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北京】2月15日報道(文/韓文靜)
近日,北京伊美爾醫療科技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伊美爾”)在港交所的招股書失效,距去年8月遞表至今,已有6個月的時間。
這已經不是伊美爾第一次衝刺IPO受阻,2016年伊美爾就曾短暫掛牌新三板,但在四個月後卻終止掛牌。
成立了20餘年的伊美爾,是一家整形美容連鎖集團,曾在2003年策劃了風靡一時的“第一人造美女”,伊美爾也因此打響名號。後來又與李亞鵬的嫣然天使基金合作,進一步“出圈”。
“顏值經濟”的催生下,近年來,醫美概念再掀熱潮,從二級市場的股價來看,華熙生物、昊海生科、愛美客、華東醫藥等企業的股價在去年皆實現了上漲。然而在新一輪的醫美熱潮裏面,伊美爾這位行業“老將”卻顯得有些後勁不足。
雖然醫美行業是大眾眼中典型的暴利行業,但資本主要集中在上游行業掘金,反觀中游的機構,則一反“暴利”常態,中游醫美機構不僅盈利能力薄弱,上市也屢屢碰壁。
伊美爾的困局只是眾多醫美中游機構的一個縮影。醫美機構不受資本市場愛戴,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性問題。
IPO受阻,股東出逃,醫美機構遭受冷落伊美爾的資本之路走的並不順利。2016年11月,伊美爾通過在新三板掛牌募資1000萬元,過了4個月後,伊美爾卻終止掛牌。2021年8月3日晚,伊美爾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獨家保薦人為海通國際,如今招股書顯示失效。
IPO折戟只是伊美爾資本困境的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伊美爾還曾經歷過兩次“對賭”失敗。
2011年伊美爾因未能完成5000萬的淨利潤,最終對賭失敗輸給投資人1.5%股權。2016年,為獲得融資,伊美爾與華美福德、華泰瑞合等投資者分別簽訂《股東協議》,承諾將在2021年1月1日前完成IPO,否則將回購投資人股權。顯然,對賭再次失利。
無獨有偶。2018年,號稱國內第二大的私立醫療美容連鎖集團藝星醫療美容(簡稱“藝星醫美”)向港交所遞交了主板上市。最後因遲遲未有進展,藝星不得不在遞表一年之後,撤回了上市申請資料。
除了伊美爾、藝星,在醫美下游盈利困難的大環境下,大部分醫美機構都在經受賺錢難的苦悶,衝刺IPO折戟是常態。2018年,麗都整形、春天醫美和柏薈醫療終止掛牌,撤離了資本市場。
對於少數成功已經登陸資本市場的公司,其業績表現也不盡人意。2020年8月,浙江醫美服務機構公司瑞麗醫美第2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才得以上市成功。
作為第一家在香港IPO上市的內地醫美企業,瑞麗醫美也只能“夾縫中生存”,上市三天遭遇破發。其股價持續走低,從去年年中最高點1.05港元/股,跌到現在的0.23港元/股。
上市公司華韓整形也從去年7月的67元/股的最高點,跌到了現在的23.5元/每股。
同時,一些上市醫美機構的股東,也正在加速逃離。
跨界進入醫美的朗姿股份,就遭遇了股東的“清倉式”減持。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旗下醫美機構已擁有22家醫療美容機構。
去年6月,朗姿股份發佈《關於股東股份減持計劃預披露公告》顯示,公司實際控制人申東日和申今花的父親申炳雲計劃減持1987.69萬股公司股份,總股本佔比達4.49%。截至去年9月,申炳雲累計套現金額超3.7億元。
從地產轉型至醫美領域的奧園美谷,在2021年切入行業中游的醫美服務領域,貼上醫美概念的標籤,奧園美股的股價迅速攀升。
去年5月,奧園美谷發佈公告,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京漢控股集團計劃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減持合計不超過1562.36萬股,佔其總股本比例2%。
政策之下,醫美機構加速肅清近年來,顏值經濟的盛行下,醫美成為了新晉的網紅賽道,在社交媒體和資本市場上都獲得了不小的關注度。
由於玩家眾多,大量公司湧入,醫美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引發的亂象也層出不窮,虛假廣告、違規從業、假貨橫行……而這些行業亂象,也主要集中在醫美機構。
《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顯示,平均每年黑醫美致傷致殘人數約為10萬人,”黑醫美“機構猖獗。
在政策的影響下,醫美行業迎來最強監管,正在加速價值迴歸。
