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投出理想汽車、塗鴉智能,拿到百億母基金的錢,這家成立僅6年的VC勢頭相當猛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財經

圖源:圖蟲創意

編者按:本文來自創業邦原創,作者:高貴萍, 編輯:及軼嶸,未經創業邦經授權,禁止轉載。

元璟,與“願景”相通。元璟資本的願景非常獨特:每一位創業者心中的願景,就是元璟資本的願景。

在創業邦近日發佈的“中國最受讚賞的創業投資機構”50強榜單中,成立於2015年的元璟資本位居其中,躋身VC新生力量的頭部陣營。 

在募資端,元璟資本於9月份獲得規模百億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投資簽約落地。在投資端,成立六年的元璟始終緊握時代脈搏,在消費互聯網熱潮中,投出探探、每日優鮮等明星項目。在產業互聯網時代,押中了聚水潭、法大大等。此外,理想汽車、塗鴉智能、思必馳等項目的投資為元璟資本在VC圈奠定了一席之地。

截至2021年10月,元璟資本管理資金總額超過80億元人民幣,主導投資了超過130家創業企業,項目覆蓋企業服務、數字醫療、前沿科技、新消費等領域。在其覆蓋領域的背後,有着共通之處,就是科技驅動產業創新的思路。

遵循這一思路,元璟致力於尋找在技術變革和渠道更新過程中的新價值和新機會。在接受創業邦的採訪中,元璟資本運營合夥人張勤談到了元璟的基因、投資策略,以及對投後的獨特理解。

尋找科技驅動產業升級中的新價值、新機會

基因決定打法。

元璟資本由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吳泳銘先生創立。團隊成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一線互聯網公司核心崗位,還有一部分來自於國內一線VC。“產業+投資”既是元璟資本的基因,又是其投資特色。

在張勤看來,消費互聯網經過多年發展,技術和人才都存在溢出效應,會逐步從消費互聯網走向產業互聯網。同時,中美競爭加劇導致很多海外人才回國,帶來新的創業機會。同樣的人才、技術和資本投入,產業創新相比傳統消費領域的邊際產出更高。這也是元璟看好產業投資的原因。

那麼,如何做產業投資決策呢?

在投資前,元璟團隊會思考一個根本的問題,即投資這個科技項目能給產業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把科技應用放到具體的產業場景中去仔細考量和觀摩,而不是單純的為了裝酷或炒某個科技概念。

換句話説,任何一項技術項目,如果缺乏產業思維和認知,不能落地促進產業本身發展,這個項目就不會是元璟資本關注的對象。

在篩選投資標的方面,張勤打了一個簡單的比喻,他將產業投資比做一個三維方程求解。

第一個維度是元璟一直強調的科技,例如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第二個維度是行業,例如紡織業、醫療服務、電動車製造、物流配送等;第三個維度是價值鏈,從產品研發、生產製造、渠道流通到營銷推廣等不同環節。

元璟資本的目標是要建模尋找在三個維度都有交集產生,價值最大化的優秀創新項目。

2016 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持續發力,電動車市場持續發酵,發展速度迅猛。基於對行業的深入研究,元璟資本看準電動智能車產業的發展,迅速捕捉到了“理想汽車”。之後沿着產業鏈上下游佈局,從家用車擴展到公交營運智能車方案服務商,投資了輕舟智能。從整車到上游的自動駕駛技術服務商MiniEye,再到更上游的光電原材料公司鯤遊科技。

在企服領域,元璟的“產業+投資”的思路體現的同樣明顯。實現了設計(水母智能、凌笛等)、製造(捷配、智布互聯、賓通等)、渠道(聚水潭、馬上贏等)、營銷(詢盤雲、塵峯等)和內部管理(法大大、商越、先勝業財等)全價值鏈的覆蓋。

和很多強調投資“科技感”項目的VC不同,元璟資本投科技項目,最顯著的差異化特色是強調科技驅動產業升級。從上述投資案例中可見,元璟始終致力於尋找在技術變革和渠道更新過程中的新價值和新機會,從產業需求和發展邏輯去倒推科技投資的必要性。

遵循這一思路,元璟資本不僅在市場發展前景和國家政策方向上實現了統一。同時,在投資項目的退出上,也有明確的期望和對標。如今,在科技賽道押中了多家早期明星企業的元璟,逐漸步入豐收期,塗鴉智能、理想汽車等多家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登陸為其帶來豐厚回報。

全週期投後做創業者的“最強輔助”

2021年,為確保整個基金的持續競爭力,元璟的中台進行了擴張建設。

張勤是中台建設的負責人,他曾在阿里集團擔任副總裁和戰略投資部投後合夥人,先後負責過淘寶運營、B2B運營、搜索推薦和在線廣告等核心業務。具備豐富實戰經驗的他如今負責元璟的中台建設可謂得心應手。

