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落地。
9月21日,美聯儲再次大幅加息7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提升至3.00%-3.25%。這是美聯儲今年以來第五次加息,也是連續第三次加息75個基點,創下美聯儲40多年最快加息紀錄。
記者聯繫國泰、嘉實、華安、永贏、博時、招商、上投摩根、匯豐晉信、信達澳亞、中融、摩根士丹利華鑫、德邦等10餘家基金公司對加息進行了點評及解讀。
受訪公募普遍認為,本次會議結果符合市場預期,市場在聲明後也一度上漲。然而,鮑威爾隨後對於經濟軟着陸的不確定性表述引發了市場悲觀情緒,市場在發佈會後大幅轉跌。美股而言,在經濟下行、政策難松的大背景下,仍不具備深厚的安全墊,短期波動再所難免。
A股而言,美聯儲加息短期可能會對成長風格產生負面影響,但託底經濟的積極因素正在逐步發揮作用,對市場中期前景保持相對樂觀。
加息預測相對充分
衰退預期引發市場擔憂
美聯儲在6月、7月和9月連續三次的議息會議上,均大幅加息75BP,推動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升至3-3.25%。此次美聯儲9月再次加息75BP,符合市場預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後發佈會上表示抗通脹仍需持續加息,弱化軟着陸可能性,引發市場對全球流動性持續收縮的擔憂,美股大跌。
國泰基金介紹,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美聯儲召開了9月FOMC會議,以一致同意的投票結果上調基準利率75bp至3.00-3.25%,符合市場預期。美聯儲點陣圖顯示22年末利率中樞達到4.4%。會議結果公佈後美股漲幅一度轉漲,從緊縮預期來看市場定價相對充分。
國泰基金同時表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發佈會上態度偏鷹,弱化了美國經濟軟着陸的可能性,引發了市場悲觀情緒,市場在發佈會後大幅轉跌,體現衰退預期的2年期/10年期期限利差倒掛已達到2000年以來最大水平。
具體來看,道指、納指和標普500分別收跌1.7%、1.8%和1.7%,VIX恐慌指數劇烈波動並收於7月以來高位的27.99;美元指數升破111;美十年期國債利率下降3bp至3.52%,但2年/10年國債利率逆差走闊至52.3bp,3月/10年期國債利率利差小幅收窄至23.3bp;COMEX期金上漲0.2%至1679.1美元。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表示,在此次會議前,美股連續下跌,美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均有所上行,顯示市場已經基本充分定價此次75BP加息。在會議期間各類資產價格均保持寬幅震盪,10年美債利率一度上衝至3.6%以上,會後聲明中的“某個時間點放緩加息步伐”被解讀為鴿派信號,收益率再次回落至3.5%附近;美股在會議期間一度大幅上漲,但聲明中其他增量信息有限,美股三大指數在鮑威爾發佈會講話後再次轉跌。
上投摩根基金也指出,美國8月CPI同比增長8.25%高於預期,核心CPI則出現同比及環比均上升的現象,結合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前期在全球央行會議表述的鷹派言論,美聯儲9月會議前市場已無人預期會僅升息50個基點以下。美東時間9月21日,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宣佈,調升基準利率75個基點,至此,美聯儲今年以來已累計升息300基點。
本次會議再次升息3碼雖未超市場前期預期,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後發佈會表示委員會將全力控制通脹直至達到美聯儲2%的目標,持續升息將有其必要。在鮑威爾激進的鷹派發言後,美股三大指數劇烈震盪,終場收黑。
永贏基金回顧,9月22日凌晨(當地時間週三),美聯儲公佈9月議息會議決議,決定加息75bp,並且點陣圖顯示未來加息路徑進一步高於市場預期。從9月會議的點陣圖來看,年內仍會加息125bp,而明年可能還有25bp加息,加息頂部區間可能在4.6%。
與此前市場預期較大不同的是,市場此前認為伴隨美國6月通脹可能就確立拐點隨後下行,年內美聯儲將完成加息,而明年甚至開始計入降息預期。但此次會議透露出的信息暫時打消了降息的期待。且會議也下調了美國今年的增長預期從1.7%降至0.2%,而對2023年的增長預期則從1.7%下調至1.2%。對美股而言,流動性收縮預期強化疊加增長預期下調,最終呈現跌勢。
