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制開啓中國資本市場“雙循環”

來源: 中國經營報

文/張奧平

縱觀全球範圍內成熟的資本市場,美股或港股,都已經實現資本市場的“雙循環”。也只有實現“雙循環”的資本市場,才可以幫助優秀的企業融資發展,讓投資者獲得企業成長的增量收益,實現良性健康的發展,迎來長期慢牛行情。

全面註冊制改革下的中國資本市場,正站在走向“雙循環”良性發展新階段的起點上,而新階段的資本市場,IPO將僅是一輪融資手段,企業資本價值分化加劇。

註冊制將會打開上市企業的“開口”,允許更多公司實現上市。甚至暫時沒有營收、沒有利潤,但具有長期成長空間的企業也具備了上市融資發展的機會。但同時,上市企業資源將不再具備稀缺性,對於企業而言,IPO迴歸到了最初的融資本質,上市也並不意味着終點,這對企業來説將是IPO最明顯的變化。

過去很多企業把IPO當成發展的終點,只要上市成功,企業資本價值瞬間翻了數倍。上市之後企業家也沒有了壓力,這就出現了一種現象,那就是“跨界”發展,實現IPO融資後,去做主營業務以外的事情了。但現在,實現IPO之後的企業家仍要保持創業者的心態,IPO將只是個融資手段。因為上市企業資源稀缺性被打破後,上市並不再會使你的企業資本價值瞬間翻倍,破發現象也必然會像美股、港股一樣,更加常態化。目前,運行註冊制的科創板,已經有62.35%的企業跌破了上市首日收盤價。倘若不專注於主營業務的發展,企業價值也終將被分化,最終徹底喪失資本價值。

此外,伴隨着註冊制改革後,資本市場“有進有出”的良性發展,企業上市後價值也必將迎來分化。例如,同樣運行註冊制的納斯達克市場,全球範圍內優秀的科技創新型公司,如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等都在此上市,它們的市值都突破了萬億美元。但另一方面,在納斯達克市場,70%的企業是沒有交易量、流動性與資本價值的,每年從納斯達克退市的企業中,大多也是來源於那沒有價值的70%。

同樣地,這也會改變一級市場企業股權投融資的核心邏輯。過去股權投資機構業績的核心衡量標準之一就是被投企業的IPO數量,而在註冊制下,一二級市場估值價差將徹底消失,能不能實現IPO與企業是否具備高資本價值將不再對等。這也會使得股權投資機構降低投資“顆粒度”,不再盲目地去尋找具備IPO預期的企業,而是去尋找更加具備長期價值創造能力的企業,資金的聚焦也將帶來未上市企業價值的分化。

所以,對於企業家來説,在企業資本價值分化加劇的時代,目前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快速搶佔行業頭部,堅持長期價值化發展,實現資本價值的不斷提升;要麼踏踏實實做個“小生意”賺錢,不要去融資上市。這兩個選擇沒有對錯之分,只是在目前時代背景下個人的不同選擇。

對於投資者來説,未來不要盲目地投資,一定要多研究學習,將投資選股的顆粒度降到最低。用90%的時間學習,9%的時間選擇,1%的時間做投資。因為,未來只有那1%的頭部企業才能在資本市場上擁有相應的資本溢價,你才能獲得一定的收益。

作者系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如是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14 字。

轉載請註明: 註冊制開啓中國資本市場“雙循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