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資管研究員 吳霜,實習生周文芳 綜合整理
一、監管和政策
1. 證監會:放開特定涉房業務公司在A股融資
據悉,對於涉房地產企業,證監會在確保股市融資不投向房地產業務的前提下,允許以下存在少量涉房業務但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企業在A股市場融資:自身及控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產業務收入、利潤佔企業當期相應指標的比例不超過10%;參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產業務產生的投資收益佔企業當期利潤的比例不超過10%。
2. 北京證監局官發佈《關於開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北京)第二批項目徵集遴選工作的通知》
10月19日,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北京)專項工作組(北京工作組)辦公室通過北京證監局官網正式發佈《關於開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北京)第二批項目徵集遴選工作的通知》。通知顯示,為進一步深化試點水平,釋放金融科技創新動能,北京工作組主要對項目申報手冊進行了四點更新修訂。其中,對於暫未找到試點機構聯合申報試點項目的科技企業,申報手冊提出“可以向北京工作組申請對接試點服務”;而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本次也成為新增的試點申報主體,並可“在證券期貨業務場景內申報試點項目”。
3. 上交所發佈《關於部分債券交易型開放式基金開展通用質押式回購交易相關事項的通知》
為完善債券ETF配套機制、助力債券ETF市場發展,上交所於今日發佈了《關於部分債券交易型開放式基金開展通用質押式回購交易相關事項的通知》(通知)。通知一方面遵循簡明友好原則,將2013年發佈的國債ETF納入通用回購交易的通知內容吸收納入;另一方面,結合業務實際,將此前已開展通用回購交易的地方債ETF和此次新增的現金申贖類政金債ETF一併覆蓋,並明確了涉及申贖與出入庫效率等具體細節。
4.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結算)發佈《關於政策性金融債基金產品開展質押式回購有關事項的通知》
10月21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結算)發佈《關於政策性金融債基金產品開展質押式回購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旨在進一步規範政策性金融債基金產品開展淨額結算質押式回購(以下簡稱回購)業務管理,支持政策性金融債基金產品發展,便利投資者交易。《通知》規定,政策性金融債基金產品申請作為回購質押品開展回購,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一是基金組合投資的政策性金融債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二是在基金投資運作中,不以基金組合持有的債券開展回購融資交易;三是基金資產淨值不低於5億元人民幣;四是中國結算認定的其他條件。
5. 上交所、深交所:將擴大兩融標的範圍,新增股票600只
為促進融資融券業務健康長遠發展,上交所發佈公告表示,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上交所擴大了主板融資融券標的股票範圍,將主板標的股票數量由現有的800只擴大到1000只;深交所也表示,將深市註冊制股票以外的標的股票數量由現有800只擴大到1200只,二者合計新增股票600只。據瞭解,兩融業務自2010年啓動試點以來,總體運行平穩,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不斷提升,投資者風險意識不斷增強,證券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不斷提高。
二、 行業和機構
人事變動:
- 10月15日,華寶基金公告稱向輝新任公司總經理一職。
- 近日,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佈關於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變更的公告,任命周代希為副總經理。
- 10月18日,睿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佈公告顯示,公司原副總經理饒剛將接任公司創始人陳光明成為新任總經理。
- 10月19日,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新任王波為公司總經理,任職日期為2022年10月18日。
