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深富策略實盤股票配資安全炒股:市場已有免疫力 科技股表現較強

由 鍾離黎明 發佈於 財經

受國外疫情消息影響,本週一A股主要股指低開1%左右,但其後幾乎悉數收復了失地。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04%至3562.70點,深證綜指漲0.39%至2516.94點。科技股稍強,創業板綜指漲0.90%,科創50指數漲0.77%。


  對疫情敏感的品種波動相對較大,醫藥股大多高開,機場航運、景點旅遊等個股大多低開。醫藥股盤中削減了漲幅,尤其是一些病毒檢測、疫苗類個股,而機場、旅遊等品種全天表現偏弱。從收盤情況看,最終漲幅較多的是部分科技、軍工、氫能、鋰能、光伏,以及新能源、電子煙等個股。早盤最強的醫藥板塊最終漲幅其實不大,走勢也不太好看。


  由週一盤面看,市場對疫情反覆折騰已有些免疫力,反應遠不如去年疫情初期或德爾塔毒株最初出現時那般敏感。覺得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新冠疫情持續時間實在太久,時間因素天然會抹平人的情緒,這也是在此前文章中強調“A股不會受到太多衝擊”的主要原因。


  多數科技股表現較強,一方面與場內資金為避險而調倉有關,另一方面受更深層次邏輯影響。當新變種病毒出現,資金很容易由機場航運、景點旅遊及其他泛消費個股流出,其中一部分資金閒不住,就會另擇個股流入,首選自然就是與疫情關聯度稍弱的品種,而科技股恰好符合這個特徵。


  當變種毒株的影響難以預測時,市場勢必轉而憂慮全球經濟受衝擊,進一步就是懷疑歐美各家央行未來的緊縮傾向會否堅持下去,於是公債收益率顯著下降,這卻對估值更在意資金成本的科技股有相對利好。科技股的主流估值辦法一般基於“未來現金流”與“無風險收益”,而上述公債收益率就代表了後者。


  上週末,國家統計局公佈的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24.6%,增速較9月提升了8.3個百分點,且為連續兩個月提升。相關專家學者對數據進行了解析,他們一般認為這份數據最重要的特徵是:“工業企業成本上升壓力有所緩解,經營環境有所好轉。”另外,因多數企業成本緩解,所以專家們對11月的工業企業利潤相關數據的預期也比較樂觀。


  接下來又有重要數據公佈,這就是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投資者可觀察一下,這是個比較重要的先行指標,對未來企業景氣度走向有較好的提示作用。


  由於新變種病毒的屬性迄今並未完全弄清,故國內外金融市場未來一兩週仍可能隨這方面消息而產生一些波動。


  覺得無論是何種消息,投資者一般都是可以適度淡化的,一般情況下並不需要作出劇烈反應,除非手中持股與疫情關聯度較高。新冠疫情是一件十分棘手的公共衞生事件,全球各國的糟糕情況也不是沒見過,似乎已經很難想像這件事還能惡化到哪去。


  操作方面,投資者仍可積極佈局,為來年股市作準備,只是品種上應更均衡,或者説持倉可考慮適度分散。在難以捉摸的疫情面前,國際經濟環境及各國金融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肯定會有所增加,而當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時,微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或多或少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