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染行業產業鏈概述
1、整體狀況
從產業鏈結構看,染料、印染行業佔下遊成本比重較小(染料約佔印染成本的10-20%,印染約佔印染布成本的10%),染料定價與紡織服裝盈利相關性不大;同時由於環保限制,印染行業已成為產業鏈瓶頸,導致其具備對下游較強的定價權。印染產量主要與紡織服裝產量相關,與紡織服裝盈利波動的關係不大;染料作為印染上游,定價和產量受紡織服裝盈利影響極為有限,而主要受染料行業自身運行情況的影響。因此染料價格上漲對下游影響不大。
印染行業產業鏈簡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下游端
印染產業下游主要是服裝產業,而服裝行業是我國傳統支柱產業之一,在國民經濟中處於重要地位。2020年初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大部分服裝廠處於停工狀態,再加上消費的萎縮,服裝產量處於下滑趨勢。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規模以上服裝企業服裝產量達到223.7億件,相對於2019年下降了8.6%。
資料來源:中國服裝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印染行業現狀分析
1、印染布產量
就印染布產量而言,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0年期間,我國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印染布的產量較為波動。截止至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印染布的產量為525.03億米,同比下降了2.34%。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1-9月產量為442.86萬噸,目前國內印染仍面臨全球疫情反覆、能源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行業全年增長狀況面臨考驗。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處理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1-9月,印染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印染布產量442.86億米,同比增長21.11%,兩年平均增長5.34%,兩年平均增速高於2019年同期增速(4.4%),表明行業生產已經恢復且超過疫情前水平。隨着上年同期基數的抬升,印染布產量增速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運行狀況
就印染產業企業運營狀況而言,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2020年規模以上印染企業三費比例6.97%,同比提高0.25個百分點;成本利用率和銷售利潤率相較2019年有所下降,其中成本利用率從6.06%下降至5.35%,銷售利潤率從5.59%下降至4.98%。2021年前三季度運營效益整體改善,但是企業經營壓力仍較大。2021年1-9月營收和利潤總額分比為2089.04億元和88.26億元。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月,印染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三費比例6.80%,同比2020年降低0.23個百分點,其中,棉印染企業為6.63%,化纖印染企業為8.11%,與2019年同期相比,印染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三費比例提高0.14個百分點,2021年前三季度,隨着印染行業產能逐步釋放,行業主要運行質量指標穩中向好,企業運營效率持續提升,但部分指標較疫情前仍有明顯差距,行業穩步恢復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
2、科技創新是轉型關鍵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2-2027年中國印染市場競爭態勢及行業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三、出口狀況
根據中國海關HS8位碼統計數據,2021年1-9月,印染八大類產品出口數量206.62億米,同比增長28.48%,兩年平均增長2.05%;出口金額204.44億美元,同比增長32.31%,兩年平均增長0.74%;出口平均單價0.99美元/米,同比增長2.98%,兩年平均增長-1.48%。2021年前三季度,印染行業主要產品出口呈現“量價齊升”態勢,出口規模已超2019年同期水平,但出口平均單價較疫情前尚有一定差距,反映當前行業出口市場仍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印染產業發展趨勢
1、安全環保至關重要
在水污染方面,紡織印染業廢水排放量佔全國工業廢水統計排放量的7.5%左右,居全國工業行業前列位。其中,印染廢水是紡織工業的主要污染源,佔紡織印染業廢水的80%。印染廢水水量較大,每印染加工1噸紡織品耗水100~200噸,其中80~90%成為廢水。造成廢水主要來自染整工段,廢水中含有染料、漿料、助劑、油劑、纖維雜質和無機鹽等,其特點在於有機污染物含量高、鹼性大、水質變化大及色度高等,污染處理的難度較大。染料作為廢水排出,進入江湖、大海和地面水中。廢水中的染料能吸收光線,降低水體透明度,影響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生長,不利於水體自淨,所以印染企業運作時的安全環保至關重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科技創新是轉型關鍵
未來印染行業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借力於科技創新,加快技術改造和攻堅制約節能減排、綠色製造高附加值印染的瓶頸技術,特別是對新型低污染染化料助劑無水染色、無鹽染色、數碼印花、智能印染、等印染工藝技術和裝備的開發和創新。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農林牧漁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