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險資、QFII等機構,掌握着市場上大量的籌碼,因而他們的持倉也是備受投資者關注。隨着上市公司2021年年報陸續披露,社保基金、QFII等長線資金的調倉動向也正浮出水面。
社保基金心水紫金礦業
作為長線資金的代表,社保基金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市場關注。隨着上市公司年報逐步披露,社保基金四季度的持倉也露出了一角。
數據統計顯示,社保基金最新出現在159只個股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合計持股量36.68億股,期末持股市值合計805.03億元。持股變動顯示,不變32只,減持52只,新進38只,增持37只。
持股數量方面,社保基金持股數量在5000萬股以上的共有15只,前二十位重倉股,持股數量都超過了3000萬股。社保基金持股量最多的是紫金礦業,共持有4.01億股,中國廣核、攀鋼釩鈦等緊隨其後,持股量分別為1.68億股、1.60億股。
值得注意的是,紫金礦業依舊是社保基金的“心水股”,四季度再度增持了7114.29萬股,增持比例達到了21.55%,當前持股數量已經突破了4億股,以絕對優勢霸佔了榜首。
QFII關注中小盤股
QFII,是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英文簡稱,相較於北上資金,QFII的外資屬性更強。作為海外長線資金的代表,每個財報季,有“聰明錢”之稱的QFII佈局路線圖也備受投資者關注。
數據顯示,在目前已披露年報的個股中,共有224只股票在2021年末獲得QFII重倉。目前持倉市值最高的是生益科技,持倉市值為69.47億元。廣聯達、中國太保、順豐控股、泰格醫藥、衞星化學的持股市值均超20億元。
整體來看,QFII的投資範圍已經不再侷限於部分傳統行業的龍頭公司,而是越來越多向中小盤成長股擴散。2021年四季度QFII加倉方向繼續瞄準業績出色的中小盤股,獲得QFII加倉的165只個股平均市值約為146億元。
近些年來,很多外資都在不斷擴大在中國市場的投研能力,其中很明顯的變化就是外資研究和投資覆蓋的股票數量遠遠高於過去。
機構人士指出,“以往由於投資渠道受限,外資持股集中度非常高,現在投資渠道大大拓寬,這使得外資在中國的佈局覆蓋範圍更廣,可以深入到很多中小盤股票。此外,中國市場的可選標的也在大幅提升,令外資可以尋找到更多符合其投資要求的標的。”
分行業來看,電子行業成為QFII持倉市值最高的行業;QFII持倉市值最高的五個行業分別為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非銀金融、化工,持倉市值分別為103.34億元、94.51億元、73.88億元、60.41億元、53.8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QFII的眼光與社保基金一致,同樣大筆加倉了紫金礦業。
數據顯示,紫金礦業成為四季度QFII持倉數量增加最多的個股,持倉數量增加了1.25億股,持倉市值較上期增加了12.07億元,其背後是全球第四大主權基金阿布扎比投資局的新進重金買入。
無獨有偶,紫金礦業還獲得了知名私募高毅資產的加倉,其中高毅資產首席投資官鄧曉峯管理的三隻產品,合計持股9.4億股,相較去年三季度末增持2080萬股,按照期末參考市值計算,持股市值超過90億元。
3月份以來,紫金礦業還獲得了北上資金大筆買入,淨買入額居首,達到了26.81億元。此外,神火股份、鵬鼎控股、華魯恆升、衞星化學的北上資金累計淨買入額均超過2億元。
據最新披露的年報數據顯示,紫金礦業2021年歸母淨利潤157億元,相較2020年同期的65億元大增141%。
最大QFII久違發聲
在QFII大筆加倉A股的同時,全球規模最大的QFII基金也久違發聲,表示看好中國市場。
瑞銀旗下的中國機遇基金,被稱為全球規模最大的QFII基金(美元),近期,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股票主管施斌久違發聲表示,“中國市場具有吸引力的長期趨勢仍然存在,我們對中國股市有信心,而當前則需要更多的耐心。”
對於看好中國股市的原因,他表示,其中一點是政府加強了穩增長的政策措施。三月初的兩會,政府公佈了2022年的GDP增長目標為5.5%,高於市場預期。“我們認為,這需要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加強貨幣、財政和信貸支持力度,為經濟和市場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施斌認為,政策風險或已過拐點。
“政策是去年股市中很多板塊波動劇烈的主要原因,而今年可能成為扭轉股市的關鍵。最近監管機構對科技和醫療保健公司的調查,主要是去年相關政策的延續和落實。我們認為,政策風險或已過拐點。”
對於未來佈局,施斌表示,基本面、估值至關重要,同時把握政策方向也同樣關鍵。“當前,中國股市估值已到了具有吸引力的水平,我們將繼續關注投資的長期要素:基本面。”
同樣,各大機構也有着相同的看法,華西證券表示,本輪A股“政策底”已基本探明,“市場底”也不太遙遠,“磨底後震盪上行”概率大。
巨豐投顧指出,進入到二季度,市場迎來開門紅,但經濟增長壓力加大以及海外情緒縈繞下,市場仍有反覆,不追高的前提下,耐心等待市場再次回落後再予以新的低吸。市場想要走出當前的困境,雖然有政策底的支撐,但仍需要進一步的政策發力,才能激發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