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去年大賺1456億元 佔全行業92% “融資安排者”等五大職能倒逼券業大發展

  記者 李文 周尚伃

  2020年,證券業用優異業績展現了行業發展的韌性。

  除了中信證券之外,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等4家券商淨利潤也加入“百億元俱樂部”,而中信證券則成為國內首家資產規模破萬億元的券商;業務方面,行業轉型升級初見成效,輕重資本業務均衡發展。經紀、投資業務“雙驅動”,助推業績大幅增長,投資銀行業務淨收入創下近十年新高。

  2020年,金融服務線上化需求加大,證券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發展快速推進,上市券商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投入加碼至百億元。

  當前,“科技、人才、資本”已成為證券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由於資金類業務的發展對證券公司資本金提出了較高要求,證券行業已步入增資擴容的“新週期”。2020年有多家券商拋出了大額融資方案,融資總額超過千億元。與此同時,2020年證券行業淨資產收益率ROE為6.82%,連續兩年上漲,較2018年數據接近翻番。

  當下,資本市場的發展更需要良好的市場流動性、豐富的金融產品、多樣化的融資方式和具有風險定價能力的專業機構,也需要證券公司發揮“融資安排者”“財富管理者”“交易服務和流動性提供者”“市場重要投資者”和“風險管理者”職能,這也是證券行業全面發展的難得機遇。

  40家上市券商去年掙了1456億元

  中信成首家資產規模過萬億元券商

  上市券商無疑是證券行業的主力軍。2020年,40家上市券商淨利潤佔到全行業的92%,上市券商業績繼續保持亮眼的增長態勢,同時呈現新的特點。

  2020年,40家A股上市券商共實現營業收入5187億元,同比增長27%;實現淨利潤1455.66億元,同比增長34%。在強者恆強的背景下,2020年上市券商的淨利潤總和佔全行業淨利潤總額的比例高達92.42%。同時,上市券商中也呈現“馬太效應”,淨利潤“百億元俱樂部”增員。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這5家券商實現淨利潤均超100億元,合計實現淨利潤577.6億元,佔到上市券商淨利潤總額的40%。而在2019年,淨利潤超過100億元的券商僅有中信證券一家。

  從增速方面來看,與往年大起大落不同的是,2020年上市券商業績走勢較為平穩,5家淨利潤均超100億元的券商,同比增幅均未超40%。其中,營業收入方面,紅塔證券同比增幅最高,為170.37%;其期貨業務表現突出,實現收入28.05億元,同比大增1668.11%。淨利潤方面,光大證券、興業證券的同比增幅最高,分別為310.97%、127.13%。

  在頭部券商的業績增速在逐步放緩的同時,有兩家“中字頭”券商的淨利潤增幅較為亮眼,中信建投去年淨利潤同比增長72.85%,中金公司去年淨利潤同比增長70.04%。

  對於去年剛剛實現A+H兩地同步上市的中金公司業績的高增長,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表示:“中金公司2020年金融資產快速擴張,其中客需型的衍生品業務預計是金融資產擴張的最主要原因。金融資產擴張帶來投資業務2020年實現收入131.3億元,同比增長87%,是中金公司營收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也是中金公司整體業績增速超過同行的最主要原因。”

  從總資產方面來看,截至2020年末,中信證券總資產達1.0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3%,成為國內首家資產規模過萬億元的證券公司。還有兩家券商總資產超7000億元,華泰證券總資產為7167.51億元,國泰君安總資產為7028.99億元。

  對此,陳夢潔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標國際投行,目前國內券商的資產規模仍較小,槓桿率仍較低,目前證券業已開始加快併購步伐,頭部券商的地位有望進一步夯實。”

  經紀、投資業務“雙驅動”

  輕重資本業務均衡發展

  2020年,證券行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484億元,同比增長24.4%,實現淨利潤1575億元,同比增長28%。業績增長的本質原因來自牛市背景下客户投資需求旺盛,經紀業務和金融資產擴張帶來的投資收益提升。

  其中,上市券商各項主營業務的表現在2020年彰顯出十足的韌性。

  經紀業務方面,金融科技助推財富管理轉型提速,各券商之間馬太效應凸顯。粵開證券研究數據顯示,2020年經紀業務收入規模排名前三位的券商與2019年一致,分別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收入分別為141.99億元、101.09億元、89.62億元;同比增速較高的是興業證券、華林證券、中信建投,增速分別為73%、71%、68%。

