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荒”還沒完,警惕“破壞性漲勢”衝擊新興市場貨幣

美元繼創下2015年以來最佳第一季度表現後經歷短暫回調,本週一,美元再度小幅上漲。截至第一財經記者今日午間截稿時,美元指數報100.59。
分析師們警示稱,儘管此前全球央行聯手釋放流動性,但是隨着經濟下行風險加劇,市場仍在追尋美元,“美元荒”可能尚未結束,美元也可能因此繼續漲勢,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美元的“破壞性漲勢”可能拖累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和金融穩定,美聯儲可能再度出手。
“美元荒”還沒完,警惕“破壞性漲勢”衝擊新興市場貨幣
“美元荒”尚未完全解決
此前,投資者瘋搶美元資金推升了融資市場上借入美元的成本。3月17日,美元3個月外匯掉期利差漲至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水準,反映獲取美元成本的歐元對美元交叉貨幣掉期基點也達到2011年以來最高,美元對日元掉期同樣接近創紀錄水平,英鎊對美元掉期亦達到2008年來未見水平。
招商宏觀謝亞軒發表研報分析稱,3月10日以來,美元流動性緊張在全球蔓延,原因來自於四個層面:第一,美國企業流動性需求大增,加劇銀行資金緊張;第二,波動率加大後,基金被迫全面拋售部分資產;第三,做市商不再提供流動性;第四,油價暴跌的影響。
隨後,為了應對流動性緊張,美聯儲自3月15日開始密集採取多項措施:一是總量貨幣政策,二是創新型工具進一步推動向信用傳導,三是暫時放鬆對銀行的監管,四是對海外美元流動性採取調節措施。
“從目前情況看,在美聯儲採取了廣泛而豐富的政策措施之後,美國的資產價格和風險相關指標已經出現了改善,表明政策開始見效。”謝亞軒稱。
但不少分析師警示,美元荒可能尚未結束。
投行布朗兄弟哈里曼(Brown Brothers Harriman)策略師斯洛特(Ilan Solot)曾在2008年以貨幣交易員的身份在美聯儲工作,他表示:“政策制定者從上次危機中對資金短缺問題有了充分理解,他們急於解決這一問題,美聯儲重新祭出2008年的刺激手段,但這次危機是對實體經濟的流動性衝擊,我們不知道這種情況將如何發展。”
斯洛特回顧2008年的情況稱,2007年至2008年,對美國次級抵押貸款的不安情緒加劇以及貝爾斯登瀕臨破產後被併購,令對沖基金增加了空頭頭寸,並使得美元指數穩步下跌。但從2008年3月至11月,由於海外需求,美元上漲了24%,貨幣市場利率也出現飆升。
隨後,他回憶稱,美聯儲降息,華盛頓出台7000億美元銀行救助法案,貨幣市場壓力緩解,美元回落並在2008年12月18日跌至低谷。但短暫喘息後,美元再次急漲,在2009年3月達到峯值之前又上漲了15%。
“這次的不確定性在於,由疫情引起的全球供需雙殺情況可能無限期持續。如此一來,試圖維持生計的企業和個人很可能繼續囤積美元現金。”他稱。
謝亞軒也分析稱,反映全球銀行間市場拆借美元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LIBOR-OIS利差,即3個月美元LIBOR利率與隔夜指數掉期利率之差有企穩跡象,但還未明顯下降。TED利差,即3個月美元LIBOR利率與3個月美債收益率之差也仍然處於升勢之中,顯示海外美元流動性情況仍然緊張,且出現了流動性分層的狀況。部分更接近央行、銀行體系的大機構更容易獲取流動性支持,已經出現改善,而部分中小企業、機構感受到流動性情況的改善還需更多時間。
“當然,更為根本的因素在於疫情、低油價的狀況暫未改變,市場也無法自發地好轉。”他進一步稱。
中金張夢雲團隊也表示,在美聯儲快速推出無限QE、購買公司債和商業票據等措施後,近期金融市場流動性壓力略有緩解,歐元日元兑美元外匯互換基差、股權風險溢價以及信用息差均有收窄。但Libor-OIS利差、CP-OIS利差短期信用融資指標非但沒有回落,反而繼續上行。因而,流動性壓力短期尚難輕言結束。
“美元荒”還沒完,警惕“破壞性漲勢”衝擊新興市場貨幣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疫情還發生在美元市場的供需平衡日益脆弱之際。
金融危機後,更嚴格的監管限制了美國銀行業的美元放貸能力,但美元在國際交易中的作用並沒有減弱,這導致了美元融資缺口,即非美國銀行業者的美元資產與其負債之間的差額。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美元融資缺口每年可能高達1.5萬億美元。
朱庇特資產管理公司(Jupiter Asset Management)基金經理貝扎爾(Ariel Bezalel)認為,全球即將進入一段美元長期短缺期。“外部世界存在的美元本來就不足夠。”他説。
新興市場貨幣壓力大
基於對美元流動性的判斷,不少分析師認為美元還將重拾“破壞性”升勢,在衝擊部分新興市場貨幣、金融穩定之餘,對美國本土也將帶來一定影響。
一項路透調查顯示,大部分分析師預計美元近期將持續處於統治地位,其他主要貨幣未來一年預計頂多能夠收復失地。
