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業中國鐵物、中儲股份、華貿物流、國統股份日前發佈公告稱,經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並報國務院批准,同意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物流板塊實施專業化整合。
在此前,招商局集團與中外運長航實施戰略重組,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則重組成立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這也意味着在物流領域,央企已進行了多次大規模重組。而重組的基本原則就是專業化整合、專業化融合、專業化發展,有效提升央企在物流領域的競爭力、尤其是國際競爭力。
對央企來説,在推進改革過程中,無論是內部調整還是外部延伸,專業化都應當是必經之路,也是必須遵循的原則。只有實現專業化,才能不斷提升央企的專業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真正發揮央企國民經濟穩定器的作用。如果只有規模、沒有效益,只有數量、沒有質量,只有產品、沒有技術,尤其不能通過創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那麼,央企的作用就會在市場競爭中日趨削弱,就無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
從近年來國際競爭、尤其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企業的打壓情況來看,也反映了這方面的問題,反映了我國企業在應對國際競爭方面還缺少強有力的競爭力,缺少真正有核心技術、核心產品的企業。
造成央企在技術、產品等方面缺乏國際競爭力的主要原因,就是專業化水平不高、專業性不強,更多的央企都是“大而全”,且都滿足於中低端、至多中高端方面的生產經營,主業很不突出,對主業的專注度明顯不夠,投入也沒有向主業集中,資源配置分散,技術攻關散亂,人才引入沒有目標,只重眼前利益,不重長遠利益。真正突出主業、能夠專注主業、重視技術創新和前沿技術突破的,並不是很多。做得比較好的是航天領域的央企,這也是航天領域為什麼能夠持續取得突破性進展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所有央企都能像航天領域的央企一樣,主業高度集中,目標十分明確,央企的整體實力和水平就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很多產品就不要從國外進口,更不會被外國企業卡脖子。
央企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在資源配置等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優勢的,也是具有獨特地位的。此前,各方都在強調國企、特別是央企要退出競爭性領域,重點轉向事關國計民生的領域。這話其實並不十分客觀,也不十分正確。原因就在於,沒有真正找到央企的定位,沒有給央企到底應當扮演什麼角色給一個明確而正確的方向。
央企也是市場主體,而且是重要的市場主體,退出競爭性領域是不合理的。尤其在佔有大量資源的情況下,退出競爭性領域,只會讓競爭性領域更加難以提升水平與檔次。對央企來説,哪個領域都能進,也能競爭。前提是,要發揮好引領作用,要能定位於高端、尖端、關鍵性領域,而不是一般領域,不是與其他所有制企業爭利,而是在技術、產品、品牌等方面高其一頭。如果央企能夠把目標鎖定在核心技術研究、高端產品開發、國際品牌培育等方面,把一般的市場讓給其他所有制企業,那麼,行業的整體能力和水平就能得到有效提升。因為,央企在技術、產品、品牌等方面的突破,會帶動其他所有制企業一起努力、一起突破。
這就要求央企必須通過專業化整合,將人才、技術、產品等都整合到一起,形成強大的技術攻關能力,形成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形成強大的關鍵技術突破能力,真正給外界一個“創新”當頭的形象。必要時,還可以與民企合作,央企重點負責技術研發與產品開發,民企重點負責產品生產和市場開拓,如此一來,很多領域就能取得關鍵性突破。
物流領域的央企通過整合,專業化程度將越來越高,專業化水平也會越來越強。尤其是國際化程度會隨着專業化水平的提升而提升,最終能夠與其他國家的國際物流企業展開競爭。特別是此次中鐵物資與中國誠通的整合,與市場的距離更近。因為,中國誠通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行走在市場化之路上,市場意識是很強的,能夠把“廢銅爛鐵”變成寶貝,就是誠通做出的最大貢獻。很多從其他企業移交給中國誠通的歷史遺留問題,也在過去若干年內得到較好解決。中鐵物資剛好相反,市場化意識不是很強。兩者整合到一起,對於中鐵物資的市場意識增強,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譚浩俊
圖源/視覺中國
編輯/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