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發布公告,對美國惠譽評級公司(Fitch Ratings)在我國境內設立的獨資公司——惠譽博華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予以備案。
同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接受惠譽博華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部分債券品種評級業務的註冊。這標誌着惠譽評級公司成為繼2019年標普全球公司之後第二家獲准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信用評級機構。
央行解讀稱,信用評級業對外開放是我國金融業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於促進我國信用評級業和金融市場高水平、國際化發展。惠譽進入中國信用評級市場,是我國主動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又一舉措,也是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具體落實。
下一步,央行將繼續推動我國信用評級業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我國信用評級業高質量發展,引導信用評級機構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改善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個月來,我國金融開放新政頻出——
3月13日晚間,證監會宣佈,自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可根據法律法規、證監會有關規定和相關服務指南的要求,依法提交設立證券公司或變更公司實際控制人的申請。
不少外資投行就在積極實現其在中國機構100%的持股,如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都已成為了外資控股券商。
4月1日,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也被取消。當天,受這一利好政策影響,兩大國際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以及路博邁就先後提交了公募牌照的申請。而國內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已於1月1日被取消。
5月7日,央行、外匯局發佈《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為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金融市場帶來多項政策利好。
外資銀行在華展業限制也進一步放寬,5月9日,證監會發布《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擬將基金託管人淨資產准入安排調整為達到200億元即可,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銀行在華分行申請基金託管資格。
5月10日,央行最新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同樣釋放了金融開放的信號:下一階段,將積極穩妥推動債券市場制度性、系統性開放,引入更多中長期投資者。
在此背景下,隨着金融開放進一步推進,全球資本對中國股市、債市等金融市場的增配需求正持續升温。當地時間4月29日,摩根大通宣佈加碼中國衍生品市場,申請增持期貨公司至100%股權。如若獲批,摩根大通將成為中國首家外資期貨公司。
而早前,摩根大通就已佈局了證券及基金市場,100%控股了摩根大通證券,並與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推進了對上投摩根基金的100%股權收購。
業內人士表示,相關便利政策的落實將有助於進一步增加我國金融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也將促進我國金融市場健康發展。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