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分紅,如何強調都不為過

高估值是投資最大的殺手之一,低估值往往是好投資的開始。而高分紅所對應的低估值,經常就能給重視分紅的投資者帶來不菲的回報。

本刊特約作者陳嘉禾 / 文

隨着近期年報的公佈,一些公司發佈了高分紅方案。但是,不少投資者對於分紅卻沒有什麼興趣,認為"分紅以後股票價格還要除權,所以其實賺不到什麼"。

其實,對於長期投資來説,分紅是非常重要的投資指標。

"分紅無用論"是謬論

對於許多短期交易者認為的"分紅以後股票價格還要除權,所以分紅沒有意義"這種理論,投資者必須明白,這是一種以短期交易行為錯誤解釋了長期投資的謬論。

雖然在每個分紅除權日,股票的價格確實會看起來和前一天沒有什麼變化:當天的分紅會以股票價格下跌的方式抵消。但是,這種短期價格變化並不是完全等同的,只要通過大數據統計就會發現,股價的下跌其實會比分紅稍微少那麼一點點。一旦長期累積起來,分紅的威力會讓股票價格上漲。而如果股票價格真的一直不漲,那麼分紅率就會累積到一個恐怖的地步。

用一個例子,把"分紅會除權所以分紅沒用"這個謬論看得更加清楚。

假設有一家公司,股價 10 元,每年分紅 10%、也就是 1 元。假設每次分紅之後,股價立即下跌同樣的幅度,導致分紅帶來的收益完全歸零。而一個購買了 100 元的投資者,每次收到分紅以後,立即把分紅按市價買成股票,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年初始股價 10 元,分紅 1 元,除權股價 9 元。投資者初始持有 10 股,得到 10 元分紅以後按 9 元買入 1.11 股,總持股 11.11 股。

第二年初始股價 9 元,分紅 1 元,除權股價 8 元。投資者初始持有 11.11 股,得到 11.11 元分紅以後按 8 元買入 1.39 股,總持股 12.50 股。

如此這般,到了第五年,事情已經變成了初始股價 6 元,分紅 1 元,除權股價 5 元。投資者初始持有 16.67 股,得到 16.67 元分紅以後按 5 元買入 3.33 股,總持股 20 股。這時候,投資者的分紅率已經達到了 20%。

在第九年,如果股價一直沒漲的話,投資者持有 2 元面值的股票,每年就會分到 1 元的分紅:分紅率達到了 50%。而如果持續到第 10 年,投資者 100 元持倉的股票,每年的分紅率就會達到 100%。之後所有的分紅,都變成無本生意。而股票的復權價格也會在第 10 年以後變成負數:買股票還倒找錢,這顯然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對於高分紅的股票來説,只要分紅能夠持續,長期股價不漲是不可能的。如果股價一直因為復權的原因不上漲,那麼持續再投資的股息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財富。而為了避免這種不正常財富的產生,股票價格就必然會上漲。

分紅是企業盈利的檢測器

對於上市公司來説,由於投資者往往不能實際參與管理,因此對其財務報表含金量究竟有多少,往往不能做全面的檢測。

熟悉財務報表的投資者會知道,利潤表中的利潤往往可以來自很多方面,比如少計提折舊、多做研發費用資本化、增加應收賬款等等。

這時候,有經驗的投資者往往會參考現金流量表。但是糟糕的是,對於一些造假的上市公司來説,現金流量表也可以是假的,甚至賬面上的現金科目對應的數百億現金也可以不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是否有真金白銀拿出來給投資者分紅,就成為了檢測企業盈利狀況真實性的一個方法。如果肯拿不少現金出來進行高分紅,那麼財務報表比較紮實的可能性就會更高。

當然,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這裏需要注意的兩點是,並不是所有的分紅都意味着公司現金充裕,有時候持股比例很大的大股東,也會為了補充自身流動性而讓上市公司分紅。同時,也不是所有不分紅的公司財務質量都有問題:沃倫﹒巴菲特執掌的公司幾十年來就一次都沒分紅過。

高分紅往往意味着低估值

投資者需要重視高分紅股票的另一個原因是,高分紅率的股票,往往意味着低估值,而買入過高估值的股票,往往是投資的一個殺手。

由於分紅率等於每股分紅除以每股股價,而一些常用的估值手段,比如市盈率、市淨率,都等於股價除以基本面指標,比如盈利、淨資產,因此高分紅率也就意味着分紅相對股價更高,相對盈利、淨資產也更高。

以 2021 年 4 月 6 日的數據為例,如果把 A 股市場的股票按前溯述 12 個月 PE、最近一期財報 PB 的綜合排名排序,那麼排名前 100 的公司,PE 和 PB 的中位數分別是 8.2、0.74,同時前述 12 個月股息率的中位數是 3.66%。而排名最後 100 名的公司,PE 和 PB 的中位數分別是 86.8 和 7.73,股息率則只有 0.15%。

從 2000 年科技股泡沫到 2015 年小公司泡沫,無數股票市場的泡沫告訴投資者,高估值是投資最大的殺手之一。而 2005 年、2014 年 A 股市場大底等多個底部的經驗又告訴人們,低估值往往是好投資的開始。而高分紅所對應的低估值,經常就能給重視分紅的投資者帶來不菲的回報。

重視分紅,如何強調都不為過

為什麼市場常常不在意高分紅

儘管高分紅如此重要,但市場常常不在乎高分紅的股票,這又是為什麼?

很重要的一點,在於高分紅股票之所以能夠產生,恰恰是由於市場不喜歡這些股票。也就是説,只有市場不喜歡的股票,才會沒有人買;沒有人買的股票,估值才會低;估值低的股票,分紅往往才會相對比較高。

因此,高分紅的公司,往往意味着市場熱度不高。這時候,即使公司能給出比較高的分紅,但是市場經常會選擇視而不見,找出種種理由認為高分紅的公司即使給出了真金白銀也不值得購買:恰如市場找出種種理由買入那些高估值的公司一樣。

在無數研究股票投資的著作,比如 JeremyJ.Siegel 先生的《股市長線法寶》中,股息都是一個挑選優秀長期投資標的的重要指標。隨着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髮展,相信分紅這個如此重要的投資指標,必然會受到越來越多專業投資者的重視。

(作者為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32 字。

轉載請註明: 重視分紅,如何強調都不為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