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央廣經濟之聲《基金觀察》記者劉思強專訪博時ETF可轉債基金經理鄧欣雨,本期主題:可轉債火爆背後的機遇與風險。
劉思強:從成交額來看,2019年12月31日,市場上全體可轉債的成交額只有53.219億元,3月17日,這個數字攀升到713.117億元,放大了10倍不止。據上交所披露,今年一季度可轉債共成交3820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49%,3月份還創下單月成交額歷史新高。這種熱度從何而來?
鄧欣雨:可轉債市場首先它受股票市場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如果大家對未來股票市場的預期是上行趨勢,那麼投資人對可轉債市場的關注和需求就會非常火爆,整個市場成交也是往上走的。
其次,可轉債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交易特點,在市場上可以T 0交易,很多投資者可以進行日內交易、波段交易,在市場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交易量。
另外,可轉債相對股票來説沒有設漲跌停板。我們可能會碰上某隻發了可轉債的上市公司股票突然勢頭向好,預期非常好,股價有望大幅上漲,但是你在二級市場追不到這隻個股,而可轉債還可以追得上。這樣就會有投資者通過可轉債當做標的個股的替代來買入,也會推動可轉債交易量的放大。
劉思強:從2002年開始到2018年的十多年裏,可轉債的總量始終沒超過100只,而到今年3月份,已經上市交易的可轉債已經超過200只。發行端的繁榮是哪些因素促成的?
鄧欣雨:2017年以後,確實看到可轉債在市場規模和個券數目上有一個大的飛躍,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一方面因為當時融資方式有政策層面的變化,2017年定增有所限制,所以很多企業採取轉債的模式,轉向可轉債融資模式;另一方面,隨着市場逐步發展,不管發行人還是投資者都對可轉債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後來很多發起人也意識到可轉債融資模式的好處,所以整體來看可轉債市場就迎來比較大的爆發。
隨着國內市場的發展,投資者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中國債券市場發展非常快,從整個可轉債來看,其實佔非常小的市場,投資者需求也比較大,發行人也願意發行。
劉思強:是不是市場存量越多,對投資者來説機會越多?
鄧欣雨:我覺得正常情況下是這樣。發行個券比較多,涉及行業比較廣泛,作為投資者來説,選擇的空間也會比較大。不管是股票市場出現結構性的行情,還是哪個板塊行情比較好,對應來看,這個板塊裏面也有相應的可轉債,那麼我就可以選擇相應板塊的可轉債。但是之前個券只數比較少,你可能就覺得科技板塊有行情,但科技板塊還沒有相應的轉債,那麼你就沒法通過可轉債享受到科技板塊股票市場上漲收益。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這個已經不是問題了。
劉思強:個人投資者參與可轉債投資,怎麼把握其中的機會與風險呢?
鄧欣雨:對投資者來説,一方面我們可能會覺得股票市場全面上漲的時候通過可轉債間接參與,另外一塊股票市場可能會出現一些結構性行情,我們也能找到對應的可轉債來分享結構性行情的一些機會。對投資者來説,確實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當然可轉債會越來越多,投資者另外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擇券的難點。所以開始就10只、20只可能會比較好,把每隻個券研究透徹,比較容易去關注、跟蹤。當有200只的時候,可能對投資能力的考驗會非常大,會涉及各個不同行業的情況,就需要投資者在跟蹤研究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風險提示:上述觀點不代表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基金投資需謹慎。
《基金觀察》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經濟之聲《交易實況》欄目特設的投資專欄。對基金業內專業人士進行深度訪談,聚焦資本市場,分析市場熱點,幫助投資者把握投資機會。週一至週五交易日,經濟之聲10:30播出。
嘉賓:鄧欣雨,中國科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2008年加入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博時穩健回報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LOF)、博時轉債增強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博時穩悦63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博時穩定價值債券投資基金、博時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
【來源:央廣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