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消息,讓假期的金融圈有點躁

週末除了外圍的各種作妖,資本市場上,最值得關注的消息,莫過於金融業混業經營的風雲再起。

財新網消息——中國的商業銀行正在跳出間接融資市場的藩籬,與券商正面交鋒,搶食券商投行業務。記者日前從權威人士處獲悉,證監會計劃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或將從幾大商業銀行中選取至少兩家試點設立券商,混業陽謀猜想再起。

一手給給銀行發券商牌照,另一手大家記不記得早幾個月,監管逆週期又給券商放大了槓桿率——讓券商接替部分的銀行屬性,又讓銀行獲得券商的業務資格。

或許這在不少人看來僅僅是中國金融改革的一步閒棋。但我們看,金融混業的突然提速,恰恰預示着資本市場的一場風雲際會正在醖釀之中。

從長期的政策方向上看,不管是發展需求,還是外界談判要求,中國進一步加速金融的擴大開放是必然方向。但假如真的開閘引入幾條海外的鯰魚,國內的金融機構又能有幾分抗打呢?

易會滿主席曾經點名國內券商,提醒“要有本領恐慌”,面對國際一流券商,中國券商的整體水平差的不是一丁半點,而是全方位的落後,相比高盛等頂級券商,中國的頂部券商研究水平、宏觀能力、綜合能力差的很遠。

但銀行資本的入局,是否能夠改變券商業行業目前的現狀呢。

實際上,現在好幾家銀行就間接擁有券商牌照,但沒改變券商的任何現狀。主要是銀行太賺錢了,券商這點利潤那是毛毛雨,還冒着被人罵的風險,對銀行不划算!

但這樣一個過去被銀行視為雞肋的方向,在新的背景下,卻可能成為一個大時代的起點。這其中,最重要的背景是——過去銀行賴以躺着掙錢的種種手段都在逐步被改革出清。

銀行理財不再保本,傳統的利差收益開始被不斷壓低,無風險收益每況愈下,而銀行背景的原油寶更是一夜爆雷!後疫情時代的金融業向實體讓利,銀行的傳統業務顯然也是政策上的第一刀。

這一系列的變革,是在倒逼着剛剛超過8萬億的居民儲蓄和30萬億銀行理財另謀出路

而與之相比,A股剛剛經歷了一場長達兩年的對於價值投資和核心資產溢價的不斷確認。外資和機構比例達到歷史新高。剛剛罕見的被全球頂級券商定位為資產避難國並且上調投資評級。

同時開啓一系列包括註冊制、退市、再融資、T 0、多層市場的資本市場改革。我們曾經在前年市場最灰暗的時刻,大篇幅為大家進行深度分析——(當時)市場短期見底的信號,是股權質押危機的解除;而長牛的啓動,則必須伴隨發行機制改革的落地。

前者市場以2018年底和2019年初的雙底,完美的印證了我們的觀點。而眼下,後一個預言正在緩緩地揭開大幕。

而股市長期投資價值凸顯。銀行現在有足夠的動力,去拿券商牌照,把這個盤子做大。

試想一下,如果A股能持續走牛,理財產品收益持續下滑。那這高達40萬億的資金,就必然大規模流入股市,而這個操作。一方面符合了我們之前判斷——股市將接替房地產成為新的資金蓄水池的政策需求。另一方面,這才是讓銀行系統真正在金融業新常態下賺到大錢的機會!

因此,這一個在很多人看來是閒棋的政策,其實恰恰有可能是一場大變局的導火索。

新的改革預期下,券商必然大幅分化,因為銀行巨頭的進場對於中小券商短期顯然是利空。但另一方面來説,金融混業的全面提速,將成為金融IT業的重磅利好。

從我們對於行業的長期跟蹤來看,金融機構對IT的需求是必需品,且隨着金融市場成熟逐漸上升。監管、系統升級、新需求等是金融IT需求的最直接的推動原因。今年以來,科創板、精選層、T 0、註冊制一系列改革的退出,已經基本確定了金融IT的機會,而隨着後續金融混業的全面提速,則板塊可能隨時迎來加速爆發。隨着頂層設計規劃的完善和金融it的需求重新爆發,金融IT相關公司將迎來發展的良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3 字。

轉載請註明: 這個消息,讓假期的金融圈有點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