- 10月19日,圓信永豐基金髮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人事發生變更,鄭華新任公司董事長,原董事長洪文瑾因個人年齡原因離任,鄭華已於10月17日任職。
- 10月20日工銀瑞信基金髮布公告,許長勇新任該公司副總經理,任職日期從10月18日起,原副總經理馬成因工作調動離任。
- 10月20日,財通基金髮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吳林惠自10月20日起不再代為履行督察長職務,由方斌任公司督察長,任職日期為10月20日。
- 10月21日,銀保監會官網發佈了關於興銀理財景嵩、汪聖明任職資格的批覆。批覆顯示,銀保監會核准景嵩興銀理財董事長、汪聖明興銀理財總裁的任職資格。
- 10月20日渤海匯金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經該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選舉齊朝暉為董事長。
- 10月20日,央行官網行領導一欄更新,宣昌能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第二批試點機構興銀理財首隻養老理財產品即將面世。作為第二批養老理財試點機構之一的興銀理財將於10月31日在十地推出其首隻養老理財產品——興銀安愉1號養老理財。這意味着,興銀理財成為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範圍擴展“十地十機構”後,第九家發佈養老理財產品的機構。中國理財網信息顯示,截至10月18日,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發行養老理財產品共計47只,多數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在5.8%至8%之間,較為穩健。(證券日報)
銀行理財公司積極佈局權益投資。數據顯示,截至10月17日,超過250只名稱中含“FOF”字眼的銀行理財產品中,多數產品的投資品種覆蓋股票。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加大了對上市公司的調研力度。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共有22家銀行理財公司參與了近千次上市公司調研。業內人士認為,從銀行理財子公司密集調研上市公司的行為可以看出,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在為後續加大權益市場的佈局和投資做準備。(上海證券報)
農行旗下農銀理財獲准與法巴資管合作籌建理財公司。10月19日晚,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農業銀行全資子公司農銀理財近日收到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覆,獲准與法國巴黎資產管理控股公司(下稱法巴資管)合作籌建中外合資理財公司。法巴資管是法國巴黎銀行集團旗下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控股公司。根據上述公告,農銀理財和法巴資管出資比例將分別為49%和51%。(每日經濟新聞)
今年千餘家上市公司忙理財,逾60%為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數據最新統計顯示,2022年以來,已有1023家上市公司購買了理財產品,合計持有的產品數量達1萬多吸,合計認購金額近9000億元,其中寧德時代認購金額最多,達230億元,唯科科技持有產品個數最多,達333個。從購買的產品類型來看,結構性存款最受青睞,佔比達64.30%;其次為銀行理財產品,佔比達12.22%。而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8月以來,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中間收益率已經連續3個月走低。業內人士表示,企業對資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要求比較高,更傾向於購買安全級別較高、期限偏短的理財產品,因此,結構性存款比較符合要求。(華夏時報)
銀行理財調整持續:業績基準下調、費率優惠增多。近日,光大理財、華夏理財、招銀理財、交銀理財等多家理財子公司對旗下理財產品進行調整,包括下調業績比較基準、實行費率優惠等。10月20日,光大理財公告稱,將於10月27日起(含)調整“陽光金增利穩健季開 2號”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至1.8%-3.6%/年。與此同時,該產品繼續開展費率優惠活動,管理費由0.2%/年調整至0.1%/年,銷售服務費由0.3%/年調整至0.15%/年。業內人士指出,此輪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下調符合預期。對此,投資者不必過分關注,仍應根據產品的風險等級、投向等因素,結合歷史運作情況和自身投資風格,合理選擇理財產品。
