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全球貿易重現活力?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財經

(財經天下)全球貿易重現活力? 

中新社北京9月2日電 (記者 李曉喻)在疫情中深受打擊的全球貿易似乎正加快復甦。

作為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冷暖高度敏感、有貿易“金絲雀”之稱的韓國出口已呈回暖勢頭。據韓國官方最新數據,雖然8月出口同比下降9.9%,比7月的-7.1%有所擴大,但日均出口額已恢復到18億美元以上,同比降幅收窄至-3.8%,為疫情暴發以來最好水平。前8個月,韓國半導體出口轉負為正,家電、生物保健相關產品也出現了10%以上的增長。

全球貿易的另一個“風向標”新加坡出口也在復甦。7月,新加坡出口額為141億美元,同比增長6.0%;經季調後環比增長1.2%,扭轉了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態勢。

其他主要經濟體最近貿易亦有明顯反彈。中國7月出口額同比大增10.4%,增速為疫情暴發以來首次站上兩位數,創17個月新高;日本7月出口額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7個百分點。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稱,全球貿易正從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中復甦,且復甦腳步快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水平。該研究所認為,貿易顯現出“深度下滑後快速反彈的勢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也稱,貿易正“重現活力”。

但此間分析人士認為,現在就斷言全球貿易將顯著回暖恐怕為時過早。

眼下疫情仍在全球範圍內大流行,給不少國家經濟帶來沉重打擊。印度二季度GDP同比萎縮23.9%,創下該國發布季度經濟數據以來新低;巴西二季度GDP環比下降9.7%,跌回到2009年底時的水平;最新公佈的歐元區19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自2016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滑,表明疫情之下需求仍萎靡不振。

從近期主要經濟體陸續公佈的二季度數據來看,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就業、消費者信心等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顯著影響,走出低迷需要的時間可能遠超預期。

在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看來,全球經濟大概需要3至5年時間才能真正走出危機,復甦之路將會變得相當曲折。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也表示,當前全球疫情依然嚴峻,諸多國家生產供應的恢復仍有待時日。

世界貿易組織(WTO)近日發佈報告指出,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高度不確定性,放大貿易成本上升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將對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貿易和經濟增長造成沉重打擊。WTO認為,全球貿易會在2021年出現強勁V型復甦的想法“過於樂觀”。

在新冠肺炎或將與人類長期共存,防疫將成常態情況下,如何找到與新形勢相適應的貿易新模式,將是各國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一些國家已經開始探索。中國正加大力度發展跨境電商,把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數量從59個增加到105個,並啓動了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企業可享受簡化申報、便捷退貨等利好。此外,中國還在嘗試將外貿展會轉移到線上舉辦,為企業開拓新市場提供平台。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成允模日前表示,疫情導致經貿結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政府正為推出“非接觸式”出口等對策做準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