  投行業務方面,2020年全面註冊制繼續推行,創業板註冊制順利落地,券商投行業務迎來爆發式增長。證券行業2020年實現投行業務淨收入672.11億元,同比大幅增加39.26%,收入規模創下近十年新高。其中,去年上市券商投行業務實現收入合計超過400億元,同比增長42%。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去年投行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的上市券商共有13家;其中,超過50億元的上市券商共有4家,分別是中信證券(64.87億元)、中信建投(58.43億元)、中金公司(56.27億元)、海通證券(55.76億元);投行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前三的為紅塔證券、浙商證券、國金證券,增速分別為264.31%、227.29%、88.67%。

  實際上,創下“十年新高”的不止有投行業務。2020年權益市場熱度提升,帶動融資融券業務火熱。粵開證券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A股融券餘額達到1370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894%,2020年末A股融資融券餘額創下近十年新高。

  資管業務方面的表現也頗有看點。現階段,資產管理行業的轉型攻堅戰已經進入關鍵節點,各子行業的監管框架基本成型,子行業之間基於資源稟賦的差異而形成的錯位競爭格局逐漸形成。2020年證券行業實現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299.6億元,同比增長8.88%。除了主動管理轉型以外,券商資管收入上漲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公募基金業務爆發。目前,公募基金業務已成為券商資管業務轉型的重要發力點之一。

  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行業組負責人陳夢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募賽道有望進一步拓展,成為券商新的業務發力點。從業務結構看,資管新規實施後,通道業務發展受限,機構紛紛提升主動管理能力,結合自身優勢轉型發展。為了加快公募賽道佈局,各家券商正在積極建設包括權益、固收、ETF、FOF等在內的多元化產品,滿足投資者的個性化需求。”

  自營方面,投資收益大增。2020年A股主要指數上漲是券商投資收益提升的重要原因,多數券商加大自營投入。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2020年共有31家上市券商的自營投資收益超10億元,其中,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中金公司、海通證券4家上市券商的自營投資收益均超100億元,分別為178.24億元、138.24億元、122.56億元、107.82億元。以深圳證券公司為例,深圳證券公司的自營業務投資收益是2020年營業收入的第一大來源,佔比34.97%。

  科技正在重塑券商服務生態

  業務創新時代開啓

  當前,科技正在重塑傳統金融服務生態,證券公司運用金融科技推動業務創新的時代已經開啓,上市券商在年報中也重點着墨這部分內容。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共有33家上市券商披露2020年信息技術投入情況,合計投入高達139.68億元,其中32家投入均超1億元。

  具體來看,頭部券商由於資本實力雄厚,投入相對較大。華泰證券、國泰君安的信息技術投入均超10億元,分別為17.65億元、12.27億元。還有9家券商的信息技術投入均超過5億元,分別是:招商證券(9.94億元)、廣發證券(8.9億元)、海通證券(8.75億元)、中信建投(7.78億元)、國信證券(7.53億元)、中泰證券(7.11億元)、申萬宏源(5.96億元)、東方證券(5.36億元)、興業證券(5.03億元)。

  對於去年券商信息技術投入的增加,粵開證券首席海外市場分析師、非銀金融負責人李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證券行業逐步向智能化數字化發展,財富管理和公募基金投顧等新興業務均對券商信息系統提出更高要求,證券公司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不斷增加,利用數字化渠道構築平台化、體系化的財富管理服務新模式,同時藉助大數據分析挖掘客户需求和匹配業務機會,豐富的數字化實踐有利於財富管理行業實現降本增效、客户羣延展、升級客户體驗和控制風險等效果。國際領先金融機構的發展也表明,充分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推動業務轉型是證券公司業務發展最為重要的戰略選擇之一。”

  在2020年,金融服務線上化需求增多,證券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發展快速推進。

  對此,李興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0年券商部分線下業務無法開展,部分證券公司支持線下展業轉向線上,保障App、PC客户端、非現場開户、投顧服務平台、CRM和展業App等各外圍平台平穩運行,加強線上產品培訓,開展投顧直播等線上服務。券商線下展業轉向線上在提升客户體驗同時,也提升了對自身信息系統技術要求,這也是部分券商加大信息技術投入的原因。”

  在真金白銀的投入後,券商也收穫了“產出”。從金融科技賦能券商業務轉型成效來看,據《證券日報》記者瞭解,經紀業務方面,截至2020年12月底,華泰證券App“漲樂財富通”月活數已突破911萬。投行業務方面,廣發證券去年全新升級的新一代投行業務管理系統,實現了投行全業務品種、全生命週期的線上化管理和關鍵點數字化管控。海通證券建成了公司首個區塊鏈金融平台,已應用超過十多個業務場景,累計上鍊量超過100萬筆,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應用場景超過240個。

