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充電難,51 家樁企加入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台項目,加速新基建落地


告別充電難,51 家樁企加入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台項目,加速新基建落地

5 月 12 日,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台合作伙伴論壇以雲直播形式召開。

作為此次主辦方,國網電動汽車公司邀請來自全國的 51 家充電設施企業,共同就新基建發展機遇下充電樁行業的發展機會,以及構建充電出行產業鏈生態圈進行了深入交流。

並宣佈正式啓動“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台項目”,同時也公佈了首批 51 家通過國網開放平台認證的充電設施企業名單。

目前,充電樁的建設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各類社會資本湧入了電動汽車充電運營服務市場,但這些設備充電服務商管理平台,缺少標準化的規範和引導,包括充電樁的質量參差不齊,充電服務和操作的方式大相徑庭,存在車找不到樁,樁也無車用等各種情況。新啓動的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台項目也旨在整合解及決現有充電樁亂象。 

告別充電難,51 家樁企加入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台項目,加速新基建落地

充電樁成為新基建重要領域

2019 年,新基建一詞開始頻繁出現在國家層面的文件中,同時也在實際操作層面得到充分體現。區別於以往傳統基建,新基建是指立足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 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這七大領域。

中國能源發展現狀面臨:資源,環境,經濟、國際環境、社會等諸多問題,能源獲取形勢同樣不容樂觀,面對人均能源少以及資源分佈不均,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以及復興過程中對能源依賴程度高的現實國情,要實現以最小環境污染滿足較高的經濟增長需求。

使用可再生清潔能源代替不可生能源,出行工具電動化是下一個社會交通發展重心,也是新基建被重點提及部分。

可以看出,新基建除需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外,7 大領域之一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也是新基建重中之重。

1165 億元充電樁市場等待整合

截止到 2019 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達到了 381 萬輛,充電樁接近 122 萬台,全年的充電量達到了 50 億千瓦時。

3 月 4 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並將充電樁納入重點發展領域,充電樁發展一時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一重大戰略佈局,旨在有效解決電動汽車充電難題、促進電動汽車及充電樁產業發展,對拉動電動汽車及充電樁產業走出短期底部,保障產業:行、穩、致、遠,對新能源交通具有重要意義。

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 “加油站”。根據 2018 年 10 月數據,全國充電樁總量僅為 68.6 萬台,到 2019 年 10 月,公共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總計保有量為 114.4 萬個,同比上一年增長 66.7%。

到今年 2020 年 1 月底,據中國充電聯盟公佈的數據,全國已建成公共充電樁 53.1 萬台,私人充電樁 71.2 萬台,車樁比約為 3.5:1,這些數據遠遠低於國家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2020 年建成 500 萬個充電樁以及車樁比 1:1 要求。充電樁這幾年看似增長非常快,但對比新能源汽車增長速度缺口依然很大。

據最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徵求意見稿)預計,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整個汽車行業銷量的 25%左右,保守預計新能源汽車銷量在 700 萬輛左右。

有機構預測,今年中國充電樁設備市場空間為 1165 億元,到 2025 年充電樁這一市場規模將會達到 2378 億元,發展機遇非常大。

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應用,得益於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還在保持高速增長,也必須承認,與新能源汽車持續高速增長不同,充電樁發展速度明顯跟不上前者步伐。

2018 年國家新能源推廣政策的出台,網約車、出租車以及公共交通電動化趨勢出現爆發式的增長,經過這幾年發展整個充電樁行業相關企業的主營業務大致分為兩個方向:

  • 裝備製造型企業(提供充電樁設備)。

  • 聚焦於運營設施以及提供充電樁服務。

前者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和建樁後,後者則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進行運營,諸多因素也導致了充電樁建設和運營成本的居高不下。

在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台項目啓動前,為節約充電樁建設和運營費用,新造車領域小鵬汽車和蔚來汽車就已開啓充電樁共享合作模式,去年 12 月 11 日,小鵬汽車宣佈與蔚來汽車 NIO Power 達成合作。小鵬車主將獲准使用小鵬汽車 app 掃碼啓動蔚來 NIOPower 超充樁充電,而且通過小鵬汽車 APP 還可以查看蔚來超充樁位置、狀態,並充電、支付。