受美聯儲議息會議加息75bp且表態相對偏鷹影響,引發市場對全球流動性持續收縮的擔憂,標普500指數下跌1.7%,納斯達克下跌1.79%。
德邦基金也稱,此次加息幅度本身並沒有超市場預期,美國通脹數據發佈後,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此次加息幅度會是75BP。
不過,此次會議超預期的地方是美聯儲點陣圖顯示美聯儲2022年底將加息至4.25%-4.5%,終點利率為4.75%,比此前預期的加息終點提升了25BP,這也意味着在年內美聯儲至少還要加息125BP,而且從點陣圖看出,2023年美聯儲可能也不會出現市場預期的明顯降息操作。所以此次議息會議結束後,美股回調,美元指數創新高。
博時基金點評稱,會後,美聯儲主席的言論表明,美聯儲不會很快結束加息;堅決致力於降低通貨膨脹,承諾將通脹壓低至2%。美聯儲釋放的信號略偏鷹派。
美聯儲如此鷹派加息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德邦基金認為主要因為美國通脹持續處於高位,此次美聯儲仍然是繼續上調了2022-2023年的通脹增速預測,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鮑威爾多次提及通脹問題,預計未來經濟衰退也不會成為美聯儲政策轉向的條件,控制通脹才是美聯儲政策的核心關注點。
中融基金總結道,參考8月下旬傑克遜霍爾會議以來CME利率期貨市場的走勢,美聯儲加息幅度符合市場預期。美聯儲對於縮表的表態與前次會議比較幾乎沒有變化。但美聯儲委員表態偏鷹派,多數委員認為2022年政策利率應至少達到4.25-4.50%,這表明年內或仍需加息75BP與50BP.美聯儲官員對2023年政策利率預測中值為4.6%,高於會議前CME市場預期50BP左右。
美股短期波動或加大
科技板塊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
談及此次美聯儲加息對美股的影響,多家基金公司認為最新經濟預測暗含經濟衰退的風險,短期美股承壓。
中融基金稱,鮑威爾的講話也延續了傑克遜霍爾會議後的政策立場,但市場可能還是會朝着下行的方向進行定價。當前預計美國經濟不排除2023年上半年進入下行的可能,判斷在明年年初市場或將延續寬鬆。
上投摩根基金認為,8月通脹數據主要由工資和租房成本上升所帶動,而這二者都具有很強的粘性,預計至少在未來的一年內都將對整體通脹數據造成持續的影響。而本次會議前瞻指引顯示委員會預期今年年底的核心PCE落在4.5%左右,相較美聯儲的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美聯儲維持緊縮政策以抑制通脹仍是年內的主基調。
另外,利率點陣圖顯示委員們預期年底的基準利率中位數為4.25%左右,代表在未來11,12月兩次會議或仍有至少5碼的升息空間;委員們預期2023年底基準利率的中位數為4.5%左右,代表明年上半年或仍將持續升息,但升息幅度將較今年緩和。
匯豐晉信基金宏觀及策略師沈超指出,目前美國通脹數據回落速度不及預期,核心cpi仍在上行,通脹仍具韌性。同時美國居民部門受益於政府部門補貼,擁有比過去更健康的資產負債表,美國居民消費將有更高的韌性。在通脹和消費均雙韌性背景下,美聯儲有鷹派加息的緊迫性和底氣,預計後續仍將維持緊縮的貨幣政策。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表示,增長預測方面,2022年GDP增速預測由前次預測的1.7%大幅下調至0.2%, “軟着陸”目標基本放棄,堅定了通過犧牲需求彌合供需缺口壓降通脹的決心;通脹預測方面,2022年PCE預測由前次預測的5.2%進一步上調至5.4%,反映當前通脹回落速度慢於Q2美聯儲的預期。從9月美聯儲議息會議聲明來看,對未來通脹上行風險的評估和7月保持一致,主要源於俄烏危機;失業率方面,美聯儲對年末的就業市場仍然保持樂觀,認為失業率將在年底小幅反彈至3.8%(前期預測為3.7%)。
德邦基金認為,在資產配置角度上看,美聯儲加息繼續保持鷹派,這將對美股市盈率持續造成壓制,短期美股可能都會有較大的下行壓力。
嘉實納斯達克100A基金經理張鍾玉分析稱,“美國經濟增長趨勢在下行,按照週期規律,油價大幅下跌,疊加去年四季度CPI高基數的效應,四季度有望看到CPI上漲趨緩,為貨幣政策預期轉向打開窗口期。美股盈利下行壓力不大,貨幣政策轉向帶來美股機會,首選高成長科技板塊,建議關注科技板塊代表性指數納斯達克100.”
