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資金大出逃!全球股票基金淨流出規模創9周新高

由 希學英 發佈於 財經

  六月以來,隨着歐美各國央行由於“高燒不退”的通貨膨脹而開始進一步激進加息,歐美股市“血流成河”——上週,歐洲股市遭重創,美國股市更是在6月14日直接跌入“技術性熊市”。

  而儘管在剛過去的一週,慘跌的股市開始反彈,且美股在本週最後一個交易日回到了“熊市分割線”以上,但標普500指數仍然在邁向1970年以來最糟糕的上半年表現,投資者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仍然猶如烏雲壓頂一般籠罩着市場。

  (標普500“艱難受阻的”反彈 來源:彭博社)

  這種時候,資金的流向就是最誠實和準確的了。從數據來看,全球投資者似乎正在大舉“撤離”他們投入股債市場中資金。

  根據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援引數據服務商網站EPFR global稱,在截至6月22日的一週內,全球範圍內,約有168億美元資金流出股票基金,規模創9周新高;而美國股票市場出現了七週以來的首次資金淨流出,規模則達到174億美元。此外,數據還顯示,債券基金更是遭到高達235億美元的贖回,規模創下自2020年4月以來最大單週淨流出。

  資金偏好避險與防禦

  剛結束的一週,歐美股市稍有反彈,但市場分析指,此輪漲勢很可能只是“迴光返照”而已。隨着這種擔憂蔓延,投資者們的資金,也積極流向了防禦性板塊和避險資產等在歷史上熊市中表現較好的地方。

  根據EPFR global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之內一週,全球投資者將108億美元轉為現金;6億美元轉為黃金,為四周以來首次。此外,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2022年截至目前,黃金ETF總流入量(166億美元)已遠超2021年91億美元的流出量。此外,目前全球黃金ETF總持倉為3835噸,距離2020年10月的歷史月末高點3909噸只差73噸;資產管理規模為2397億美元,與2020年8月的資產管理高位紀錄2402億美元相差無幾。

  除現金和黃金外,數據還顯示,資金非常“聰明”地轉向了通常被稱為“防禦型”板塊的醫療保健、公用事業、消費必需品等行業。根據EPFR Global數據,在這一輪股票基金資金大幅流出中,美國小盤股和大盤股的資金流出最嚴重。而按行業來看,技術、通信服務和房地產則獲得資金流入,材料和能源股票的贖回規模最大。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就建議稱,在美國通脹嚴重影響風險金融資產實際回報的時期,投資者最好選擇黃金等實物資產,美聯儲不可能實現“軟着陸”,這將對美債構成風險。

  而鑑於投資者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超過了對高通脹的擔憂,高盛的防禦性股票指數於近日攀升至逾18個月高位,本週高盛的防禦性股票指數漲幅超過4%,同時有望實現四年來的首次單週上漲。

  (來源:彭博社)

  市場分析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於本週重申了他對遏制物價上漲的承諾是“無條件的”,此言論提振了美國國債等避險資產,併為防禦型基金的表現提供了新的動力。

  花旗集團策略師羅伯特·巴克蘭團隊也在本週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投資者正在將注意力從利率風險轉向每股收益風險。這可能會減輕成長型股票的一些壓力,但對週期性股票來説仍然很麻煩。防禦性股票看起來很可取”。

  新加坡海峽投資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曼尼什·巴爾加瓦(Manish Bhargava)也表示,“市場波動性加劇迫使投資者尋求穩定”。

  衰退擔憂襲來 美股看空聲仍不絕於耳

  資金很大程度上市“聞聲”外逃的。

  事實上,今年迄今,尤其是進入二季度以來,市場對於美聯儲可能將全球最大經濟體推向衰退以遏制通脹的可能性的擔憂甚囂塵上,美股看空聲不絕於耳。

  以David J.Hatzius為首的高盛經濟學家們在本週向客户發佈的報告中寫道,美國發生經濟衰退的風險增加,兩年累積幾率為48%,並下調了對美國GDP三季度的增長預估。報告還表示,美國企業的盈利預期仍然過高,預計將進一步下調。

  美銀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團隊則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美國銀行的牛市和熊市指標仍處於“極度看跌”(maximum bearish)的狀態。Hartnett還曾在上週表示,基於過去的熊市表現,當前標普500指數可能跌至3000點,即還有20%左右的下行空間。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Michael J. Wilson在本週三的報告中下調了標普500指數目標位,從原來預測的3400點降至3000點以下,以充分反映經濟萎縮的程度;並將2022年下半年/2023年上半年衰退的概率從20%上調至35%。

  “熊市不會結束,除非經濟衰退到來,或者經濟衰退的風險消失,”Wilson説。Wilson分析稱,考慮到需求回報、成本上升和庫存增加,公司盈利可能面臨風險,且今年以來市盈率已經下降了28%。

  (來源:摩根士丹利報告)

  更有甚者,法國興業銀行的Manish Kabra本週表示,在經濟停滯、通脹上升的情況下,如果出現1970 年代那樣的衝擊,該指數可能會從當前水平暴跌30%以上。

  然而美銀的報告還顯示,儘管看空聲此起彼伏,拋售加劇,但美國股市似乎並未觸底——根據EPFR Global數據,今年以來,投資者買入了1950億美元的股票,賣出了1930億美元的債券,這意味着比起債市,投資者尚未出現向股市“投降”的情況。

  資金迴流趨勢明顯 中國資產韌性再現

  與歐美股市遭遇重挫不同的是,近日,中國股市的表現明顯優於其他國家,A股和港股市場的表現漸趨穩定。

  作為外資流入中國股市的重要通道之一,滬深股通近期淨流入速度明顯加快,外資正在“跑步進場”。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4日,北向資金淨流入627.29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463.79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63.5億元。資金的接連流入,也使得北向資金年度淨流入額轉正。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淨流入615.68億元,滬股通淨流入800.87億元,而深股通則淨流出181.19億元。

  再拉長時間看,根據浦銀國際的報告顯示,2022年5月,中國股市整體(港股+A股+中概股)二級市場資金迴流4100億美元,佔5月成交額的17.3%,迴流幅度較大。其中,A股相對淨流入最大,達到18.5%,而港股和中概股5月相對淨流入約為12%。

  而根據彭博社當地時間本週三(6月22日)的文章指出,包括德意志銀行在內的多家外資銀行在近期釋放“看多中國股市”的信號。文章稱,德意志銀行私人銀行部表示,在未來幾個月內,其可能會將對中國股票的看法上調至“增持”,這一切是在基於“預計美國通脹將在下半年見頂,全球市場將恢復平靜”的背景下發生的。

  歐洲老牌機構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多元資產高級策略師賽雅倫也表示,中國股票當前的估值水平具備吸引力,這一市場存在很多積極的催化因素。

  摩根大通也於6月上旬稱,當前,中國資產是“多元化”的資產。該公司認為,儘管短期內不確定性持續存在,但主要不利因素是週期性的,而非結構性的,這意味着中國的長期前景保持不變。他們重申建議增加對中國資產的直接敞口,並表示與發達市場相比,仍將高配新興市場。而摩根大通旗下的旗艦中國基金“JPMorgan Funds- China Fund A(acc)–USD”5月也確實“真金白銀”大幅度增持了中國互聯網股,其中對阿里巴巴的增持更是高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