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6億美元!半導體增長全靠中國,要達目標唯有增強這研發
近一兩年,最受大家關注的就是我國的半導體芯片產業了,華為芯片被封鎖,麒麟芯片無法生產,可能導致華為手機停頓。極大的提高了對芯片產業投資的熱情,國家也接連推出對半導體利好政策,如對集成電路企業税收優惠政策,投資優惠,大基金。高等學校把集成電路專業提升為一級專業等等,意在刺激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不過,近日海關總署公佈了我國上半年半導體進口數據顯示,
我國上半年進口額達1546億美元,同比增加12.2%。而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2083億美元,同比增長4.5%。
兩相比較,
可以發現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增長全靠中國,
一方面我國走出疫情早,經濟恢復快,需求大。另一方面也顯示,儘管我國近年加大了半導體的投資,但還沒有顯示出效果,進口額度是全球最大的,且還在增加。
2019年我國半導體進出口逆差比2018年有所下降,但2020年一季度逆差又增加了,形勢沒那麼喜人。
我國是全球半導體最大的市場,是一件好事,説明我國的消費產業規模大。但,進口量也是最多,一方面消耗大量的外匯,另一方面隨時可能被美國等卡脖子,美國可以把它當作對我國打壓的利器。
華為被美國禁令升級後,不能再在台積電代工生產,對華為造成了極大的困境。
在市場和大環境的助推下,我國近年出現了半導體熱,投資熱度加大,上市公司估值出現虛高,甚至出現一窩蜂的投資,這也是不健康的表現。
8月26日,2020世界半導體大會·高峯論壇和創新峯會在南京舉辦。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原清華大學微電子研究所所長魏少軍認為,目前一些集成電路基金目光比較短淺,追求短期利益,對產業發展不利。
他認為,“我們希望對產業的投資應該是持續、長期、高強度的,不是追求短期利益的。那些追求短期利益的投資人不能與企業同甘苦共成長,早晚會被市場拋棄掉。”
因為半導體產業是一項資金密集、人才密集的投資,決不能像一般的產業投入以後上市,圈到錢走人,那麼就會留下一個爛攤子,因為還需要長期的、高強度的、持續的投資。
在人才方面,台積電有一萬多的研發工程師,一個芯片公司新投入至少也需要數百有經驗的工程師,中芯國際投產前張汝京即招來幾百個原手下的工程師。而且需要有領軍人物,如中芯國際請來了梁孟松把14nm的良率從5%提高90%。
另外還需要考慮知識產權專利壁壘,如福建晉華半導體,尚未投產就因為知識產權糾紛,胎死腹中,令人扼腕。
中芯國際也是因為與台積電的專利官司,導致割地賠款,並逼走了創始人張汝京,如果中芯國際沒有這些,今天的中芯國際與台積電不會相差多大,也可能不會有華為今天的困境。
從台積電的發展軌跡看,需要技術和資金雙輪驅動,我國半導體產業目前投入了一些工廠,但遠還未形成良性循環。
要達目標最需要增強的是這方面的投入,研發。
魏少軍也認為中國半導體企業總體研發投入不足,這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要形成正向循環,必須要在研發上加大投入。魏少軍多次建議,
中國應成立專門的集成電路研發基金,資助國內芯片企業研發最新技術,提升產品競爭力。
我國近日給國內半導體定下目標,要在2025年新品自給率達到70%,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在研發和人才上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