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認為,9月21日會議結束後,市場短期內將充分博弈本次會議的信息,預計美股波動將加大。但隨着市場充分納入22與23年利率路徑的預期,美股有望相對企穩並跟隨重要經濟數據波動,建議關注9月通脹數據、9月就業數據等核心點。
對於美股而言,近期回調提供了中長期較好的佈局機會,當前納斯達克100指數估值處於近五年的低位,配置性價比突顯,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
在未來配置策略方面,上投摩根基金認為,降低波動或是投資人目前首要的任務,可適度增配債券資產,以緩衝股票資產的波動,中長期美國利率債及投資等級債都值得關注;股票資產方面,雖然8月中旬以來調整幅度較大,但考慮到全球央行政策未來的不確定性降低、急升息的風險已部分釋放,以及美股上市企業盈利增長仍然維持在長期的平均趨勢以上,股票資產的中長期價值仍值得關注。
此外,美股市場以機構投資人的長期資金為主,如果未來指數繼續下行,在未跌破前期低點前,估值就有很大的概率創下近5年的新低,投資者可採取分批低吸的策略來佈局。
國泰基金分析,6月中旬以來大盤指數標普500的 22-23年盈利增速預測從10.6%和10%分別下修至8.0%和8.4%,儘管市場對盈利下行有所定價,但僅為輕度衰退的預期情形;若出現基準預期之外的更加激進的加息預期,或供給衝擊再現,則可能引發盈利端更大的深度調整。估值端來看,標普500市盈率(18.6x)儘管近期已有所回落,但仍僅略低於過去十年均值。在經濟下行、政策難松的大背景下,仍不具備深厚的安全墊,故短期波動再所難免。
此外,通脹預期現見頂跡象,長期美債利率或趨於築頂。昨日美十年期國債利率下降主要受通脹預期下降3bp所致,以TIPS衡量的實際利率基本維持不變,體現出鷹派加息路徑已被市場較充分地計入預期,而長期通脹預期也出現先於短期通脹預期扭轉的跡象。我們認為雖然短期內通脹黏性仍然較強,但見頂回落的方向維持不變,疊加四季度的高基數效應,預計年底前CPI同比增速回落至6-7%區間仍是基準預測。在此基準情形下,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十年期美債利率若能企穩甚至邊際回落,包括美股在內的各類資產或有望獲得喘息之機。
在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看來,美聯儲大幅加息,一是會抑制需求,推動失業率上升,增加經濟硬着陸的風險,而美國內需下降也將導致相應出口國的貿易條件惡化;二是全球資金迴流美元,引起其他國家幣種貶值;三是美債利率上升、美元升值,增加新興經濟體的外債償付壓力。
“預期差乃一切波動之源”。李湛説道,8月失業率回升,使得市場對上週的CPI數據抱有極大期待;而CPI降幅不及預期,美聯儲加息預期落地,美股三大股指全面下跌,美債回調。本週海外股債波動可能再次加劇。但我們預計,目前是美聯儲最鷹的階段,在兼顧資產表現的前提下,中期選舉前後美聯儲表態或轉向温和。
A股成長風格承壓
中期前景相對樂觀
談及此次加息及美聯儲美聯儲加息短期可能會對成長風格產生負面影響,但託底經濟的積極因素正在逐步發揮作用,對市場中期前景保持相對樂觀。
德邦基金表示,對於國內市場來説,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大,國內經濟需要更加關注內需,與內需相關性強的股票可能更有機會。
匯豐晉信基金宏觀及策略師沈超分析稱,美聯儲加息對A股影響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鷹派加息導致美股下跌,全球風險資產偏好回落,A股也有可能受到情緒面衝擊。第二是加息導致美元進一步走強,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有可能導致資本流出壓力。第三美聯儲加息將導致全球需求回落加快,我國外需面臨回落的壓力,可能會影響部分行業的業績表現。
沈超進一步強調,“但是中國作為大國以內需為主,貨幣政策有以我為主的能力和空間,美聯儲加息對A股基本面影響有限。目前市場由於風險偏好回落已經回到歷史相對低位,在當前估值低位區域,我們認為不宜再悲觀。”
