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財經社 楊俏
編輯|陸佳
5年時間內三度衝擊上市,但都無果而終。如今,被寄予厚望的山西醋企代表紫林醋業第4次遞交招股書,如能成功上市,它將成為“醋業大省”首家上市醋企。
坐落在山西省清徐縣的紫林醋業,從產量規模上來看,位居食醋行業的“老二”,也是國內四大名醋之一“山西老陳醋”的代表企業。提到山西,除了煤礦之外,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老陳醋”。我國的醋業市場中,也很早就形成了“山西老陳醋”、“鎮江香醋”、“福建永春紅醋”和“四川保寧醋”的四大名醋。在山西,包括紫林、水塔、東湖等食醋品牌,也早已為人熟知。
2001年,鎮江香醋代表企業江蘇恆順醋業登陸A股。但是迄今為止,“醋業大省”山西卻並沒有走出一家成功上市的醋企。有業內人士表示,這與醋業市場較為分散、頭部品牌的市佔率不高不無關係。
紫林醋業“捲土重來”衝刺A股,但是拉長時間看,在上市長跑的這段時間裏,它與業內“老大”江蘇恆順醋業的差距也在拉大。加上如今醬油界大佬海天味業、千禾味業等企業也參與到醋業競爭中來,這些都讓包括紫林醋業在內的山西醋企們感到壓力重重。
5年3次IPO無果,紫林醋業的坎坷上市路
算上此次遞交招股書的次數,紫林醋業已經是近5年來第四次遞交招股書了。
2016年6月和2017年12月,紫林醋業兩次遞交招股書,但在2018年4月份上會前夕,它突然撤銷了上市材料。
彼時,證監會就其招股書中存在的規範性問題、信息披露問題與財務會計資料等相關問題給出了反饋意見。據瞭解,紫林醋業發佈的兩份招股書當中存在着數據不一致的情況。
據紫林醋業在2016年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14-2015年兩年間,其經銷商銷售收入佔比為97.48%與97.01%,而在2017年的招股書當中,這一數據變成了97.23%與96.71%。
同時,兩份招股書中,披露的原材料、包裝材料、製造費用等營業成本佔比數據均不相同。例如,2016年招股書中披露的2015年原材料成本佔比34.04%,但到了2017年的招股書當中,該數據就變成了31.25%。
2020年7月,紫林醋業再次遞交了招股書,但後續並未有明顯進展。直到2021年9月,證監會再次要求公司和保薦機構就規範性、信息披露等問題作出核實。
紫林醋業前身是山西省清徐金元老陳醋有限公司,由羅建純夫婦二人出資成立,後更名為紫林食品。2012年,紫林食品整體變更為紫林醋業有限公司,因業務發展需要,同時引入股東晉中匯鑫、上海北元、上海道富、北京富匯4家外部投資機構,併成立了員工持股平台太原新金元。2015年,紫林醋業又引進了九鼎系股東、煙台昭宣、嘉興昭宣三家企業,九鼎系合計持股為13.71%。
據招股書顯示,羅建純、劉志紅夫婦合計直接持有公司71.16%的股份,是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羅建純現任董事長、總經理。
根據提交的數據顯示,紫林醋業的營業收入從2018年的5.06億元上漲至2020年的6.20億元;同期內淨利潤從7905萬元上漲至1.03億元。2021年上半年營收為2.97億元,淨利潤為3795萬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有超過90%以上的營收都是食醋系列產品帶來的。儘管紫林醋業拓展了其他品類,包括醋飲料、料酒、醬油等調味品,卻依舊無法改變紫林依靠大單品來支撐主要營收的局面。
招股書也顯示,紫林醋業的業務帶有極強的地域性,有80%以上的產品流入到了華中、華北和華東地區,包括其旗下900家全國範圍內的經銷商,也是以區域為定位進行管理和市場拓展的,經銷商數量在山西、河北、山東、河南等省份出現“扎堆”現象。
紫林醋業的營收主要依賴傳統經銷商渠道。根據招股書,從2017年至2019年,紫林醋業的經銷商銷售金額佔到了總營收的95%以上,其經銷商數量也從2018年的799家增加至2020年末的947家。但在2021年上半年,公司僅有1家新增經銷商,卻同時減少了上百家經銷商。
在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紫林醋業是一個很明顯的區域型品牌,公司相對缺乏相關的體系、團隊及客户去支撐它的全國化,因此未來全國化運營將成為其較大的挑戰。
醋企競爭激烈,醬油巨頭們還來攪局
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統計,2018-2020年紫林醋業的食醋產量規模居於行業第二名,僅次於江蘇恆順醋業。
但是,儘管紫林醋業是山西醋業的龍頭代表,其市佔率卻並不高。根據恆順醋業的報告,其在2020年的食醋收入為13.42億元。市佔率為10%左右。基於此,根據紫林醋業2020年的銷售收入計算,其去年的市佔率僅有4.3%。
