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交所上市的審核程序是怎樣的?
公司上市就像是鬼,大家都聽過,但是真正見過的人並不多。我們A股已經發展了30多年,目前也只有5000多家公司見證了上市的全流程。按照一家公司有10名高管參與上市過程,一共也就50000人比較瞭解而已,這些人都堪稱萬里挑一。
今天我就分享一下深交所上市審核的程序,可能我們現在用不到,至少先了解一下,説不定明年就用的上了。
第一、保薦人申報。上市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程,公司僅靠自身的工作人員根本無法來做好上市所需的準備。公司在上市提交IPO申請的時候,需要保薦人來做保薦工作。保薦人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只有那些具有保薦資格的證券公司才可以。比如: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光大證券等。
第二、受理。保薦人申報之後,深交所會在5天之內給出受理的反饋。受理的主要意思就是已經收到公司的申請資料。
第三、首輪問詢。深交所在收到IPO申請之後,會在20個交易日內給出首輪審核問詢。需要注意的是,在首輪審核問詢發出之前,發行人以及相關合作機構不能與審核人員接觸,否則會干擾審核人員的客觀性。
第四、發行人反饋。發行人在拿到深交所的審核結果之後,如果有疑問,可以通過上市審核系統進行溝通。當然如果感覺系統溝通不理想,可以通過專門的預約通道與審核人員當面溝通。發行人需要在3個月內進行問詢的反饋。
發行人可能很難回答這些問題,但是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等經驗豐富,可以針對問詢的問題逐一回復。基本要求就是真實、準確、完整。發行人的反饋就是上市申請文件的一部分。
第五、二次問詢(非必須)。深交所在收到反饋之後還可以再次發起問詢。比如説:審核人員發現了新的問題,那麼就需要發行人進行新的反饋。還有一些發行人的反饋是答非所問,沒有針對審核人員的問詢做出針對性的回答,那麼就需要進行二次反饋,把關鍵的問題解釋清楚。
可能有人會説:“深交所的審核人員又不是全能,怎麼確保自己的問詢比較乾脆直接呢?”
深交所的審核人員背後有一個行業專家團隊,遇到不太確定的問題時,可以諮詢相關行業的頂級專家。因此,審核人員問詢的問題還是相當專業的,很少會犯低級錯誤的問題。
看到這裏,還有人會有疑問:“萬一我們公司做的是軍事領域或者是國家頂級機密行業,問詢的問題涉及到了國家機密,這個該怎麼辦呢?”
如果我們公司真的涉及到了國家級機密,那麼是可以拒絕回答的。不過如果審核人員認為公司需要反饋的問題並不涉及到相關機密,那麼還是要回答的。
第六、出具審核報告。審核人員可以根據需要約見發行人公司的董高監,調閲相關上市申請的資料。如果發行人無法對問詢做出合理解釋的,可以對發行人、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等進行現場檢查。
審核人員會根據客觀情況出具相關的審核報告,如果發行人反饋並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那麼審核報告可能就會不太好。
第七、上市委審議。審核報告相對來説非常重要,因為上市委會針對審核報告來做審議。如果審核報告直接給出了非常負面的評價,那麼上市委可能也就是走個過場,直接就會否定上市的申請。
只有在一些問題似是而非的時候,上市委的審議會比較重要,因為可過可不過的時候上市委會進行專業討論。
第八、報送審核意見。在上市委審議之後,會給出審核意見,並且報送證監會。
第九、證監會註冊。上市委審議通過之後,需要到證監會註冊。註冊成功之後,就要等着發行上市了。
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互動。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顛覆式創新與新商業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業的世界裏,沒有被淘汰的行業,只有被顛覆出局的企業,現在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顛覆與重構”上。
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闆,如果顛覆與重構能力短缺,註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創新力,哪有想象力;沒有想象力,何來競爭力;要想破局突圍,必須顛覆原有商業模式,重構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