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內地)市場的新股上市募資金額是華爾街的兩倍多。
研究機構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中國(內地)首次公開發行(IPO)募資總額高達近350億美元,而整個美國華爾街僅為160億美元。
《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英國《金融時報》6月20日報道稱,中國股票市場的融資規模較去年同期增長7%,這使中國股市躋身全球前列,同時與世界其他地區形成鮮明對比。由於俄烏衝突、通脹飆升和全球主要央行加息等因素引發市場動盪,許多企業的上市計劃被迫推遲,全球其他地區的IPO籌資規模同期下降了80%。
銀行家們表示,中國企業IPO熱潮的部分原因是中國政府希望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而特別關注被認為對經濟增長和與西方競爭至關重要的行業,包括可再生能源、半導體和其他高端製造業。
2022年全球IPO募資金額示意圖(單位:10億美元)
一位常駐上海的股本市場(Equity capital markets)銀行家表示,政策制定者推動擁有“先進技術”的企業上市,並“促使企業在市場復甦之際尋求估值更高的上市,這樣它們就可以募集更多資金來擴大生產,搶佔更多市場份額”。
對這些“戰略行業”的關注也使中國內地市場的IPO流動的轉變。在今年逾130只新股中,只有24只在上海和深圳的主板上市,而近80%的募資金額是在上海科創板和深圳創業板市場實現的。
今年以來,與半導體相關的企業已在科創板募得逾66億美元。今年1月,從美股回A的晶科能源通過科創板募資近16億美元,成為今年以來中國內地規模最大的IPO。
即使在上海因疫情“封城”期間,中國每個交易日也有不止1宗IPO發生,從4月初到5月底,共有47只新股發行,籌資逾87億美元。
由於中國的IPO監管規定會提前很長時間鎖定股票的上市日期,一些獲批在封城前夕或封城期間上市的公司不會改變IPO計劃。香港金利豐證券(Kingston Securities)研究部董事黃德幾(Dickie Wong)表示,“如果其中一些公司已經處於(IPO過程的)最後階段,封城實際上不會影響它們的上市計劃。”
《金融時報》還提到,今年中國(內地)股票發行增長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政府從大約一年前開始收緊了科技和互聯網企業的監管措施,打亂了一些企業此前赴紐約或中國香港市場融資的計劃。
但《金融時報》在報道中沒有提到的是,美國政府持續對“中概股”進行的持續打壓。
2021年3月25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最終修正案,影響到諸多在美國掛牌的中國企業。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當時就嚴正指出,美方此前頒佈含有明顯歧視中國企業條款的所謂“外國公司問責法”,完全是對中國在美上市企業的無理政治打壓,嚴重扭曲美國自己一向標榜的市場經濟基本準則,也剝奪了美國投資者和美國公眾分享中國企業發展紅利的機會,到頭來只會損害美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地位,損害美國自身的利益。
此言一語成讖。
2021年12月2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2日修訂完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相關的信息提交與披露的實施細則,要求在美上市中資企業披露更多信息,使眾多“中概股”應聲暴跌。融孚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林菡律師當時對觀察者網指出,在當下的監管環境下,“中概股”回內地或赴港上市會成為企業更多考慮的選項。
實際上,更多優秀的中國企業早就未雨綢繆。《金融時報》報道中提到年初“回A”成為今年國內最大一宗IPO的晶科能源,其副總裁錢晶早在2020年10月就向觀察者網表明了迴歸A股的意向。錢晶當時表示,美國資本市場偏好各種概念股,只要有好故事就可以支撐估值,對於製造型企業,毛利率永遠比較穩定,市場看不到波動,投資人無法在中間不斷賺取波動的差價,……製造業企業在美股是不受歡迎的,是會被非常低估的。
晶科能源“回A”以來的走勢圖
“在即將進行IPO的私營企業中,存在一種趨勢,”總部位於上海的一家國際公司的一名IPO律師向《金融時報》表示,“這些企業以前肯定會尋求在中國香港或美國境外上市——其中一些企業現在正更認真地考慮在內地上市。”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