位於兩大省的這兩家醋企,雖然分屬“四大名醋”中的不同種類,但它們之間卻競爭激烈。當年恆順醋業還主動進軍山西,但由於食醋產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地域屬性,其旗下的山西恆順老陳醋發展並不順利,淨利潤逐年下滑,從2019年的79.89萬元下滑至2020年的55.41萬元,到了2021年上半年,其淨利潤僅為6.63萬元。
此外,雙方還曾因商標問題產生過糾紛。2021年5月,恆順醋業提起訴訟,要求紫林醋業停止生產銷售涉嫌侵害其“金優”商標專用權的產品,並請求法院判處其賠償150萬元的費用損失。到了2021年8月,雙方達成和解,紫林醋業一次性賠償了恆順醋業60萬元。
在與恆順醋業對峙之時,紫林醋業的產銷量卻常年位居恆順醋業之下。而恆順在食醋產品方面的營收也遠高於紫林醋業,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紫林醋業主業食醋的營收額僅為恆順醋業的四分之一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兩家醋企大戰之時,越來越多的調味品企業也開始邁入醋業市場,給未來的行業市場格局,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其中,有“醬茅”之稱的醬油界“老大”海天味業也開始拓寬品類,進軍食醋市場。2017年,海天味業以4027萬元“強勢”收購了鎮江丹和醋業有限公司70%的股權,完成收購後海天味業新增食醋的產能達到2萬噸。2021年8月,海天味業再度加碼醋業,宣佈子公司海天醋業集團有限公司擬投資3.5億元設立海天醋業(浙江)有限公司、浙江海天醋酒營銷有限公司。如今,海天味業已經打破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名醋企業格局,其產量規模甚至已超過了四川保寧醋業,位居行業前三。
同時,位於醬油界行業“老三”的千禾味業也開始入局醋業。2019年,千禾味業投資5.39億元建設“年產25萬噸釀造醬油以及食醋生產線擴建項目”。並且,千禾味業還耗費了1.5億元現金收購鎮江恆康醬醋有限公司100%股權,加碼佈局姜醋產能。
2018年,另一家調味品企業李錦記也發佈了第一波包括米醋、陳醋、香醋等食醋產品,並且均打出“零添加”概念,以獲取高端消費羣體的注意。
山西為何沒有走出上市醋企?
山西作為“醋業大省”,據中國調味品協會統計,在全國食醋市場中,山西的紫林醋業、水塔醋業佔據了排名前五企業中的兩個席位。
關於醋業大省至今沒有上市醋企,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對AI財經社表示,除了上市監管比較嚴格之外,醋企上市未成功與其整體缺少規範化經營和管理有關;但從未來的發展和整個行業的競爭力而言,上市可以增加企業的整體綜合實力,建立穩定的護城河。
相關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國內食醋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區域性、作坊式企業眾多。數據顯示,全國大小可生產食醋的企業達6000餘家,其中專業生產食醋的有一半以上,生產食醋的企業中,品牌企業產量僅佔30%,作坊式小企業則佔了70%。
同時他還認為,這也與中國調料行業市場較為分散有直接的關係。尤其是食醋行業區域化比較嚴重,主要集中在華東、山西、廣東等主產區,整個食醋行業都面臨着區域受限、未能規模化的難題。
“四大名醋”涉及的企業也因主銷市場的區別,而各自固守一方;食醋行業的品牌集中度也較低。目前在A股也僅有恆順醋業一家上市醋企。
山西省也在積極推動醋業企業的上市。早在2015年,山西省就開始發力打造“全國乃至全世界醋業第一品牌”上市企業,為了促進醋產業發展,2016年,太原發布了《關於促進醋產業發展的意見》,推動水塔、紫林、東湖、寧化府四大醋企上市,融資規模達預計為30億元。
期間,太原市也支持水塔、紫林醋業申報上市,同時幫助東湖、寧化府在2018年前完成新三板掛牌工作。同時太原也給出了“激勵”措施,對於成功在主板上市的企業將獎勵1000萬元,在中小板、創業板上市的企業獎勵500萬元,在新三板掛牌成功的企業獎勵165萬元。
在政策激勵下,2015年12月水塔醋業便啓動了上市輔導備案,擬A股IPO。到了2020年11月,水塔醋業突然更換輔導券商,重新在山西證監局進行備案登記。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接受AI財經社時表示,山西醋業努力衝刺IPO在當地是大事,可以迅速把企業做大做強。
現在,擺在紫林醋業面前的問題是,它能否把握住上市機會,為醋業大省“正名”?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