年內基金調研逾2000家企業。與去年同期相比,年內基金公司調研A股上市公司力度顯著增強。數據顯示,截至10月16日,今年以來共有2011家A股上市公司被基金公司調研,其中獲百家以上基金公司調研的企業有174家,遠超去年同期水平。行業方面,醫藥生物、電子等領域受到基金公司關注。基金公司方面來看,數據顯示,年內調研總次數超千次的基金公司數量已達到30家,80家基金公司的調研次數超過500次。(經濟參考報)
債基數量首超3000只,規模逾8萬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4日,加上正在發行的新基金,債券型基金數量歷史上首次超過3000只,總規模也首次突破8萬億元,超過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規模之和7.9萬億元。相比年初,債券型基金總規模增長1.14萬億元,成為今年規模增長最多的基金類型。具體來看,債券基金份額的增長主要源自短期純債型基金和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等。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規模的增長則主要由同業存單指數基金貢獻。數據顯示,截至10月14日,同業存單指數基金今年增長2065億元。(證券時報網)
自購潮來臨,多家機構出手購入旗下基金。從10月17日至10月18日,已有有17家基金公司及3家券商資管公告自購,包括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廣發基金、國泰君安資管、中泰證券資管、華泰證券資管等。20家機構自購金額累計近17億元。除了機構出手,13家公募基金管理人(10家公募基金、3家券商資管)運用公司固有資金自購旗下權益類產品,自購金額合計11.5億元。業內人士表示,當下自購能夠向市場傳遞信心。考慮到A股的估值和基本面情況,自購大概率能夠獲得不錯的回報。(每日經濟新聞)
10月以來187只公募基金分紅。國慶假期後,多隻基金陸續發佈分紅公告。數據顯示,截至10月18日披露的信息,以紅利發放日為基準,10月共有187只公募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分紅,其中債基達到168只;下半年以來,共計1122只基金分紅,分紅總額合計419.11億元。(每日經濟新聞)
混合類理財平均累計收益下降超1個百分點。據南財理財通數據,截至2022年10月15日,理財公司存續的混合類公募產品從年初至今的平均累計收益率為-1.44%,較9月數據下降1.04個百分點。自今年5月份以來,混合類理財產品的年初至今的平均累計收益率持續回升,直至近一個月出現大幅回撤。業內人士表示,經本輪調整後,A股估值處在歷史相對低位。當前的股市估值中性偏低,已接近歷次市場底部時的估值水平,風險釋放後權益市場大幅下行的空間不大。(21世紀經濟報道)
香港首隻跟蹤A股證券公司指數槓桿類ETF上市。10月19日,香港市場首隻跟蹤A股證券公司指數的槓桿類ETF——南方東英中證證券公司指數每日槓桿(2x)產品在港交所上市。至此,公募香港子公司管理的ETF基金數量接近80只,資產管理規模超過800億港元。業內人士表示,ETF具有投資運作標準化、結構透明、費率低廉等特點,是中資機構走向國際化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境外投資者看好中國市場,ETF逐漸成為配置中國資產的重要工具。(上海證券報)
國泰君安等數家券商APP上線個人養老金投資預約功能。據悉,業內已有國泰君安證券等數家頭部券商相繼在APP上線了個人養老金投資預約功能。投資者如進行了預約,券商將在相關功能正式上線的第一時間提醒投資者。另有頭部券商稱,該公司目前關於個人養老金的投資技術和操作系統都已準備就緒,可視情況推出。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10月9日,全市場已有48只養老理財產品順利發售,涉及9家理財公司,累計募集規模約950億元。僅今年第三季度就有23只養老理財產品正式成立,合計募集金額超380億元。(界面新聞)
三季度“基民投資行為調查”報告出爐:基民易受市場情緒干擾,長期投資信心受考驗。近日,銀華基金聯合中國基金報推出的三季度“基民投資行為調查”報告出爐,通過對31189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調查結果顯示,如果市場單季度出現超過30%的回調或持有基金單季度出現超過15%的回調時,80%以上的基民會對此感到恐慌。由此可見,在投資中基民易受到市場情緒干擾,長期投資信心受到考驗。(中國基金報)
