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總市值增長近10倍 港股交出靚麗答卷

23年間,港股市場實現迅速發展,總市值增長近10倍,牛股頻出,IPO集資額全球領跑……

隨着滬深港通、債券通等重大制度創新頻頻落地,兩地互聯互通日益緊密。分析人士表示,港股市場在全球市場中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大盤震盪上行 牛股頻出

香港迴歸祖國以來,恆生指數累計上漲9230.39點,累計漲幅達60.74%。

港股大盤多年震盪上行過程中,也孕育出不少牛股。Wind數據顯示,459只個股股價翻倍,其中,69只個股股價翻十倍。近23年時間內,漲幅排前十名的分別是中國生物製藥、騰訊控股、創科實業、金蝶國際、威高股份、海螺水泥、六福集團、新奧能源、恆大健康、香港交易所。

隨着大盤震盪走高和上市企業數量日益增多,港股市場總市值也水漲船高。據港交所年報數據,截至2019年底,港股市場總市值約為38.17萬億港元;而在1996年末,港股市場總市值僅為約3.48萬億港元。以此計算,港股市場在23年時間內總市值增長了997%,近10倍。

23年來,赴港上市企業的數量快速增多。據Wind統計,截至1997年6月30日,僅有五百餘家企業在港股市場上市,截至2020年6月30日,這一數字已上升至2507家,增長約四倍。

在上市企業數量快速增多的同時,港股市場也在近年多次獲得全球IPO“集資王”稱號。港交所數據顯示,2019年,港交所憑藉3128.89億港元的募資總額,蟬聯全球IPO集資冠軍。這是近5年第4次在IPO集資額上奪冠,也是10年來六度稱冠。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蔡偉榮日前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內地和香港的IPO活動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水平,預計2020年全年港股市場新股集資額或達2500億元。

制度創新 互聯互通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迴歸祖國後,滬深港通和債券通,以及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第二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等一系列重大制度創新頻頻落地,兩地互聯互通日益增強,中資股在港股中比重不斷上升。

中泰證券研究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香港上市的中資股合計1152家,市值佔比為53.15%;外資股(包含美國、新加坡、日本等)合計僅有28家,但是總市值佔比24.2%,香港本地企業數量佔比52.42%,但市值僅佔22.65%。

同時,近年來,包括滬港通、深港通開通,險資、公募基金加速南下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內地資金加速流入港股,帶來充裕的流動性支持。據Wind數據,2020年上半年,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3000.15億港元,超過2019年全年的2493.37億港元。

國盛證券指出,近10年來,A股市盈率和換手率水平逐步趨近港股,兩地市場風格的相互融合漸成趨勢,且內地金融開放的步伐從未停歇,未來港股與A股的相互融合依舊是發展大趨勢。

市場吸引力持續增強

業內人士指出,港股市場愈發成熟及國際化,考慮到低估值,其在全球市場中的吸引力將持續增強。

從市場結構看,新經濟和醫藥科技公司不斷湧入,將從根本上打破香港證券市場高度集中於金融、地產、公用事業等少數傳統行業的現狀,有效治理結構單一所引致的交易不活躍和估值中樞較低的沉痾,鞏固香港作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

從企業角度看,海通證券表示,近年來,內地赴港上市企業的佔比越來越高。當前港股市場上,中資上市公司數量已佔全部上市公司數量的“半壁江山”。從行業上來看,除金融、地產等傳統行業龍頭和知名企業外,還有互聯網、高科技和新業態的上市公司。特別是港交所重新修訂上市規則後,為“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打開大門,對內地創新企業的吸引力明顯增強,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科技創新類企業選擇香港上市。

從投資者角度看,海通證券表示,當下時點港股在很多方面存在較明顯的優勢:首先,港股市場存在較多稀缺的投資標的,既有傳統金融地產等行業龍頭企業,也存在大批互聯網、高科技和新業態公司;其次,從價值投資角度看,港股整體估值不高,且存在很多具有較高穩定分紅的公司;第三,從資產配置方面,A股投資者正在組合中增加港股的配置,有助於優化市場風險收益特徵。

廣發證券指出,隨着恆指選股新規改革、中概股加速回歸潮的到來,港股市場迎來“源頭活水”,“新老交替”的產業結構為中長期估值抬升打下堅實基礎,“市場生態大變遷”將成為長期投資主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1 字。

轉載請註明: 23年總市值增長近10倍 港股交出靚麗答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