告別充電難,51 家樁企加入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台項目,加速新基建落地

國網引領整合充電樁標準共享資源流量

根據 2019 年 12 月統計數據,全國充電運營企業所運營充電樁數量超過 1 萬台的共有 8 家,分別為:特來電運營 14.8 萬台、星星充電運營 12.0 萬台、國家電網運營 8.8 萬台、雲快充運營 4.0 萬台、依威能源運營 2.5 萬台、上汽安悦運營 1.8 萬台、中國普天運營 1.4 萬台、深圳車電網運營 1.3 萬台。以上這 8 家運營商共佔據中國充電樁總量的 90.2%,其餘的運營商佔總量的 9.8%。(蔚來排名 22 位,運營有 1070 個充電樁,以及 356 個充電站)

新基建讓充電樁成為新能源行業最為火熱領域之一,但時至今日,許多充電樁企業都處於長期虧損狀態,沒有找到可持續盈利模式。

究其原因,充電樁投資大、回報期長、用户流量低也是壓在充電樁運營商身上的三座大山。更難理解是,幾乎每一個品牌一種充電樁,硬件軟件開發標準也不相同,由於各家信息不通,用户流量不通、充電樁標準各不相同,硬件資源的浪費以及重複開發軟硬件費用浪費也是充電樁虧損原因之一。

為積極響應,3 月 4 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除了特高壓建設外,面對現階段充電樁標準不統一,3 月 16 日,國網黨組會議上,國網董事長毛偉明也強調,要進一步加快研究,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

當月,國網電動汽車公司發佈了“合夥人計劃”,邀請已有充電樁企業參與整合,共同建設以及共享充電樁,共同助力“新基建”推進。此次“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台”項目的啓動,也表明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國家電網全資子公司)整合現有充電樁標準決心。

國網曾掀起過一輪大規模充電樁建設。經過十餘年發展,現在主要精力已從基建逐漸轉向能源互聯網平台建設。通過這次充電樁整合行動,新加入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台充電樁樁企也將共享國網共享 e 充電的300萬充電用户。

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闕詩豐在論壇上表示:“在新基建的發展機遇面前,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將以國家電網公司新戰略目標為總引領,堅決落實關於‘新基建’的工作部署,全面加快新基建充電樁建設。

通過“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台”認證,將打造統一的通信規約,實現充電設施低成本、無障礙直連,加深平台、充電樁生產商、充電運營商之間的相互引流合作關係,提升充電設施銷量、平台流量、充電運營商收入,對進一步推動充電樁行業加快技術創新步伐、降低建站成本,扶持充電樁中小運營商發展,具有重要的帶頭示範作用和社會經濟價值。同時,通過廣泛聚合社會樁資源,也將進一步擴大國網智慧車聯網平台的充電樁規模及佈局合理化,為廣大新能源車主提供更便捷的找樁、充電出行服務。

作為服務電動汽車領域的央企主力軍,國網電動汽車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引領充電樁行業的發展導向,也是行業標準與技術的引領者,目前,已建成了行業內服務最優,消費者接入最多的,流量最大的智慧車聯網平台。

啓動“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台”項目,無疑也會助力運營商以更低成本接入社會樁開放平台,充電樁生產商也會享受到國網平台的引流合作,提升設備銷量,真正做到平台、充電樁生產商、充電運營商的相互協作,進而實現省力、省時、省錢“三省”充電服務運營模式。

總結

可以預計,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呈快速增長態勢,充電樁市場需求也將快速增加。

目前,無序競爭的充電樁市場,隨着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台項目推出後,在使用統一標準,減少不必要建設以及軟硬件開發費用,充電樁生產商和運營商投資回報也將增加。

同時,也將切實解決新能源車主充電難、找樁難問題,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普及速度,加速新基建充電樁建設步伐。

雷鋒網 雷鋒網&雷鋒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03 字。

轉載請註明: 告別充電難,51 家樁企加入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台項目,加速新基建落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