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億貨幣政策支持力度仍不夠大 北大建議4.88萬億重啓中國經濟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捲全球,金融危機也在世界蔓延開來,各國紛紛開啓“放水”模式,中國新“4萬億”的呼聲不絕於耳。

  日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再次呼籲,建議推出4.88萬億一攬子政策重啓中國經濟,報告出自光華管理學院宏觀政策課題組,成員包括現任院長劉俏。

  北大建議“4.88萬億”重啓中國經濟

  北大光華指出,疫情下,我國一系列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陸續出台。貨幣政策方面,央行共釋放2.2217萬億中長期流動性,其中通過MLF、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和再貸款分別釋放5000億元、9500億元和1萬億元資金,同時通過TMLF收回2283億元中長期流動性。若疊加央行未實施到位的再貸款額度,央行擬釋放中長期資金共計3.0217萬億元。所有這些都是基礎貨幣的釋放,考慮我國平均5倍左右的貨幣乘數效應,目前貨幣政策的支持力度已有15.1萬億左右。

  與此同時,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其他減負紓困政策。迄今國家層面已經發布超過200項政策文件;地方政府推出的政策有800多項。

  但北大光華認為,由於政策出台碎片化、政策目標明確度不高、落實情況參差不齊,再加上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通暢等原因,雖然目前政策規模不小,但實體經濟,尤其是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中小微企業和出口部分,仍然普遍感覺規模和力度不夠大。

  因此,北大光華建議加強國家層面政策統籌力度,推出一攬子以財政政策為統領的政策組合,明確支持的規模和重點領域;同時,建立專門的預算制度和專門賬户對資金的來源和用途進行統籌、監督和審計,增強政策公信力和透明性,讓政策真正起到作用。

  具體來看,推出以財政政策為統領、規模為4.88萬億的一攬子政策組合,建立專門預算和專門賬户,加強國家層面統籌和監督;

  發放規模為9000億元現金券和消費券。對低收入羣體和疫區民眾發放現金券,政策目標是紓困;全國範圍內大規模發放數字消費券以提振消費;

  建立“中小微企業穩定基金”(1.5萬億)和“出口企業穩定基金”(0.5萬億),直接以財政支持中小企業和出口企業;

  加大新基建投資(3000億);加快基礎設施REITs試點和配套制度建設;加大關鍵領域的有效投資,含公共衞生建設(1萬億)、老舊小區改造(2600億)、租賃住房(4000億)等;

  建議以適當提升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專項債規模、盤活存量資金等方式提供一攬子政策的資金支持。

  “四萬億”2.0版呼聲不斷

  4月,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一季度GDP數據顯示,同比下降 6.8%,歷史上首次出現負值。34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中,除西藏自治區增長1%、澳門尚未公佈數據以外,其他地區一季度GDP增速均為負值,湖北省增速降幅最大,為-39.2%。

  經濟下滑預期明確,關於新“4萬億”的呼聲不斷,比如業內知名的興業銀行首席策略師喬永遠就曾説,企業、社會都需要為2.0版本的“四萬億”計劃做好準備,經濟增長和資本市場的拐點也將隨之來臨。

  對疫情形成的衝擊進行政策性對沖,是不需要爭論的,需要爭論的是對沖政策(2.0版本的四萬億計劃)的方式,以及經濟重回正軌之後對沖政策如何離場。

  喬永遠提到了08年後的四萬億計劃,他表示後者的核心是點燃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台兩大引擎,而那場救市安排在社會和市場都得到了正面的反應。以上證綜指為例,資本市場從2008年10月28日的1664點開始反彈,持續到2009年8月4日的3478點,漲幅109%。對地產和地方融資平台的刺激模式是擴大信貸、擴大非標融資。中國貨幣M2增速在2009年11月高達到29.7%,是四萬億計劃模式的體現。

  本輪疫情後,將引發新的經濟刺激計劃。喬永遠認為,近年來中國增長引擎已經轉向消費,技術以及新興產業,對三者的刺激模式是擴大直接融資,擴大股權融資。

  與國際經驗對比,08年之後美國也採取了救市政策,無論在資本市場還是在實體經濟之中。喬永遠提示,過去十年之中,整體上美國居民的負債率出現下滑,資本市場出現持續上漲,本質的差異在於美國整體採用直接融資擴張的邏輯進行刺激。在這種政策影響下,代表科技的納斯達克指數從2009年3月9日的1265.5點上漲到近期的9800點,十年之中漲幅近7倍。這一過程中,也孕育出包括特斯拉在內的代表新興產業的超級企業集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04 字。

轉載請註明: 15萬億貨幣政策支持力度仍不夠大 北大建議4.88萬億重啓中國經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