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威亞太發佈了截止6月30日的中期業績及2020年第二季度的財務資料。數據顯示,百威亞太的總銷量於2020年上半年同比減少22.2%,於2020第二季度同比減少6.1%。
(圖源:雪球)
受此次財報影響,百威亞太的股價在財報披露當日收漲近5%。截止發文,百威亞太股價報27.95港元,總市值為3701.53億港元。通過資本市場的反應可以看出,對於百威亞太這半年的業績表現投資者還是比較認可的。
自2019年上市後,百威亞太的業績一直處於全面下滑之中。在距離上市一週年兩個月之際,百威亞太股價終於重回發行價附近。我們不妨通過這次的財報看看,百威亞太今年的業績究竟如何,後疫情時代百威能否重振其在亞太地區的地位?
淨利潤同比下滑近7成 受疫情影響下半年或將繼續承壓
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該公司銷量同比下降22.89%至387.33萬千升,與之對應的銷售收入亦下滑26.89%至25.75億美元,淨利潤更是同比驟降65.9%至2.22億美元。
百威亞太的淨利潤驟降,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啤酒行業經歷市場整合期之後,全國啤酒銷量便進入低速質增長期。再加上受波及全球的公共衞生事件的影響,百威在美洲、亞洲的銷量都大幅下降,可見此次疫情對於啤酒市場業績的潰退影響巨大。
另一方面,百威亞太的淨利率由2019年上半年17.15%下降至2020上半年的7.61%,達到近三年來最低水平。在費用率方面,公司銷售成本、經銷開支、行政開支及銷售及營銷開支佔收入比重均達到歷史高位。
總而言之,此前百威啤酒提價後又撤回以及正值百威亞太的母公司百威英博董事長交替之年,都對於百威亞太今年的業績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不排除其在上市籌備期間,可能存在有透支業績的嫌疑。
但是,夜場低迷以及高端產品增長乏力,才是百威亞太銷量下滑、淨利潤減少的重要原因。受黑天鵝餘温的影響,下半年百威亞太在印度、中國和韓國等亞太地區的夜生活渠道恢復仍然受限,百威下半場的業績或將繼續承壓。
亞太地區競爭加劇、渠道受限 中國市場難以擔起增長重擔
截止6月30日,百威在亞太東部地區收入下跌15.4%。2020年第二季度,收入下跌10.2%,原因是銷量下跌8.8%,以及每百升收入下跌 1.6%。
百威在亞太東部的主要戰場是韓國。而其在韓國受挫的主要原因則是由於韓國市場的競爭賽道過於擁擠。
韓國民眾更接受其核心品牌凱獅,全球領先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發佈的一份品牌喜好度調查顯示,韓國20-30歲年輕人最喜歡的啤酒品牌是OB啤酒旗下的凱獅(CASS),同國際品牌相比其支持率高出接近10倍。
並且百威引以為傲的高端市場,韓國國內的啤酒製造商同樣近年同樣對其有所衝擊。如福佳的季節性新產品(例如青葡萄口味)、Hand & Malt SangSang Pale Ale(用當地蜂蜜製成的淡啤酒)以及鵝島 Duck Duck Goose(熱帶清新風味的印度淡啤酒)。
而其他海外啤酒廠商,比如此前韓國進口啤酒的最大來源—日本飲料巨頭朝日集團對這個市場同樣垂涎。這就導致了目前百威在韓國市場的地位比較尷尬。
而在亞太地區西部,百威上半年的收入下跌25.5%,每百升收入下跌3.1%。2020年第二季度,百威收入減少 10.2%,原因為銷量下跌 5.8%及每百升收入下跌 4.7%。
作為亞太市場西部主要市場之一的印度,2019年年報顯示,印度方面,繼2018年錄得超過一億升的銷量後,百威於2019財政年度繼續錄得強勁的雙位數增長。不難看出印度市場對於百威在亞太西部地區的重要性。
但由於今年的疫情影響,自2020年3月24日起至2020年5月初,印度實施全國封鎖。此外,部分地區還增加了額外的消費税,進一步影響了消費者對於啤酒的需求。
而在中國,由於疫情率先得到控制,並且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啤酒需求方,隨着需求旺季的到來,百威在中國的銷量在逐步回暖。從4月的17%跌幅到5月及6月的中個位數增長。
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的銷量將近完全回覆到去年的水平,僅輕微下跌0.3%。並且由於受到電商渠道的加持,百威在中國6月藉助618的流量紅利,甚至創下了銷售史上的單月最高銷量。
但是由於在中國,百威銷售中佔有領導地位的夜生活渠道恢復緩慢,客流量相比於疫情前下降了約50%。而且國內啤酒製造商競爭激烈,青島、華潤虎視眈眈。
並且在2019年百威在中國的高基數效應下,中國市場下半年或許無法以一己之力擔起百威亞太的增長重擔。所以通過此次疫情帶來的啓示,不妨反思一下百威的高端啤酒戰略在亞太地區真的行得通嗎?