寬基ETF“吸金”能力突出,9只ETF近5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額均超60億元。近五個交易日,多隻寬基指數ETF霸屏,佔據成交額前十。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日成交額合計達到101.94億元,緊隨其後的是華夏上證50ETF、富國中證1000ETF、南方中證1000ETF,成交額分別達到91.19億元、89.49億元、88.92億元。此外,華夏中證1000ETF、易方達中證1000ETF、廣發中證100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南方中證500ETF這5只產品近五個交易日的成交額均在60億元以上。在寬基指數ETF方面,多隻寬基指數ETF的淨流入額位居股票型ETF榜單前列。其中,華夏上證50ETF淨流入額約8.59億元,易方達滬深300ETF、南方中證500ETF、國泰中證煤炭ETF的淨流入額分別為4.76億元、4.28億元、3.8億元。(證券日報)
安徽交控REITs正式獲批。據安徽國資委20日消息,日前,以沿江高速公路蕪湖(張韓)至安慶(大渡口)段為底層資產的中金安徽交控REITs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無異議函和中國證監會准予註冊的批覆,預計11月底前實現基金上市。該基金估值超110億元,是目前市場上規模最大的REITs首發上市項目,淨回收資金將全部用於滁州至天長高速公路、阜陽至淮濱高速安徽段、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等省內高速公路項目資本金。目前,我國基礎設施REITs已上市發行20只、基金總規模近620億元。該項目是全國第七隻、中西部本土企業首隻和長三角地區第三隻獲批的高速公路公募REITs項目。(新華財經)
因未按規定向投資者披露有關產品季度報告,臨雲資本遭監管責令改正。10月20日,重慶證監局發佈公告稱,經查,重慶臨雲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臨雲資本”)管理的重慶海通創新臨雲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瑞昌市臨雲昌盛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共青城臨雲精選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八家公司均未向投資者披露有關季度報告。重慶證監局指出,上述行為違反相關規定,故對臨雲資本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北京商報)
全球資管巨頭旗下產品大舉增持中國互聯網板塊。多家外資巨頭旗下中國股票基金增持中國公司股票,互聯網板塊成為重點加倉方向。其中,9月,富達國際旗下的中國股票基金大舉增持阿里巴巴,持股數量環比上升超60%。日前,晨星數據顯示,摩根資管旗下中國股票基金“摩根基金-中國基金A(累計)-美元”9月大舉加倉中國公司股票,其中重點加倉了互聯網板塊。日前,資本集團旗下歐洲太平洋成長基金公佈的三季度持倉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持有騰訊控股1346.03萬股,持股市值為4.55億美元,持股比例為0.38%。外資人士表示,當前全球投資的可選項大多缺乏吸引力,亞洲有望在2023年提供大量投資機會,令人期待。(中國證券報)
四隻“主題科創”基金密集建倉,增量資金將湧入芯片、新材料。據悉,科創板首批聚焦芯片板塊和新材料板塊的四隻行業主題ETF產品近期正在密集建倉。分別是跟蹤上證科創板芯片指數的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華安上證科創板芯片ETF,跟蹤上證科創板新材料指數的南方上證科創板新材料ETF、博時上證科創板新材料ETF。四隻基金將在10月26日上市。由於ETF產品投資標的指數成份股及備選成份股的比例不低於基金資產淨值的90%,這意味着近期將有一批專注芯片、新材料的增量資金進入市場。(澎湃新聞)
預期轉暖疊加估值低位,資金持續流入醫藥板塊。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10月以來部分醫藥ETF獲得明顯淨申購。近一個月來生物醫藥板塊漲幅超過7%,醫療器械板塊上漲超過15%,醫療服務板塊上漲超過5%。另據券商統計,9月中下旬以來,外資、私募基金和兩融資金通過ETF、參與定增和二級市場買入等渠道或方式逐漸流入醫藥板塊。在業內人士看來,醫藥行業經過較長時間的調整,估值水平處於歷史較低狀態,創新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行業板塊性價比凸顯。(上海證券報)
銀行系積極參與公募REITs市場。在投資端,還有多家銀行理財公司積極通過戰略配售方式參與REITs市場。例如,交銀理財以戰略投資者身份獲配華夏中國交建高速REIT達2億元。在產品端,已有招銀理財、光大理財等公司推出公募REITs主題理財產品,且產品運作穩健。在銀行理財公司參與REITs市場的同時,商業銀行也積極探索多樣化路徑參與REITs業務。一方面,部分銀行通過量身定製REITs併購貸款產品,間接參與REITs市場。另一方面,還有多家銀行積極參與REITs產品代銷、託管等業務。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已有14家商業銀行參與REITs產品代銷。業內人士指出,銀行理財基於其專業投資管理能力,以及商業銀行在客户資源、項目資源和賬户管理上的優勢,聯動母行提供整體金融解決方案,可打通公募REITs的“募-投-管-退”環節。(中國證券報)
