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虎嗅科技組
作者| 張雪
封面| IC photo
7月1日中午,一則英特爾暫停向浪潮供貨的消息鋪陳開來。讓人猝不及防的是,這又是美國最近出的一個新清單作祟的結果。
而這次已經數不清是中國企業第幾次被芯片絆倒了,但卻又讓一個“大象”栽倒了。
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或許還知道英特爾,至於浪潮,認識的人可就寥寥無幾了。實際上,浪潮是掌握着中國服務器份額第一,世界服務器份額第三的服務器龍頭廠商。而英特爾則是服務器芯片市場的掌舵者。
起初普通大眾可能還對To B市場的兩大巨頭沒有感覺,殊不知這件事的重磅程度不亞於高通斷供華為。
不過,大眾的誤判似乎並沒有妨礙這則消息出圈,甚至暫停斷供帶來的影響還來不及在業內發酵,便已經迅速反應在股市上了,據報道,消息短短髮出一個小時,浪潮的市值就蒸發了60億,並一度跌停。
隨後,英特爾、浪潮就此事紛紛發聲,力求將影響降到最低。
英特爾方面回應稱,“英特爾只是臨時性暫停,並不是斷供。”此外,其還表示,“英特爾需要根據美國相關法律對我們的供應鏈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因而不得不臨時性暫停對此客户的供貨。這次臨時性暫停預計兩週以內,屆時我們將恢復對此客户的供貨。”
反觀另一主角浪潮,只短短回覆了幾個字:“目前經營一切正常。”
那麼,這則消息的背後究竟隱藏着什麼?此次暫停供貨,對當事雙方又意味着什麼?虎嗅試圖還原一個真實的現狀。
為什麼是浪潮
正如前文提到的,在談事件本身之前,我們需要先來正式認識一下浪潮。
浪潮,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也是IT基礎架構技術、產品、方案和服務供應商,業務涵蓋了X86服務器、存儲、數據庫以及AI加速器、AI管理軟件等。
簡單來講,浪潮是做服務器的,而它的服務器主要基於英特爾的X86架構,客户主要為各大政企金融客户和雲服務廠商。
明確這一點之後,再來看下事件發生的相關背景。
此前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防部將包括浪潮集團等在內的20家中國高科技企業列為“中國軍方擁有、控制或有聯繫”的公司清單。在這個清單中,與浪潮處於同一市場競爭關係的還有華為和中科曙光。
需要指出的是,這份清單並不等同於之前的美國“實體清單”,本身不實行限制,而是為了遵守美國《全國國防授權法案》(NDAA)規定的要求。同時,是基於現有的描述性出口管制表明許可證需求。
換言之,這份清單更多是用來限制美國企業的。因為按照美方最新修改的《出口管理條例》(EAR),某些出口交易需要出口許可證,申領後才可以出口至屬於軍事最終用户、支持軍事最終用户或用於軍事最終用户的實體組織。
不可否認,新規進一步收緊了對半導體生產設備、傳感器等高科技產品的技術出口,美國還宣佈並且在6月29日開始實行大部分新規。
受此影響,英特爾已於6月29日晚間23點59分暫停了向浪潮的供貨,除非遇到以下情況,否則禁令不得恢復:
- 獲得了所需的授權;
- 美國商務部認定浪潮電子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及/或浪潮集團不受制於該要求;
- 或者Intel認為產品不受制於EAR。
值得一提的,在新的清單之中,華為和中科曙光也曾是英特爾的用户,那麼為何這次偏偏是浪潮受到影響?而説起這個理由,不知浪潮該哭還是該笑。原來,與浪潮不同,華為和中科曙光同時也是美國實體清單上的企業,可以説比浪潮更早嚐到了英特爾的“斷供”之痛。
正因為已經有了準備,所以這次受到的“傷害”沒有浪潮重。中科曙光有關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緣於公司去年 6 月已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名單”,目前評估影響有限,“公司正在通過自主研發以及國產替代方式改善自己的供應鏈”。
而華為本身基於ARM架構打造的鯤鵬生態也已經初具規模,所以這次對華為的影響也非常微弱。
另一方面,之所以浪潮會遭受如此重創,與它跟英特爾之間的密切合作有關。
英特爾和浪潮,誰更急?