  但是,當前券商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發展中,信息化系統建設仍佔主流。對此,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博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券商在金融科技方面,主要是提升信息技術水平和在部分領域的加強,比如投顧、大數據、雲計算、存證等方面。在交易和產品設計方面,證券行業的科技創新相比銀行、保險要受到更多監管制約,數字資產品類很少,也缺乏交易和風控基礎設施的支持,比如區塊鏈在ABS上的應用,都還需要一段時間。”

  券商“重金”佈局子公司

  4家子公司淨利潤超10億元

  在券商的業績報表裏,總能看到“搶風頭”的子公司,有的券商子公司一年的淨利潤已經超過一些上市券商,這也成為2020年券商業績的一大看點。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共有42家券商全資子公司2020年的淨利潤均超1億元,其中有17家均超5億元。華泰紫金投資(私募股權投資)、中信證券投資(另類投資)、海通開元投資(私募股權投資)、華泰資管(資管)這4家券商子公司2020年實現的淨利潤均超過10億元,分別為23.5億元、17.59億元、15.12億元、12.26億元,前三家券商子公司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5.19%、35.16%、104.07%,而華泰資管淨利潤同比下降6.27%。

  用一組數字來看看上述4家淨利潤超過10億元的券商全資子公司到底有多強:2020年淨利潤超過10億元的共有30家券商,也就是説,還有10家上市券商2020年的淨利潤“追不上”這些券商子公司。

  但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券商子公司之間業績差異較大,有些子公司業績優異,也有些子公司呈現虧損狀態。

  一方面,券商積極佈局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業務。舉例來看,2020年,華泰紫金投資實現的淨利潤已超過26家上市券商;海通開元投資去年淨利潤同比增長超100%,海通開元投資實現的淨利潤已超過18家上市券商。

  另一方面,券商子公司員工少利潤高,中信證券全資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從眾多券商子公司中脱穎而出,成為2020年中信證券最賺錢的子公司,實現淨利潤17.59億元,同比增長35.16%。而中信證券投資公司的員工僅為29人。2020年,中信證券投資新增投資項目70餘單(含科創板跟投),投資金額近40億元。

  券商的資本規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在行業中的綜合競爭力。隨着券商子公司業績貢獻比重的不斷攀升,去年以來,多家券商在補充子公司淨資本方面毫不吝嗇。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至今,為滿足業務發展需求,就有招商證券向招商證券投資、海通證券向海通創新、紅塔證券向紅正均方、華安證券向華富瑞興、東方證券向東證創投、方正證券向方正證券投資、山西證券向山證創新、中泰證券向中泰創投、國海證券向國海創新資本進行或計劃增資。

  合資券商獲批速度明顯加快

  國內券商進一步發展國際業務

  全面開放也是2020年證券業的“關鍵詞”之一。資本市場全面開放,在為證券公司帶來豐富業務資源的同時,也將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並將推動國內證券公司進一步發展國際業務。

  在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外資機構准入大幅放寬的背景下,合資券商的獲批速度也在明顯加快。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外資控股券商數量為8家,分別是瑞銀證券、高盛高華證券、瑞信方正證券、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星展證券、大和證券。同時,今年4月27日,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證監會接收法國巴黎銀行的證券公司設立審批材料。

  從券商國際業務的表現來看,以銀河證券為例,其2020年跨境收益互換合約規模增長49倍,報告期末增長至27.85億港元。報告期內,銀河國際控股實現營業收入(合併口徑)16.18億元人民幣,淨利潤1.98億元人民幣,分別較2019年增長50.24%和426.29%。隨着公司金融服務競爭力逐漸提高,海外業務規模將持續壯大。以中金公司國際業務為例,公司完成多宗大規模併購交易,股票業務加強境外產品業務建設,如QFII投資者融資融券業務等,併成功融通出借全市場第一單兩融業務。據悉,公司將繼續受益於全球化佈局網絡,繼續深化在新加坡、紐約、倫敦當地的交易平台建設。

  李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長期來看,部分外資券商在全球大類資產配置和衍生品業務等方面具備一定優勢,有利於提升行業整體服務水平,引入國際競爭,倒逼國內證券公司創新發展。在證券行業全面對外開放、開展公平競爭的同時,監管層有望進一步放寬國內券商的業務創新空間。前幾年的去槓桿、嚴監管,提高了證券業的規範化運營程度,也為創新政策進一步放開打下了堅實基礎,預計未來幾年券商財富管理和投行業務將迎來加速發展,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

  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證券業進一步探索轉型定位,以尋求長遠的競爭優勢。同業兼併、混業融合的行業生態已初步顯現。建設強大的資本市場,也給證券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打造航母級券商以及更多行業“領頭羊”,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155 字。

轉載請註明: 上市券商去年大賺1456億元 佔全行業92% “融資安排者”等五大職能倒逼券業大發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