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月,中國股市在指數上重演了1月份的伎倆,以喜氣洋洋的方式開場,經過春節前神勇的拉昇,於春節後急轉直下並以垂頭喪氣的方式收場。不過從盤面看,2月份熱點發生了“乾坤大挪移”的奇觀——春節前爆炒的白馬核心抱團股於春節後“樂極生悲”,而與之相伴的則是低價低估低位股“否極泰來”。
滬深300創歷史新高
通達信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月份,A股市場主要指數與1月份一樣衝高回落。
截至終盤:上證50、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科創50五大成分指數分別錄得了1.17%、-2.12%、-2.86%、-6.86%、-6.78%的戰績,其中上證50創出了2008年1月以來的新高,中間三個指數創出了2015年6月以來的新高;上證指數、深證綜指、中小板綜、創業板綜4大綜合指數同期表現分別為0.75%、-1.77%、-1.04%、-3.84%,其中上證指數創出了2015年8月以來的新高,深證綜指、中小板綜均創出了2015年7月以來的新高。此外,貫穿兩市的滬深300一舉突破了歷史新高,高見5930.91點;衡量整個A股“平均股價指數”比1月份微跌了1.39%。
由此可見,成分指數在2月份的整體表現大大弱於綜合指數,與此前幾個月的景象截然相反。
物極必反貫穿2月盤面
2月份的A股盤面以春節為分水嶺,即春節前白馬核心抱團股放手做多,低價低估低位股強力做空,而春節後則是白馬核心抱團股放手做空,低價低估低位股全力做多,最終結局是兩市個股漲多跌少,相比過去幾個月大為好轉。統計數據顯示2月份滬深兩市漲跌個股比例分別是2743:1408,其中漲幅大於100%的股票只有中國黃金1家,漲幅大於50%的個股卻增加到了19家,跌幅大於30%的股票縮減至12家,跌幅大於20%的個股更是鋭減至55只——這與1月份“大股合肥小股瘦”相比彷彿“恍若隔世”。
板塊方面,超跌滯漲板塊全面崛起。黃金板塊以14.42%的漲幅傲視羣雄,這一漲幅也是該板塊7個月來的最佳戰績;豬肉板塊暴漲12.51%,同樣是7個月來的漲幅之最;石油、房地產、有色、鋼鐵大面積復甦,大漲了9.88%-8.64%不等。跌幅榜上,創業板註冊制新股表現最差,狂瀉了12.36%,終結了連續6個月的升勢;文教休閒、胎壓監測、煙草、無線耳機、特斯拉、食品飲料等熱門板塊暴跌10.44%-7%不等。整體來看,盤面“物極必反”在今年2月達到了史上從未有過的高潮。
多因素推動“低強高弱”
“‘三高股’退潮,‘三低股’漲潮,是多重因素導致的必然結果。”富鼎資管經濟學家李維夏告訴上游新聞記者,“首先、上市公司年報業績正逐步展開,此前抱團的白馬核心抱團股,無論是業績預告還是業績實報,均低於市場預期,看起來偏高的業績增長並不能維繫,使得過高的估值與過高的股價積累了巨大的泡沫風險;其次、以白酒為首的飲食類板塊,不斷遭到輿論的質疑,引起了各方的強烈抨擊,進而刺激各路資金大舉做空;然後,監管層對新基金特別是指數型基金的發行規模予以控制,使得非理性的基金熱快速降温;最後,在全球資金面收緊預期不斷強化的背景下,存量博弈的A股市場,其存量資金只能從白馬核心抱團股中撤離,由於大多數股票嚴重超跌,因而主力資金轉戰已經嚴重超跌的低價低估低位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