深市首批機牀ETF將於10月26日上市。深市首批機牀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將於10月26日上市。深交所相關人士表示,支持工業母機行業發展,鼓勵公募積極佈局機牀行業主題產品,是資本市場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在市場人士看來,除引導資金關注高端製造行業發展外,這類“硬科技”ETF產品也為投資者分享“高精尖”的成長紅利提供機會。(證券時報)
私募巨頭殷拓集團完成對霸菱亞洲的收購。10月18日,私募巨頭殷拓集團(EQT)宣佈完成對亞洲第三大私募投資機構霸菱亞洲(BPEA)的收購,成立新投資平台BPEA EQT。根據2022年3月16日宣佈的交易協議,EQT對霸菱亞洲的收購於2022年10月18日完成。本次收購的交易對價包括1.912億股新增發行的EQT普通股,對應16%的股權稀釋,以及約16億歐元現金。交易完成後,EQT將擁有霸菱亞洲100%股權和其旗下基金的超額收益。(中國證券報)
鄭州將加快建設功能突出的特色創業基金羣和基金小鎮。近日,在2022中國(鄭州)基金產業投資合作峯會上,鄭州市市長何雄在大會致辭中表示,鄭州將加快建設功能突出的特色創業基金羣和基金小鎮,推廣複製中原龍子湖智慧島基金髮展模式,構建物投管培全流程服務體系,推進天使風投創投基金集羣式發展,深入實施基金入豫行動25條政策。事實上,今年6月,鄭州曾發佈《關於鄭州市促進創業投資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意見》明確,力爭到“十四五”末,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總規模突破2000億元,把鄭州市建設成為中部地區規模大、活力強、環境優的創業投資中心,鼓勵建立創業投資機構集聚區。(每日經濟新聞)
公募基金資產淨值9月底降至26.59萬億元。10月21日,據中基協公佈的公募基金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0家,其中,外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45家,內資基金管理公司95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26.59萬億元,較8月底的27.29萬億元歷史最高值單月回落0.7萬億元,降幅為2.5%。(南方財經網)
增強策略ETF再擴容:13家頭部基金增強策略申請註冊材料被接收。10月21日,證監會官網顯示,易方達、廣發、匯添富等13家頭部基金公司旗下的增強策略ETF申請註冊材料均已被接收,覆蓋的寬基指數類型也頗為豐富。與此同時,近期大量資金藉助ETF入市。本週5個交易日時間,ETF份額淨增長超百億份,9月以來份額淨增長更是接近600億份。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反映出資金對後市看好的積極信號。(上海證券報)
上交所、深交所回應傳聞:未向券商、基金進行窗口指導。10月22日,上交所、深交所在答記者提問時,回答了近日有個別媒體報道“境內交易所窗口指導券商、基金交易”一事。上交所回應到:本所關注到近期有關於交易所對券商、基金等市場機構進行指導的報道,該消息不屬實。深交所也表示,深交所未向券商、基金進行窗口指導。深交所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方針,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嚴格依法合規履行監管職責,不干預市場正常交易行為,維護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第二批13只指數增強ETF同時報送。10月21日晚,第二批13只指數增強ETF同時向會里報送了材料,基金管理人包括易方達、匯添富、博時基金、南方基金等一批大型公募基金公司。這距離國內首批指數增強ETF獲批僅過去一年左右,彼時有五隻產品成功獲批並上市。截至2022年9月底,全市場已成立的寬基公募指數型產品共357只,資產淨值約為5904.78億元。
年內滬市權益型ETF份額創歷史新高。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上證、中證指數境內外產品規模已超1.6萬億元,今年以來滬市權益型ETF份額增長30%,創歷史新高,增量資金通過指數產品持續流入市場。科創板指數方面,科創50指數產品份額逆勢增長超80%,今年以來資金淨流入超270億元,產品規模突破500億元;跟蹤科創芯片、科創材料指數的ETF相繼發行,募集資金約20億元。(南方財經網)