去年6月,國家衞健委等八部門就聯合發佈公告稱,為進一步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決定於2021年6月—12月聯合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整治工作。
8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徵求意見稿)》,嚴厲打擊製造“容貌焦慮”等十大醫美亂象。
11月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了《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均指向行業亂象。
今年1月30日,《中國醫療美容標準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發佈。這項由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公佈的行業規劃給出了超過50個標準,內容涉及行業管理標準、行業技術標準、教育培訓標準、行業基礎標準4個方面,為醫美行業的標準體系建立作出了規劃。
已出台的政策表明,國家正在嚴控醫美行業。從醫美消費金融、醫美機構到醫美廣告,醫美行業的監管政策陸續出台。
強監管下,行業內相關的醫美機構、上市公司在短期內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衝擊;但從長遠來看,強監管有助於淘汰非法醫美機構,推動行業規範經營,利好行業整體健康發展。
醫美“暴利”,不屬於醫美機構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2016年至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的總收入已從776億元以11.0%的複合年增長率增至1176億元,並預計由2021年的1353億元以19.7%的複合年增長率在2025年進一步增至2781億元。
顏值經濟的風口之下,醫美行業以“暴利”著稱。千億醫美市場前景廣闊,但並不意味着行業內的玩家都能賺錢。任何行業都有上中下游之分,醫美行業同樣如此,作為醫美市場的參與者,真正實現暴利的只有那為數不多的原料生廠商和站在頂端的大經銷商。
醫美行業的上游是原料、藥品和醫療器材的供應商,研發投入大,門檻高,具有充分議價權,還可以形成標準化和規模化,從而讓其擁有產業鏈中最高的毛利率。
以愛美客為例,2018-2020年,其毛利率分別為87.2%、91.7%及91.4%,2021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更是高達92%。
對於醫美行業而言,市場的利潤呈水平逐級遞減趨勢。在醫美產業鏈中,受上下游兩端的擠壓,中游的機構處於弱勢地位。
艾瑞諮詢數據顯示,頭部醫美服務機構在扣除職工薪酬、上游耗材成本、獲客成本等費用後,淨利潤率僅為7%。
據瑞麗醫美最新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瑞麗醫美淨虧損500多萬元。而2020年同期,瑞麗醫美更是直接虧損1200萬元。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瑞麗醫美營業收入分別為1.13億元、1.59億元、1.91億元和0.59億元,2018年-2019年營收增速逐漸下滑,分別為40.7%、20.29%。
與“醫美茅”愛美客不同,包括伊美爾、瑞麗醫美、藝星醫美所在的賽道,位於整個產業鏈的中游,對上游沒有議價能力,下對下游經銷渠道又需要大量的燒錢推廣,這是一個既不容易賺錢、也不容易擴張的環節。
報告期內,藝星醫美銷售費用分別為1.31億、2.54億、3.05億,其中推廣及營銷費用分別為8760萬、1.9億、2.08億,分別佔銷售費用的66.87%、74.8%、68.2%。扣除各項費用後,藝星整形的淨利率就只有3.2%、6.8%、11%。
2018、2019年,伊美爾銷售費用率高達30%,嚴重侵蝕了利潤空間。顯而易見,中游的醫美機構都難逃營銷費用高的難題。
當下,中國醫療美容機構的競爭格局呈現高度分散狀態,根據艾瑞諮詢數據,從醫美機構結構來看,行業集中度較低,大體量醫美機構僅佔市場的6-12%;中小型機構是目前的主力形態,佔到機構數量的 70%-75%。由於市場參與者眾多,醫美機構內卷嚴重,產品和服務逐漸趨於同質化,為了保證流量,各大機構爭相追逐市場熱點,甚至陷入惡性競爭。
比較其他國家,中國的醫美還處在發展早期,滲透率很低,增長空間巨大的“美麗經濟”十分誘人,聰明的資本也紛紛在生產價值最高的行業上游逐利;正在被邊緣化的中游醫美機構,破局之路將會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