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被傳秘密赴美上市背後:這家神秘的中國品牌為何風靡歐美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6月26日下午,有消息人士在微博發佈消息稱,中國跨境電商SHEIN已經秘密向美國有關方面提交材料,申請在美國上市。#SHEIN已秘密交表到美國上市#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榜。

隨後,紅星資本局聯繫到SHEIN相關負責人,對方回應稱,消息不實。

據瞭解,SHEIN是一家快時尚B2C跨境電商公司,以自有品牌服裝銷售為主要業務。據悉,SHEIN也是全球最大的獨角獸企業之一,目前估值是660億美元左右。

此前,SHEIN已多次傳出上市傳聞。

2021年5月曾有消息源透露,SHEIN正籌備在美國上市,被SHEIN方面否認。去年2月又傳SHEIN重啓赴美上市計劃,該消息稱SHEIN已聘請美國銀行、高盛和摩根大通負責IPO工作,但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其上市計劃擱淺。今年年初,SHEIN再次否認了市場關於其“最早將於今年,在其最大的市場美國進行IPO”的傳聞。

翻看SHEIN的發展歷程,其成長速度確實驚人。這家神秘的中國跨境電商巨頭,也因此備受市場關注。

SHEIN被傳秘密赴美上市背後:這家神秘的中國品牌為何風靡歐美

↑資料圖 據視覺中國

(一)

神秘的中國跨境電商巨頭

國內消費者或許對於SHEIN感到陌生,因為它的產品主要銷往國外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許仰天創立Sheinside,當時主要業務是通過跨境電商將婚紗出口到歐美地區。

由於婚紗業務低頻等特點,此後公司改做女裝、裙裝等產品,並在自營獨立站和Amazon上售賣。 

主打低價時尚女裝的SHEIN吸引了不少歐美顧客,此後SHEIN積極進行全球化,陸續上線法國、俄羅斯、意大利等站點,並針對當地市場需求進行本土化改造。

資料顯示,2014年,SHEIN總單量首次突破500萬件。2015年,SHEIN更改域名,宣告正式開啓品牌化進程。

隨後,SHEIN進行了較大的業務調整,企業迎來飛速發展。比如在數字營銷方面,SHEIN開發購物APP培養消費者習慣,通過流量運營的方式傳播品牌,塑造品牌效應。 

2019年,SHEIN繼續擴充品類線,覆蓋女性、男性、兒童三大用户人羣市場,衍生出美妝、家居、寵物等相關產品線,最終發展成滿足所有用户人羣購物需求的一站式全品類跨境電商平台。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SHEIN營業收入達到157億美元,2016年至2021年,5年營收增長25倍,可見發展速度之快。

SHEIN被傳秘密赴美上市背後:這家神秘的中國品牌為何風靡歐美

用户側來看,根據apptopia數據統計,在美國市場,截至2022上半年,SHEIN的下載量已經超過Amazon,位居美國電商榜首;在全球範圍內,下載量TOP3的購物軟件為Meesho、Shopee 和SHEIN,Amazon下降至第4名。

2022年4月,飛速增長的SHEIN,傳出估值千億美元的消息,超過了H&M和ZARA市值的總和,在全球初創公司排行榜中,僅次於擁有抖音、TikTok的字節跳動(1400億美元)和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1003億美元)。

據報道 ,SHEIN在2022年營收達到227億美元,淨利潤7億美元。據悉,至2025年,SHEIN計劃將營收提高至585億美元,淨利潤增至75億美元,即營收翻一番、淨利潤增長10倍。

(二)

SHEIN為什麼能這麼“快”?

十餘年間,從名不見經傳的小電商成長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線上購物App之一,SHEIN是怎麼做到的?與傳統快時尚相比,SHEIN在模式上確實有諸多不同之處。

首先,在產品設計上,採用數據系統與設計團隊配合的方式。

早在2014年,SHEIN已經研發出數據蒐集與反饋系統預測時尚趨勢。通過接入Google Trend Finder和蒐集用户反饋的專利技術,該系統在全網進行海量數據收集,抓取流行關鍵詞、流行面料、流行時尚元素等,繪製消費者畫像,並將所有信息整理後提供給設計團隊。