具體而言,63名受訪分析師中有27人(約45%)表示,美元未來三個月將維持在當前區間內,16人預計美元將繼續上漲,僅20位預計美元將會下跌。
高盛外匯策略師潘德爾(Zach Pandl)表示,美元的“歷史性反彈”尚未結束,未來美元實際貿易加權匯率相較於近期高點可能還有3%~5%的上行空間。
他稱,若沒有醫學上的突破,預計全球經濟將陷入深度衰退,未來幾周的市場或將面臨挑戰。這將使美元接近上一次牛市,即2002年2月時的峯值。
道明證券資深分析師奧蘭多(James Orlando)也表示:“美元是安全的避風港,因為它是全球的儲備貨幣,而且還有機會將美國國債作為一種高質量的流動資產持有。美元表現一直良好,並且應該會繼續如此。”
美國銀行近期發佈的研報同樣認為,市場對美元的持續需求、粘性外匯利差以及美國經濟持續分化為美元未來進一步升值提供了支撐。其預測,美元指數最終將從當前水準上升至120。
然而,投資者爭奪美元給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帶來衝擊。
張夢雲指出,隨着全球疫情加劇,資本市場風險偏好下降,海外資金加速流出新興市場。國際金融協會(IIF)統計顯示,3月以來,組合投資流出新興市場金額累計達646億美元,日均流出28億美元,速度遠快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
“如此迅速的資本流出,對新興經濟體金融穩定施加了較大壓力,外匯市場尤其明顯。3月以來,多數新興市場貨幣顯著貶值,其中墨西哥比索兑美元貶值16%。”她稱,接下來還要繼續關注新興市場匯率壓力。
“美元荒”還沒完,警惕“破壞性漲勢”衝擊新興市場貨幣
在上述調查中,當被問及哪種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將在4月受最大沖擊時,多數受訪分析師認為是巴西雷亞爾、南非蘭特和俄羅斯盧布。
為了維持匯率穩定,新興市場經濟體央行不得不動用外匯儲備,並因此令外匯儲備縮水。這令他們進一步陷入窘境,一方面要保持匯率穩定,另一方面又要確保有足夠彈藥應對國內之需。
“因為對美元的需求將保持強勁,新興市場貨幣預計將面臨更多疲軟。”澳新銀行亞洲研究負責人吳(Khoon Goh)稱,“隨着新興市場經濟體央行繼續平滑外匯走勢併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我們預期其儲備將進一步下降。”
數據顯示,印度外匯儲備自2月底以來縮水60億美元。本週,墨西哥、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南非、俄羅斯、中國等也將公佈外匯儲備數據。
除了新興市場,美元荒及由此引發的美元“破壞性漲勢”對美國本土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張夢雲稱,隨着需求壓力逐步傳導至企業和家庭收入,其流動性壓力將很快受到高度關注,尤需關注中小企業。摩根大通對60萬家小企業的統計顯示,小企業現金僅可支撐27天運營。企業和家庭流動性問題一旦應對不當,即有可能演變為資產負債表衰退,並衝擊金融機構健康而演變為金融危機。這方面,尤其需要關注美國企業債風險。
美聯儲或有下一步動作
鑑於“美元荒”及其“破壞性漲勢“的影響,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公司(Pictet Asset Management)認為,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全球央行不會坐視不管。
百達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師保利尼(Luca Paolini)稱,若再次面對流動性稀缺的問題,預計全球央行會向市場注入相當於GDP的10%的流動性,即約5.7萬億美元,較2008~2009年時再多三分之一。其中,約3.4萬億美元將來自美國,美聯儲還有更多彈藥,其購債規模可以達到目前水平的兩倍。
美銀則預測,若美元指數升破104關口(2002年以來最高水平)且歐元對美元匯率跌破1.05(2002年以來最低水平),美聯儲或有所響應。
此外,4月6日有消息稱,IMF考慮啓動一項新計劃,幫助解決全球美元短缺的問題。IMF總幹事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稱,其準備部署1萬億美元的貸款,來抗擊此次疫情帶來的市場衝擊。據悉,該計劃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可能會在數週內推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10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元荒”還沒完,警惕“破壞性漲勢”衝擊新興市場貨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