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官方授權傳記發佈 專家學者熱議中國製造韌性成長

中新網8月20日電 8月19日,海信官方授權傳記《海信史(2003—2019)》正式發佈。該書由商業人物創始人、著名財經作家遲宇宙帶領團隊在深入訪談60餘位海信集團內部人士、掌握大量一手素材的基礎上精心撰寫完成,全景式地記錄了海信從家電企業到科技企業的轉型之路。與會專家認為,海信鮮為人知的生存、併購、參與全球化的故事,深刻詮釋了中國製造的韌性,從中既能看到中國製造的“前路”,更能找到“中國智造”未來的方向。

海信官方授權傳記發佈 專家學者熱議中國製造韌性成長

“2003年,寫第一本海信史的時候,我26歲,對未來野心勃勃,想開創一個新的寫作門類,想成就一些東西。時隔17年,寫第二本海信史,我其實更想展示一個樸實的、真實的、技術創新的、波折中前行的海信。這也是我自己心態的折射。”遲宇宙在做主題分享時表示,海信走過的50年,可謂是中國製造業的50年。兩本《海信史》恰恰代表了中國製造業的改變與未來。目前,中國需要真正有實力的企業,有技術實力、制定遊戲規則的實力、影響全球產業鏈的實力。這些實力,核心的就是技術實力。“青島不是一線城市,海信處於競爭極其充分的行業,利潤率與其它很多行業相比更低,技術上有這麼多突破就更難能可貴。”

遲宇宙認為,中國企業大多歷史較短,生於競爭的焦慮,死於競爭的壓力,缺乏遠見卓識,更缺乏哺育遠見卓識的時間。“現在有了海信、華為、阿里這樣的先行者,也會有前仆後繼的同路人,路上就不會寂寞,路徑也會清晰。”

“紮紮實實的做事情,但是不善於表達,不善於做虛無縹渺的東西,這就是海信的一個特點。”海信學院院長馬寶龍表示,在51年的發展歷程中,海信身處競爭最激烈最充分的電子信息行業,穿越了幾個非常大的週期,比如早期從CRT時代主動放棄PDP全力以赴主攻液晶由此一路做到行業老大,另外海信還經歷過很多經濟大環境的週期,但實現了持續性增長。

海信官方授權傳記發佈 專家學者熱議中國製造韌性成長

面對疫情的“極限衝擊”和“壓力測試”,上下游關聯企業眾多、員工高達8萬餘人的海信,給自己的定位是要勇做“壓艙石”,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今年6月,海信集團整體營業收入實現了今年以來單月首次同比增長,增長了20%;7月當月集團整體營業收入和利潤均同比大幅增長,尤其是海外收入也實現了較大規模增長,國內國際雙循環效應十分明顯。

“在參加海信集團辦公會的時候,周厚健董事長説,今天我們遇到的困境我從來沒有遇到過,相信中國的企業家們也沒有遇到過,大家不用擔心,只要紮紮實實的把眼前的工作抓好,按照既定的路線走,一定會走出這個週期。”馬寶龍説,作為中國製造韌性的代表,海信穿越週期沒有什麼秘密,其實就在於對誠實正直、務實創新、用户至上、永續經營等價值觀的堅守。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我們不可能去脱離製造業談一個國家的強大、經濟的強大。”《經濟觀察報》執行總編輯文釗在發言時説,在製造業創新上,海信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從2003年第一本《海信史》算起到現在17年的時間,我們觀察經濟、觀察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會發現過去海信等我們所熟悉的那些企業今天都已經變得非常不熟悉,甚至是熟悉的陌生人,這恰恰體現了他們不斷地進化、不斷地迭代。現在我們正在經歷一段新的歷史,需要跟隨中國經濟的前進腳步去觀察這個時代中不斷湧現出來的新生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蔡劍教授認為,中國製造轉型不但要有被動防守為特點的韌性還要有主動進攻為特點的靈性。另外,其他的經濟體不一樣,中國這些年的消費結構變化非常大,基本每五年有一次消費升級,以海信為代表的中國製造要盯住主要羣體需求痛點設計產品和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48 字。

轉載請註明: 海信官方授權傳記發佈 專家學者熱議中國製造韌性成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