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主權債務危機史——內部脆弱與外部衝擊的產物
主權債務,狹義上僅指政府外債,廣義上指政府外債和內債的總和。主權債務危機是指一國因承擔高額債務出現主權債務違約或者違約概率大幅上升導致國債收益率短期迅速上升的狀態。
近半個世紀比較典型的主權債務危機有20世紀80年代的拉美國家債務危機、1998年俄羅斯債務危機、2001年的阿根廷債務危機、2009年的迪拜債務危機、2009年由希臘引發的歐洲債務危機。雖然各國發生主權債務危機時的國情和所處的國際環境不同,但歸納來看,政府債務負擔過重、財政赤字過高、經濟結構單一造成內部過於脆弱而難以承受外部衝擊是其共性。
疫情強化內部脆弱、加劇外部衝擊,主權債務違約風險提升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形勢加劇,對全球的經濟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IMF 4月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將2020年全球GDP增速預測值下調至-3%,全球經濟將出現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衰退,170多個國家的居民收入將出現負增長。
各國為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紛紛推出了較大力度的寬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根據IMF數據,G20當前推出的財政措施總額達到7.1萬億美元,其中直接影響當前財政預算的線上財政措施(above-the-line)金額為2.9萬億美元,佔GDP比例已經達到3.5%,而2008年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相應措施總額佔GDP比例僅為0.5%。此次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也將大幅增加多國政府本以連年攀升的債務水平和赤字率,加劇主權債務違約的灰犀牛風險。
黎巴嫩、阿根廷已分別在2020年3月和4月發生主權債務違約,點燃了新一輪主權債務違約之星火。新興市場國家中多國違約風險提升,本幣國債和美元債收益率、主權債CDS Spread大幅攀升,資金流出金額佔GDP比例達到0.4%,遠超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0.25%,貨幣不同程度的貶值加劇了外幣債務償還壓力。發達國家中,歐洲部分國家違約風險再現概率增大,希臘、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冰島國債收益率和主權債CDS Spread亦不同程度上行。
他國主權債務危機對我國可能產生的影響
“量”的層面影響我國出口規模。發生主權債務危機的國家融資成本提高、融資能力變弱、財政政策受到約束,銀行放貸意願下降,經濟恢復增長的難度加大。如歐洲債務危機再次爆發,一方面歐洲經濟受到負面影響將直接削弱其向我國進口的能力,也將因為其對全球經濟拉動力的減弱間接影響到其他地區向我國進口的能力;另一方面歐元貶值也將削弱我國出口競爭力。
“價”的層面可能向我國輸入通縮。新興市場國家多數依賴大宗商品出口,主權債務違約風險提升或危機爆發使得國際資金大幅流出,貨幣出現大幅貶值,新興市場國家普遍的貨幣貶值對以美元定價的大宗商品的市場價格也將構成壓力,可能對我國構成輸入型通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