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於此間舉行,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稱,目前,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基建大國,並正逐步邁入國際基建強國之列。 夏賓 攝
(第三屆進博會)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中國正逐步邁入國際基建強國之列
中新網上海11月8日電 (記者 夏賓)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工程建設行業公司是“先頭部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於此間舉行,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稱,目前,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基建大國,並正逐步邁入國際基建強國之列。
房秋晨指出,中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發展至今已超過40個年頭,行業經歷了初創起步、穩步積累、高速發展、轉型升級等多個發展階段,行業總體規模穩步提升、海外市場日益廣闊、業務結構持續優化;中國承包商角色定位已由最初的建築商轉變升級成為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
房秋晨表示,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行業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衝擊。但從目前數據來看,行業發展總體情況大大好於預期。
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中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新籤合同額1502.4億美元,同比增長2.4%;完成營業額912.7億美元。
其中,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1個國家新籤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3478份,新籤合同額837.1億美元,佔同期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籤合同額的55.7%;完成營業額531.3億美元,佔同期總額的58.2%。
美國《工程新聞紀錄(ENR)》今年8月公佈的新一期“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榜單顯示,中國上榜企業數量繼續蟬聯各國榜首,共計有74家。中國上榜企業國際營業額1200.05億美元,同比增長0.9%,佔250家上榜企業國際營業總額的25.4%,較上年提升1個百分點。
從市場佈局來看,中國企業在非洲與亞洲市場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份額分別達到61.9%與43.4%;在中東市場份額為24.7%;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市場份額為23.7%。從細分領域來看,中國企業在交通運輸、電力工程、工業建造、水利工程等領域均分別有3家及以上企業排名進入前10位。
房秋晨説,美國《工程新聞紀錄(ENR)》今年8月公佈的新一期“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榜單顯示,中國上榜企業數量繼續蟬聯各國榜首,共計有74家。中國上榜企業國際營業額1200.05億美元,同比增長0.9%,佔250家上榜企業國際營業總額的25.4%,較上年提升1個百分點。
他直言,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開展的國際基礎設施項目合作既是中國承包商“走出去”的實踐,也是中國智慧、中國技術、中國經驗乃至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綜合性載體,相關項目的順利建設有力地推動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產品、服務的國際化發展。
房秋晨感嘆説,中國承包商進入國際市場之初,我們在技術、經驗等方面的能力相對較弱,中國企業承接的項目規模小、數量少,中國企業與歐美、日韓等國企業間的實力差距大,不少時候中國企業只能作為西方國家先進企業的分包商參與到項目建設中來。隨着中國承包商綜合實力的提高,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中國承包商承攬的國際基礎設施在規模、數量、技術含量、綜合附加值等方面快速提升。
他指出,目前中國企業承攬的項目規模屢創新高,其中不乏單體超過100億美元的超大型新項目;中國企業佔據了國際市場份額的將近四分之一,在亞洲、非洲、拉美等地區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同時,中國企業在高速鐵路、跨海大橋、超高層建築、信息通訊等領域具有國際領先的技術優勢,相關項目不僅科技含量高,還為促進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改善項目所在地民生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各方的讚賞與好評。
“但我們也看到,當前國際社會對中國承包工程的評價也還有一些誤解和雜音。”房秋晨説,我們要理性看待和分析這些評價,對於其中惡意指責和故意抹黑的,我國政府、企業要及時發聲,用事實予以回擊;對於其中存在誤解的,我國企業和相關機構要適時做好解釋説明工作,在做好項目建設的同時維護中國建設和企業自身的品牌形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