“元璟的中台搭建注重基金長遠的、持續性的發展,它是全流程、專業性的角色,可以幫助我們獲取更多優秀項目,幫助優秀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張勤告訴創業邦。

一個比較突出的表現是,基於現有優勢,元璟建立了新的ER團隊(創業者關係,Entrepreneur Relationship),新團隊既包括了傳統的投後職能,也包括投前的創業者人脈維護。也就是説,圍繞創業者,元璟將傳統意義上的投後服務延伸覆蓋全週期,搭建起從投前到投後的全鏈路服務。

ER團隊致力於成為創業者身邊的“最強輔助”,為創業者提供深厚的產業運營經驗、產業人脈和產業發展資源等支持。

比如在被投企業的人才招聘層面,元璟不只是為企業尋找獵頭,也會參與到高階人才的遴選中,和企業創始人一道面試職位候選人;在市場拓展和品牌建設層面,元璟會針對企業需求,參與到整體市場拓展或品牌建設規劃中,不僅為其提供方向建議,也會和企業共創方案落地策略,同時為整個落地提供政策信息資源、媒體資源和供應商資源等。

如何判斷創業者關係服務做的好還是不好?在評判標準上,張勤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他認為,任何企業的成功來自戰略和執行兩個方面。員工能力建設往往來源於人才的招聘、培育,以及借力外部專家。元璟ER部門定位為創業公司的外部專傢伙伴。

如果創業公司願意把ER團隊作為它們組織網絡的一部分,在招聘CTO,設計ESOP計劃,進行融資公關等創業公司組織能力提升的關鍵節點上,元璟起到了作用,那麼元璟的創業者關係服務就是成功的。

毫無疑問,元璟的三位合夥人見證了阿里巴巴從早期創業成長到今天所經歷的戰略和組織變化,在幫助創業者共創戰略,提升組織能力方面,元璟有着強大的優勢,可以彌補創業者在這方面的短板。

換個角度看,元璟資本定位早期,由於早期創業項目在未來的業務路徑上確定性比較低,企業創始人成為篩選項目的重要維度。

元璟始終對早期創業者保持關注,特別是大廠校友或海歸等優秀人才。ER團隊的定位可以幫助元璟更好地服務這個羣體。

因地處杭州,元璟創始人團隊又有阿里工作背景,所以當阿里的創業者想要出來創業的時候,元璟便成為這些人的首選。這也是元璟在大廠創業者圈子裏被戲稱為“阿里校友創業者俱樂部”的原因。

在被投企業中,今年3月在紐交所上市的物聯網AIOT第一股塗鴉智能的創始人王學集、深耕企業智能中台打造的來未來科技創始人牆輝、專注於人機交互技術和人工智能軟硬件產品研發的Rokid創始人祝銘明、面向大中型企業提供採購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智能公司商越創始人苗峯等都曾在阿里任職高P崗位。

以長期主義為底色

作為一支年輕的基金,元璟需要差異化戰略,而戰略最重要的是,聚焦什麼,放棄什麼。

當O2O、線下消費連鎖品牌、在線教育培訓等風靡一時,元璟團隊也曾對此展開熱烈討論。

最終,在嚴謹盡調和“科技驅動產業升級”的思路主導下,元璟都保持了足夠的定力,沒有貿然進入上述賽道。而在科技、產業互聯網和企業服務領域,元璟資本始終在市場上保持活躍,加大聚焦領域的投資佈局,看準項目後“痛快”落子。

與去年相比,今年VC行業面臨的形勢發生了變化。

宏觀環境上,大國間競爭日益加劇,並將常態化;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發展策略和目標都在調整完善,特別是加大了電商、遊戲、教培等行業的監管。

審時度勢後,元璟團隊達成一致,中國鼓勵創新和創業的大方向沒有改變,目前只是內部結構性的優化。技術創新是有周期的,消費互聯網高速增長之後進入調整期,但是高科技、企業服務和產業互聯網的機會方興未艾。

投資機遇在形勢變化中延伸,元璟資本決定有所“變”,有所“不變”。

“變”在於,元璟在內部擴充前台團隊以加強賽道覆蓋的深度;組建行研中心,以便對行業上下游和生態網絡有更好的理解,也起到支持前台的作用。在外部合作上,和阿里雲、釘釘團隊合作,搭建了面向移動辦公的新一代投資系統,以便更好地支持投資業務需求。

“我們希望在產業覆蓋和判斷上能走在行業前端,獲得人脈和認知上的優勢,從而在投資上收穫更高的性價比。”張勤稱。

“不變”在於繼續堅持“產業+投資”的定位,持續加大本土科技項目和創新項目的投資力度。

在機構機制上,元璟安排管理團隊對優秀企業進行追投,通過利益充分綁定,陪優秀企業走得更長遠,通過時間複利,將投資回報最大化。

更重要的是,元璟相信長期主義帶來的巨大價值。創造長期價值的公司必然會得到社會和市場的認可,機構也會水到渠成地收穫足夠的投資回報。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