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許久的金融股開始有所表現。
進入四季度,7個交易日內,Wind銀行指數和Wind保險指數分別累計上漲6.60%、7.75%,成為主力資金最關注板塊之一。截至10月19日盤中,多家金融機構股價創下歷史新高。
業內人士認為,每年四季度容易出現低估值藍籌的估值切換行情,多重因素共振下,金融股估值修復或一觸即發。
股價創新高
10月19日早盤,銀行、保險股攜手領漲。截至19日收盤,Wind銀行指數上漲0.38%,Wind保險指數上漲0.02%,漲幅排名靠前。其中,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新華保險盤中股價均創出歷史新高。
近期金融板塊持續上漲。上週(10月12日-10月16日),銀行、保險板塊迎來上漲行情。指數方面,Wind銀行、保險指數上週分別上漲5.93%、5.53%,遠遠超過A股三大指數同期表現;個股方面,杭州銀行以13.05%的周漲幅排名第一,平安銀行、寧波銀行、光大銀行、成都銀行、常熟銀行、中國人壽周漲幅均超過10%。
10月14日,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阮健弘稱,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宏觀槓桿率會出現階段性上升。宏觀槓桿率回升是宏觀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國民經濟恢復的體現,應該允許宏觀槓桿率有階段性上升,擴大對實體經濟的信用支持。
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晨明曾表示,市場在對第二年經濟預期不悲觀的情況下,每年四季度容易出現低估值藍籌股的估值切換行情。結合經濟修復趨勢分析,今年四季度“日曆效應”出現的概率比較高。
估值修復可期
今年前三季度,無論是銀行股還是保險股,均表現不佳。數據顯示,前三季度,Wind銀行、保險指數分別累計下跌9.50%、5.98%。
進入四季度,金融股是否會持續展開估值修復?
方正證券分析師胡國鵬認為,當前金融股已具備“崛起”條件,其核心在於經濟加速復甦、業績三季度邊際改善、基金持倉和估值處於低位、前期負面因素緩解,疊加順週期行業大多在10月創出新高、港股中內地銀行指數先行反彈逾10%。多重因素共振下,金融股估值修復一觸即發。
“四季度存在內外需共振的可能性,在經濟進一步復甦的大環境下,銀行業將受益於資產質量提升、不良率下降,保險業則受益於需求復甦帶來的長端利率上行,從而帶來資產端收益率抬升。”胡國鵬分析。
新時代證券分析師樊繼拓稱,過去一個季度,週期股已經由過去兩年“無人問津”變為現在的“增加研究”,這一趨勢後續大概率會強化。而金融股估值抬升幅度依然很小,未來可能會持續修復。
樊繼拓表示,從經濟和估值兩個維度來看,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板塊領漲1-2個季度的概率較大,建議增配。“保險受益於利率上行,銀行估值最便宜,四季度將會有一次非常可觀的估值修復。”
金融ETF“吸金”
對於金融股而言,機構真金白銀的持倉才是估值修復最大的推動力。
海通證券在研報中提到,公募機構排名考核制度的安排,使得四季度博弈因素增多,這一時段往往也是市場變盤的節點。在此情況下,流動性較好,前期跌幅較大板塊往往成為彎道超車的潛在籌碼。
浙商證券分析師邱冠華表示,公募基金為了鎖定收益,往往在四季度增配低估值品種。
從交易層面來看,銀行、保險等大金融股當下正是公募基金“心頭好”。財通證券10月12日研報顯示,據其測算,主動權益基金的銀行持倉比重在10月出現谷底回升趨勢,銀行股獲得加倉的跡象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以來,低估值且相對滯漲的金融ETF、銀行ETF持續吸引資金流入。
上海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6月30日,金融ETF(510230)總份額為89576.16萬份,截至10月16日,總份額變成430580.8萬份。同期,銀行ETF(512800)總份額由367094萬份增長至660374萬份。10月以來,銀行ETF(512800)總份額又增長1650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