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戰略構想和重大決策部署的提出,都與時代發展和現實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繫。就新發展格局而言,也不例外。何謂新發展格局?中央講得很清楚,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如何理解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以及彼此關係呢?回望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波瀾壯闊的歷史,我們可從以下維度加以觀察:
從改革進程看,上世紀80年代初,伴隨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一系列改革全面推進,我國勞動力成本的比較優勢迅速釋放。與此同時,國際市場需求旺盛與國內資本極度稀缺形成巨大反差,為我國融入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由此,迅速形成“三來一補”“大進大出”的工業生產和製造能力,推動中國經濟實現了以積極參與國際大循環為特徵的持續高速增長。到本世紀初中國加入WTO後,與世界的經貿關係以“賣全球”為主要特徵的外循環為主導,逐漸向“買全球”與“賣全球”並行演化。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經濟立足自身人口規模和國內市場優勢,持續推進向擴大內需特別是國內消費需求為主導的增長模式轉型,就是一個重要標誌。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審時度勢,及時提出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經濟內生增長動力持續釋放,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態勢加快形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發展現實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使“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變化,國際上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衝擊,世界經濟進入動盪變革期。儘管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但是中央一再強調,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這就意味着經濟全球化正在進入深度調整期,我們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儘早跳出原有發展慣性的所謂“舒適區”,不能過度依靠那種以往模式的國際外循環,而是更加有的放矢地精心籌謀、細化國內大循環主體功能系統設計,進一步激發和強化國內大循環主體內在潛力,努力使過去習慣性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外循環,加快轉變為進口出口均衡發展、良性互動的雙循環新態勢。
在構建我國新發展格局這一重大問題上,黨中央高瞻遠矚,其戰略判斷和抉擇部署是深謀遠慮的,既是立足當前,更是着眼長遠。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由此可見,惟有不失時機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切實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週期設計和調節,才能在疫情蔓延全球、一些西方國家民粹主義阻撓經濟全球化的複雜形勢下,確保中國經濟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衝破重重阻力行穩致遠。
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歷史性發展機遇,到新時代的新發展階段,我們應對了無數困難和風險,也正面臨更多新的機遇和挑戰。表象上看,很多事情具有難以預見的不確定性,但究其實質,許多看似偶然的突發因素,往往隱含着某些必然的深層原因。分析“偶然”,把握“必然”,主動施策,才是制勝之道。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基於客觀發展實際,爭取更大發展主動權的積極進取之舉,是構建通往新發展格局的必由之路,並非迫於國際環境趨緊的被動無奈的選擇,更不能被誣稱為“閉關鎖國”的歷史性倒退。這一點,尤應謹記。(作者:金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