也就是説,SHEIN的設計團隊通常採用設計輔助系統進行流水線“集中式設計”。

SHEIN這一點,顯著不同於ZARA的靠在世界各地線下門店收集數據、依賴設計師靈感的時尚設計模式。   

其次,在上新上,採用“小單快返”的模式篩選爆款。

所謂“小單快返”,即先小批量生產不同款式的產品,提前投入市場進行測試,根據市場對新品的反饋,再對熱門產品進行快速返單及追加訂單。

具體來説,SHEIN每天會在自己的網站或APP上架6000多款SKU(Stock Keeping Unit,庫存量單位),每款SKU先只生產幾百件成品來售賣。

然後公司收集這6000款SKU在平台上的數據,包括用户的瀏覽數、點擊數、下單數等,根據這些數據的表現,對爆款單品再追加訂單進行生產。

也就是説,與傳統快時尚相比,SHEIN每批次出庫量更小,訂單更靈活,市場測試頻次更高,更能快速發掘爆款。

最後,在生產上,通過供應鏈系統高效管理。

2015年,SHEIN將總部從南京搬至廣州番禺,並建設供應鏈總部。

之所以遷往廣州番禺,因為當地聚集着大量中小服裝廠商,從面料採購到加工生產,均有天然的區位優勢。

企業通過數字化系統,可以管理和指導從工廠接單、排期、備貨、監控、對賬等全流程,從而實現SHEIN對供應鏈工廠的深度管控,提高供應鏈的反應速度和供貨穩定性。

據瞭解,ZARA從設計到產品交付大約需要21~33天,傳統服裝製造的交貨期通常是3~6個月,而SHEIN則僅需7~14天。

通過數字化,SHEIN在產品設計、加工、生產方面具有較大優勢。此外,在營銷層面,SHEIN也非常擅長利用社交媒體整合營銷。

據SHEIN產品合夥人裴暘透露,SHEIN是跨境電商裏面做網紅做得非常早的,2011年的時候,SHEIN100%流量來自於網紅。當時ROI(投資回報率)能做到1:3,是非常暴利的時代。

在流量網紅面前,SHEIN不限制其粉絲體量,從小網紅到KOL再到明星,均是SHEIN的合作對象。

目前SHEIN在YouTube、Facebook、TikTok等平台十分活躍,除了綁定網紅外,SHEIN也擅長通過製造焦點話題,吸引熱門社交平台用户,並發展為SHEIN粉絲。

總的來説,SHEIN的成功在於企業把數據驅動做到了極致,再利用中國製造的優勢,實現在歐美快時尚市場的迅速發展。

(三)

飛速發展背後的焦慮與隱憂

SHEIN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不乏焦慮與隱憂。

首先在產品層面,由於SHEIN設計依賴於大數據,大量收集市場上產品的流行元素進行流水線“集中式設計”,這也讓SHEIN深陷侵權風波。

2022年6月,一名美國自由藝術家以1億美元天價起訴,指控SHEIN未經許可抄襲了她的作品。

她在起訴書中提到,SHEIN抄襲了她在2019年4月創作的一幅作品,2021年這幅作品在美國版權局註冊了版權。

同年3月,美國潮流品牌Stussy對SHEIN發起訴訟,稱SHEIN未經許可銷售帶有其商標的襯衫和鞋子等。

近幾年來,SHEIN遭海外大中小品牌指控侵權已屢見不鮮,甚至有網友調侃,SHEIN是一邊賺錢,一邊打官司。

據《華爾街日報》2022年7月報道,SHEIN和其總部位於中國香港的母公司Zoetop Business Co.過去三年內在美國至少在50起商標或版權侵權訴訟中被列為被告。

在訴訟的壓力與抄襲的負面討論下,SHEIN也不得不在創新和版權上投入更多心思。

除了產品陷入侵權風波外,極致低價也讓SHEIN陷入產品質量爭議之中。

在電商點評服務網站Trustpilot上,海外消費者對SHEIN的評價兩極分化十分嚴重,差評主要集中在質量問題上。

不過,即便是消費者對便宜的快時尚產品有更高的容忍度,但圍繞快時尚的資源浪費問題也是擺在SHEIN面前的一大挑戰。

事實上,近年來,快時尚行業受到愈發嚴峻的國際輿論與監管壓力。

2022年9月,世界地球日的官網earthday.org喊出了“快時尚,過時了”(fast fashion is out of fashion)的口號,獲得廣泛響應。這一口號甚至出現在歐盟的文件裏。同時,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還敲打了一些快時尚品牌,要求它們不能用模糊的可持續説辭給自己做廣告。

其次在用户層面,數據安全問題同樣也讓SHEIN面臨不小的壓力。

2022年10月,據BBC報道,SHEIN母公司Zoetop被美國紐約州罰款190萬美元,罰款的原因是Zoetop未能保護好客户的數據,導致客户的數據被泄露,並試圖淡化數據泄露的影響。

據瞭解,2018年Zoetop遭到黑客攻擊,導致3900萬個Shein的登錄詳細信息被盜。

根據協議,除了向紐約支付190萬美元的罰款和費用外,Zoetop必須維護一個全面的信息安全計劃,其中包括客户密碼的強大散列、可疑活動的網絡監控、網絡漏洞掃描以及需要及時調查、及時通知消費者和提示密碼重置的事件響應策略。

總的來説,侵權、質量問題、數據泄露等種種壓力,讓SHEIN遠不能高枕無憂,擺在面前的焦慮與隱憂也讓企業面臨着長期的挑戰。

小結

SHEIN的發展離不開一個關鍵詞——“快”。

因為夠“快”,SHEIN也重新定義了快時尚。不過低價模式與快速生產之間,SHEIN還有諸多問題待解決。或許SHEIN要做的,除了遵循“快”時尚法則外,在品牌與口碑方面也需要“慢”下來。

紅星新聞記者 劉謐

編輯 餘冬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07 字。

轉載請註明: SHEIN被傳秘密赴美上市背後:這家神秘的中國品牌為何風靡歐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