24萬億險資五年投資結構生變:從現金類和非標類資產向固收類和其他投資轉換。銀保監會近期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達24.47萬億元,較五年前已增長69.2%。在險資的投資結構方面,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保險資管協會)聯合摩根資產管理公司近日發佈的《國際視角下中國保險CIO投資洞見(2022)》(報告)顯示:從2017年到2021年,國內險企的資產配置從現金類和非標類資產向固收類和其他投資轉換。業內人士表示,儘管險資規模不斷增長,但在目前的長期低利率挑戰下,不管是到期再投資還是新增投資都有着不小的壓力。面對這樣的挑戰,股權、不動產、部分新型金融工具等將會成為未來較為吸引險資的投資領域。
山東國信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收70萬罰單。近日,信用中國官網顯示,山東省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山東國信”,股票代碼:01697.HK)因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被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政處罰,處罰金額為92萬元。 這不是山東國信今年第一次被罰。今年1月5日,山東國信因違規提供房地產融資,被山東銀保監局罰款35萬元。(藍鯨財經)
三、市場和數據
央行:1年期和5年期利率維持不變。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10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這是8月LPR下調之後,1年期和5年期利率連續第二個月維持不變。
英國國家統計局:英國9月通貨膨脹率達10.1%。1據悉,推動英國通脹率上升最大的因素是食品價格的快速上漲。
土耳其央行下調基準利率150個基點。土耳其中央銀行20日宣佈,將基準利率下調150個基點至10.5%。這是土耳其央行連續第三個月降息。今年以來,土耳其通脹率一直維持高位,其中9月通脹率達83.45%,為24年來最高。
財政部擬發行650億元182天貼現國債。10月17日,財政部發布通知,為籌集財政資金,支持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財政部決定發行2022年記賬式貼現(六十期)國債(182天)。據悉,該期國債為期限182天的貼現債,以低於票面金額的價格貼現發行,競爭性招標面值總額650億元,進行甲類成員追加投標。10月21日招標;10月24日開始計息;10月26日起上市交易。2023年4月24日(節假日順延)按面值償還。
央行開展1年期MLF操作5000億元,操作利率2.75%。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2年10月17日人民銀行開展5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2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均持平,分別為2.75%、2.0%。
ETF融資餘額連續4日減少,累計縮水12.15億元。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0月18日,最新兩市ETF兩融餘額為1352.14億元,環比上一交易日增加1.92億元。具體看,ETF融資餘額為1144.16億元,環比減少3.65億元,連續4個交易日持續減少,累計減少12.15億元,最新融券餘額為207.98億元,環比增加5.57億元,連續5日增加,累計增加金額17.47億元。
股票市場:上週全A指數上漲2.77%;創業板指數漲幅較大,全週上漲6.35%;滬深300指數漲幅較小,全週上漲0.99%。上週成長風格漲幅較大,全週上漲4.53%;金融風格小幅下跌,全周下跌0.20%。上週30個一級行業中,醫藥和計算機漲幅最大,全周分別上漲7.47%和7.39%;食品飲料和消費者服務跌幅最大,全周分別下跌4.77%和3.37%。(蘇銀理財)
債券市場:上週利率債收益率全線下行。10月14日與9月30日相比:5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9BP至2.4905%;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6BP至2.6977%;5年期國開債收益率下行9BP至2.5721%;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下行7BP至2.8592%。信用債方面收益率全線下行。10月14日與9月30日相比:AAA中票5年期收益率下行4BP至2.9448%;7年期收益率下行2BP至3.1623%;AAA企業債5年期收益率下行4BP至2.9405%;7年期收益率下行6BP至3.1251%;10年期收益率下行7BP至3.3520%。(蘇銀理財)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