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信託市場回暖 6月份標品信託成立逾1200款產品

本報記者 邢萌

集合信託市場回暖,標品信託火熱再成焦點。用益信託數據顯示,6月份集合信託市場成立逾2600款產品,環比增幅超三分之一。在集合信託市場,標品信託上個月共成立1200餘款產品,比肩今年3月份的歷史高峯。

引人注意的是,權益類標品的募資規模增速明顯,環比增幅超130%。“受監管影響,非標產品額度受限,基於股票、基金等投資標的標準化產品是重要轉型方向,當前股市也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烘熱”集合信託市場

標品信託數量猛增

6月份,集合信託市場明顯升温,成立數量及規模均有較大攀升。據用益信託數據,截至7月初,6月份共成立2614款集合信託產品,環比增加35.44%;募資規模1458.30億元,環比增加16.32%。

在信託功能上來看,投資類產品的募資規模佔比明顯提高,主要原因在於標品信託業務的快速發展。

具體而言,融資類產品規模佔比大幅下挫,投資類產品比重則反彈回升:6月份融資類產品規模佔比39.87%,環比減少8.43個百分點;投資類產品規模佔比58.35%,環比增加9.19個百分點。對此,用益信託分析稱,“投資類產品規模比重上升有兩大動力:一是標品信託業務的發展,二是傳統業務的‘非標轉標’改造,如股權投資、資產證券化、REITs等。”

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信登)日前披露的一組數據印證了蓬勃發展的標品信託對於集合信託的推動作用。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新增集合資金類信託產品涉及規模為6806.76億元,佔當季各類新增信託規模的比重由4月份的34.2%上升到6月份的46.2%。中信登認為,這體現了在融資類業務壓縮和限制的背景下,部分信託公司持續發力標品市場,加大對集合類信託產品展業力度的成效。

記者發現,6月份標品信託成立數量再續高峯。用益信託數據顯示,標品信託成立數量1211款,募資規模345.16億元,同比增長20.01%。從市場數據來看,今年標品信託的月度數量屢屢破千,1月份、3月份、6月份數量均超千款,而去年全年僅12月份突破1000款。並且在今年3月份達到2020年以來新高峯,數量超1200款,略微高於6月份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權益類標品募資規模環比增速超130%。從產品類型來看,投向債券等固收類資產產品735款,募資規模最大達181.24億元;投向股票等權益類資產的產品360款,募資規模增速最快,達98.28億元,環比增幅達136%;投向混合類資產和金融衍生品的產品共116款,成立規模65.64億元。

發力標品信託

需加強投研建設

在金融監管部門鼓勵發展標準化金融產品的背景下,2020年以來,信託公司紛紛佈局證券投資類信託,由於證券投資類信託產品銷售較好,不少信託公司積極向標品信託轉型。

中國信託業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四季度末,標準化金融產品投資的資金信託規模為2.26萬億元,同比2019年四季度末的1.96萬億元增長15.44%。在股票、基金、債券三大品種中,資金信託主要流向債券市場,2020年四季度末為1.49萬億元,佔2.26萬億元的65.98%。

“信託公司如何充分發揮信託的制度優勢,通過增加權益類信託產品為受益人帶來盈利是一個新的課題。”復旦大學信託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表示,證券市場是一個高度競爭的市場,信託公司能否真正為受益人帶來利益,要取決於信託公司的主動管理能力,其中包括對國內外經濟、產業與企業發展的研究把握能力。

“證券類信託的股票投資業務上,由於股票與債券在資產估值定價、市場參與主體、底層投資邏輯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信託公司在股權類資產的研究覆蓋短期內略顯薄弱。”普益標準研究員王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基於自身的渠道及客户資源優勢,信託公司可通過研發設立FOF、MOM等產品優化資金配置,獲取客觀投資收益。

“在發力標品信託方面,一方面信託公司可以選擇與私募基金等資管機構合作,開展FOF和TOF業務;另一方面,需加強組織架構、投研體系和人才團隊的建設,不斷優化完善市場化的薪酬和競爭機制,為標品業務吸引足夠的人才。”帥國讓表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2 字。

轉載請註明: 集合信託市場回暖 6月份標品信託成立逾1200款產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