海富通基金解讀,此次會議進一步加重了市場對於緊縮的預期以及對於經濟增長壓力的擔憂。但是在整體流動性收緊、美元短期走強的背景下,新興市場匯率和資金流出壓力並非必然。雖然我國貨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受美國加息、國內通脹中樞抬升的制約,社融同比略有下行,但聚焦於國內基本面,貨幣政策託底經濟明顯,流動性整體仍合理充裕。隨着國內穩增長政策進一步發力,中國繼續保持流動性寬鬆並先於海外經濟體復甦仍是大概率事件,A股相比美股更有韌性。在經濟弱復甦背景下,A股仍將以結構性機會為主。
目前,A股市場估值已處於相對偏低的水平,近期成交持續縮量,目前的市場情緒已接近今年四月下旬的低迷水平。當下,或是做中期佈局的較好時間窗口,配置上可適度均衡。交易型投資者可從自身需求出發逢低佈局;價值型投資者可以定投的方式長期投資,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
永贏基金認為,對A股而言,外部流動性收縮、美股走勢等相關事件對A股影響更多呈現為短期事件性影響,國內資產的定價主邏輯還是看內部基本面預期與貨幣環境。近期匯率出現一定波動,更多還是希望在美元指數走強的背景下釋放匯率彈性,更好地發揮匯率在國際收支中的“穩定器”作用。國內貨幣政策預期仍然“以我為主”,此外政策性金融工具也在逐步落地發力,呵護國內經濟增長的態度沒有變化。
目前A股估值仍在較低水平,吸引力逐步顯現,近幾日走勢也明顯強於美股,22日早盤上證指數低開後回升一度翻紅,韌性顯現,向後看可繼續關注經濟復甦與結構上轉型升級兩個方向。
中融基金直言,美聯儲加息短期可能會對A股的成長風格產生負面影響,但自8月中下旬以來以光伏、電動車、儲能為代表的景氣賽道已經大幅調整,當前估值水平相對合理,繼續向下的空間或相對有限。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穩增長的客觀需要下價值股或將迎來修復機會。當前市場尚未走出明確主線,狀態偏糾結,建議投資者持續關注。
A股方面,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表示,近期市場受國內經濟內生動力弱、海外加息和衰退風險、中美摩擦等因素,出現明顯風險偏好回落和指數走弱,但從中長期來看,市場估值已經偏低,成交持續縮量表明市場情緒也已經接近歷史區間的極致水平。
雖然貨幣政策受美國加息、國內通脹中樞抬升的制約,社融同比略有下行,但今年貨幣政策仍聚焦於國內基本面,流動性整體維持相對寬鬆態勢,貨幣政策託底經濟下行明顯。託底經濟的積極因素正在逐步發揮作用,對市場中期前景保持相對樂觀。
信達澳亞基金認為,市場整體大的拐點可能在中期選舉後。中期不確定性的消邇更多的還需要看美國對通脹的政治壓力下降後才能給出較為靠譜的判斷,長期資金要在國內外預期均穩定時才有配置的機會。同時宏觀研究員認為匯率/地產/外需的壓力在接下來一段時期仍然存在,但也仍然可以找到一些結構性亮點(如歐洲加大對華製造業投資,高端產業升級)。
上投摩根基金則建議,在歐美經濟成長減緩、投資情緒低迷的情況下,亞洲經濟和市場未來或相對有更好的機會,包括目前在週期和貨幣政策上均與歐美錯位的中國,以及通脹和政策相對温和,陸續擺脱疫情重新開放的部份亞洲經濟體。最後,多元分散仍是有效控制波動的方式之一,投資人宜擴展自己的投資視野,避免集中在單一資產、單一區域或單一產業。
針對美聯儲加息對國內的影響,李湛預計,一是增加人民幣貶值壓力。二是中美國債利差倒掛,資金外流壓力增大。今年前7個月,債券通境外持有量共計下降4924億元;截至上週五9月16日,外資持有A股佔流通A股市值的比重從年初的4.04%降至3.75%。三是海外“預期差”給國內資本市場情緒面造成衝擊,風險偏好下降。
目前加息75BP的預期已基本消化,如果本週超預期加息100BP,短期可能會對A股有衝擊。但整體來看,A股大概率延續9月以來股略強、債略弱的格局至月底,價值大概率仍優於成長、舊能源性價比亦仍好於新能源。
博時基金稱,8月的經濟和金融數據顯示,我國經濟有回暖向好的信號,但面臨的多重壓力依然存在。當前海外的通脹水平依然高企,各主要經濟體繼續收緊貨幣政策,我國貨幣政策依然堅持“以我為主”,穩健偏寬鬆的基調暫未發生改變,當前流動性也維持合理寬鬆的狀態,短期A股大概率將呈現寬幅震盪走勢,行業表現也將分化,可適當關注部分細分賽道的龍頭企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