伴隨着英特爾暫時斷供浪潮這則消息一同出圈的,還有浪潮在服務器市場的地位和它對英特爾的高依賴。
首先,根據Gartner最新研報顯示,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浪潮佔中國服務器37.6%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佔全球9.6%的份額位居第三。也就是説,在全國的服務器市場中,每三台服務器之中就有一台是浪潮的,這基本上跟華為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地位是一個水平的。
其次,根據浪潮信息的財報顯示,英特爾是浪潮目前最大的供應商,其次是英偉達。在2019年浪潮向英特爾的採購額為178.96億元,佔比37.53%;2018年採購額為 145.76 億元,佔比 31.51%。
顯然,浪潮服務器業務對英特爾的依賴性非常高,如果,英特爾持續斷供,那麼對浪潮的影響將是致命的,同樣,對於英特爾也是十分危險的,畢竟ARM覬覦中國服務器市場已經很久了。
這次對ARM來講,無疑是個好機會。
那麼現在的英特爾和浪潮到了谷底了嗎?答案或許是否定的。
可以看到,在英特爾的回應中,給出了一個十分關鍵的時間點——“兩週時間”。
其實,對於服務器廠商來講,兩週的時間並不算難熬,因為根據自身需求廠商都會提前進行備貨,更何況在今年這樣雲服務需求旺盛,服務器銷量增長的環境裏。
對於英特爾和浪潮來講,真正的難點在於如何以防萬一,應對比兩週更長的不確定時間。
不過,關於“兩週”這個時間點,英特爾似乎很有把握。
因為當被問及是如何得出這一時間段時,英特爾相關負責人表示是依據自己供應鏈需要調整的時間。虎嗅反問“如果兩週之後依舊不能恢復?”,該負責人只是稱“是我們自己的供應鏈呀。”但對於英特爾將如何具體調整供應鏈,英特爾並沒有直接回復,只是稱“這是跟客户相關的商業秘密信息,我們沒有披露。”
根據EAR規定,當下,擺在英特爾和浪潮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其一,獲得所需授權;其二,使浪潮不受制於該要求,考錄到後者反轉的可能性較小,所以可推測他們也許正在尋求第一種辦法突破。
也有分析認為,在美國現行政策下,並沒有單獨針對浪潮一家公司的限制令,但為了避免因美國國防部清單導致的任何潛在法律風險,英特爾日前正在對其供應鏈一些可能存在的合規漏洞進行修繕,而這一修改漏洞的時間將持續兩週左右。
此外,在被問及暫時斷供浪潮對英特爾的影響時,英特爾方面表示:“我們現在屬於財報靜默期,不對業務影響評論。”
短暫斷供會讓行業變天嗎?
浪潮被暫停供貨的消息,也連帶引發了相關國產服務器廠商的股價波動。
Gartner2010年Q1報告顯示,目前,浪潮,新華三、華為分別位居國內服務器市場份額的前三位。
此外,在收入上,2020年Q1浪潮服務器中國區收入13.62億美元,佔全球收入的 88.5%,業內熟知的阿里雲、百度雲都是浪潮的客户。
與此同時,同樣也在清單中的華為和曙光中國的情況就沒有這麼樂觀了。
具體來看,華為Q1全球服務器收入為7.16億美元,同比猛降20.7%,中國區收入5.39億美元,同比猛降22.5%;曙光中國區收入1.74億美元,同比驟降49.6%。
雖然浪潮在年報中也指出,掌握核心技術是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也曾表示,注重技術研發是公司過去業績取得的前提,也是未來繼續快速增長的基礎。
但有行業觀察人士告訴虎嗅,浪潮在服務器市場份額佔據第一位,並不是因為其產品技術壁壘高,大部分產品也不存在不可替代性。
所以,它能夠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主要是依靠較低的定價和配套的服務來吸引客户。
因為對於大多數雲計算廠商來講,他們並不想在服務器上投入過大,而且由於有定製需求,採購規模大,往往白牌廠商更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浪潮的產品與白牌廠商來比,定價並不高,同時還具有完整的服務體系,因此能夠受到BAT大廠的青睞。
而這一策略的弊端也非常明顯,那就是浪潮的毛利率非常低,這也是其被業內詬病之處。
再回到這個事件本身,如果英特爾不能及時給浪潮供貨,那麼浪潮的行業地位將受到威脅。
一方面,浪潮的競爭對手新華三、華為等,要不已經探索出了替代英特爾芯片的解決方案,要麼沒有在美國限制名單內,供貨不會受到影響。另一方面,白牌廠商靠更高性價比贏回市場的可能性也存在。
可以説,前有猛虎,後有追兵,這樣導致了浪潮的份額,收入優勢能否一如從前並不可預估。
而這件事更為深遠的意義還在於提醒國內的服務器廠商,自主研發還是要趁早,雖然前路崎嶇且困難重重,但是也時候要走在路上了。
我是本文作者張雪,關注5G、雲計算、人工智能,微信:zhangxue-0929,歡迎行業人士聊天爆料(加微信備註身份)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