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華盛頓3月10日電(記者 熊茂伶 高攀 許緣 檀易曉 胡友松) 美國國會眾議院10日投票通過最終版的1.9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將提交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成法。分析人士認為,新的經濟救助計劃雖然可能有助於加快美國經濟復甦,但多重副作用值得警惕,包括通貨膨脹、債務風險、金融風險等。
為應對新冠疫情推出的緊急失業救濟計劃即將於3月14日到期。美國經濟和民眾生活仍因疫情陷於困境。面臨來自公眾的巨大壓力,美國政府急需推出後招,以免救助政策“掉鏈子”。
新一輪經濟救助計劃法案被命名為“拯救美國”,主要措施包括:為美國家庭派發約4000億美元直接紓困金;為州和地方政府注入約3500億美元資金;為學校重新開放提供約1700億美元資金;約1090億美元用於應對疫情和公共衞生服務等。
自去年3月以來,美國已累計出台約6萬億美元財政紓困措施,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經濟救助規模。
不過,業內人士警告説,如此大規模救助計劃會帶來多重副作用。其一,通貨膨脹壓力漸顯。根據美國國會預算局2月發佈的預測,未來三年美國產出缺口約為7600億美元。經濟學家擔心,新一輪經濟救助計劃規模遠超彌補產出缺口所需,可能會造成美國經濟過熱和通脹壓力上升。其二,債務風險繼續攀升。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2020財年美財政赤字已達創紀錄的3.13萬億美元,公共債務達到21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102%。其三,金融穩定風險上升。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