可長達5年。

  對於能夠承受適當風險的投資者,該產品經理建議,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用一定比例的資金購買基金類產品。

  魯政委建議:“從更長期的投資角度來看,更建議個人投資者通過購買基金來投資。”其中可重點關注“白”和“消”,“白”指的是業績優秀、回報率高的“白馬股”;“消”就是內需型的消費類領域,將是未來成長性較好的領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果靜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93 字。

轉載請註明: 利率下行期,財該怎麼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