高端啤酒“跑馬圈地” 中低端市場是雞肋還是佳餚?
在亞太的高端啤酒市場,通過十幾年的深耕,百威確實佔據了很高的市場份額,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優勢,特別是在中國。百威亞太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為16.4%,次於華潤和青島啤酒,但是在高端及超高端品牌裏面,其具有絕對優勢,市場份額高達46.6%。
(圖源:百威亞太公告)
再加上亞太地區啤酒高端化趨勢明顯。2013-2018年亞太地區整體啤酒消費量下滑,僅有高端及超高端啤酒消費量複合增長率為7.9%。預計2018-2023年高端及超高端啤酒消費量增長CAGR為5.6%,增速保持領先。而消費量增長預期為1.7%,產品結構高端化將貢獻單價增長。也證明了高端啤酒市場前景確實可觀。
但同時,這個市場背後同樣面臨着眾多啤酒製造商的虎視眈眈。青島啤酒在2019年財報中提到,2019年“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純生啤酒”等高端產品共實現銷量185.6萬千升,同比增長7.08%,保持了在國內啤酒中高端產品市場的競爭優勢。
華潤以低價的“雪花”大單品打天下,失去了佔據高端市場的先機,但2019年4月,華潤雪花完成了對喜力中國的收購,拿到了高端化進程中的一張王牌。在國際高端啤酒市場,喜力是巨頭之一。
高端啤酒市場已成為未來啤酒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被百威棄如敝履的中低端啤酒市場真的是雞肋嗎?
一方面,青島、華潤都有佈局中低端的啤酒市場。這或許是其疫情期間的數據比百威要好看的原因。野村預計青啤2020年次季穩健復甦,估計其今年第二季銷量按年升9%。而麥格理髮表研究報告,指華潤啤酒上半年初步盈利顯示,其疫情後銷量數字勝預期。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人們的消費水平降低,佈局中低端啤酒市場無疑是有助於啤酒廠商增強抵抗風險的能力。
另一方面,作為亞太地區人口基數最大的兩個國家,印度和中國,底層消費人羣多,中低端啤酒在這兩個市場更受歡迎。與佈局一條中低端啤酒的生產線相比,百威亞太想要將這些市場的單品從兩元一隻升級到十幾二十元,需要太長的時間來改變用户的消費習慣。
總而言之,亞太地區啤酒升級空間依然龐大,擁有優越品牌組合的百威亞太在開拓高端需求方面有優勢,但中低端啤酒市場的佈局也存在一定的培育空間。
結語
財報披露後,富瑞、大和、麥格里紛紛上調了百威的目標價,給出買入評級。但不一定是由於百威上半年的業績表現,更多可能是受此次公共衞生事件影響,啤酒行業正迎來一場關廠潮,被市場視為是行業迎來盈利表現提升拐點的信號。
但是關廠後公司盈利能力短期會有短暫明顯提升,卻無法帶來長期盈利能力提升。同時,百威商譽過高也仍是一大隱患,一旦其遇到表現惡化、市況欠佳等其他因素的衝擊,極有可能會出現商譽減值的局面,屆時,也將對公司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構成不利影響。
現階段啤酒市場的高端化趨勢愈加明顯,但中低端啤酒市場仍然佔據不小的份額。百威亞太能否利用市場紅利穩中求進,又是否會通過改變高端產品佈局來穩固其在亞太地區的地位,還有待觀察百威亞太的下一步動作,港股研究社將持續跟進。
本文來源:港股研究社,轉載請註明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