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行情!兔年怎麼投?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財經

投資,最重要的是靜若處子,動若脱兔。

意思是在自己還不知道該買什麼的時候,要靜觀其變按住雙手不動;自己一旦明確了要買的方向、倉位、止盈、止損等,要動若脱兔毫不遲疑進場持倉。

節前,A股雖然出現連續上漲,上證指數2023年以來更是從3089.26點,上漲到3264.81點,上漲幅度為5.68%,但是,大多數人都是賺了指數,並沒有賺到錢。

普通人投資到底怎麼才能既賺指數又賺錢?該不該買熱門板塊?該不該持倉待漲?該不該及時止損?

為此,大多數人都試過自己去學習、去探索、去進步,但一方面時間、精力並不允許深入地研究學習,另一方面各種枯燥乏味的專業術語、模型圖表也很難研究透徹。

該怎麼辦?

我們要學會變通,不僅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更要依靠周邊的“風力”,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我們可以看一些基金經理的路演、調研、圓桌論壇等 。

因為是視頻、直播的模式,這個時候很多知識點、邏輯點都是總結好的,也往往比較通俗易懂,能夠為我們節省很多時間。

這兩天,投教類直播《基民開年十問》邀請了資深媒體人易立競以及5位基金經理,共同探討基民對“2023年投資的十大問題”。

節目裏,易立競代表廣大基民發言,火力全開,發出靈魂拷問。

“基金虧成這樣,基金公司有責任嗎?年輕人為什麼要從現在開始規劃養老?我到底能不能靠基金養老?2023年到底什麼時候入場合適?2022年我總是一買就虧一賣就漲?”等犀利問題。

投資中講究“道”和“術”的相結合,“道”往往是指方法論、能力圈、投資體系等,“術”往往是指具體的熱門板塊、熱點賽道等,只有“道”和“術”想結合,才能有理想的投資成績。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投資中的“道”。

我們經常説,浮盈不是贏,落袋方為安。來聽聽基金經理們怎麼説。

2022年,市場行情整體區間震盪,稍有不慎,樂觀追高,就是套牢,悲觀殺跌,就是割肉。

對此,易立競直接替網友發問,2023年到底什麼時候入場合適?2022年我總是一買就虧,一賣就漲?這是為什麼呢?

銀華基金經理王浩在節目中講到,“一賣就漲,一買就跌”這個事是一種心理的暗示,有一部分是因為大家本能都會喜歡追漲殺跌,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投資者都覺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富國基金經理張子炎也拋出了自己的看法,“一買就虧、一賣就漲” 可以分解為3個原因:

1.市場的原因,a股市場上有一句話叫“牛短熊長”,市場的瘋漲可能就發生在這20%的時間,那剩下的這80%的時間就是非常平淡的一個震盪。

2.得去仔細審視一下這隻基金產品的特徵、基金經理的投資的風格,跟我們自己的投資需求是不是匹配。

3.可能市場也是比較不錯的,可能基金經理長期收益也都很好,但是我們自己的操作方式可能不太好,我們要找到比較科學、理性的投資姿勢。

簡單説, “一買就虧,一賣就漲”是因為我們的投資和市場的風格、基金經理的風格、自己的性格不太匹配造成的。比如大盤下跌,我們去進行買賣;比如基金經理是成長的風格,我們自己是穩健的風格;比如我們買了一隻不錯的股票或基金,但是我們倉位太重了,甚至加了槓桿等。

找到追漲殺跌這類問題的背後原因了,下一步該怎麼解決呢?

可以參考銀華基金經理王浩的兩點經驗:

1.選擇長期業績優秀、經歷過幾輪市場行情波動、見過這個大市面的基金經理來構建自己的組合。

2.就是要定投,定投才能避免讓你成為這個市場圍剿的這個主角。

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金融圈的大咖們不僅清晰明瞭地給基民解釋了“一買就虧,一賣就漲”的背後原因,還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懂了買和賣的道理,還要懂投資的倉位、週期等道理,才能最終構建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體系。

針對上述“倉位”、“週期”問題,易立競又非常巧妙地替網友分別問出了“我工資不多還應該投入基金嗎?投入多少合適?”、“年輕人為什麼要從現在開始規劃養老?我到底能不能靠基金養老?”

工資不多,也應該理財,國泰美女基金經理梁杏解釋道,這是因為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所以我們需要靠這個股市來進行財富的打理。拉長時間來看,整個股市它其實還是可以幫助大家去實現“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樣的目標的。

另外,梁杏提出了自己關於投資基金、股票的獨特觀點:房地產的大週期可能已經告一段落了,未來房價持續大漲的動力應該説是有限的,還是要通過基金的方式進入到股市的方式去進行投資理財。

具體到倉位而言,梁杏建議大家日常每個月把自己的這個收入裏的一小部分,把可支配收入的10%50%到權益資產上。具體的比例當然根據自己的這個風險偏好和年齡去進行這個設定。

拋開週期談投資都是耍流氓,每個年齡段的人羣因為風險意識不同,資金體量不同,持股週期必然不同。

年輕人養老投資是一個20年的長週期,銀華基金王浩語重心長地説道,作為曾經年輕過的中年人還是更願意給大家強調一下,年輕人應該把自己的這個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事業上,趁着年輕的時候,多去見一些這個新奇的事件。在沒有看到事業的天花板,儘量把自己的精力多放在星辰大海。養老要趁早,但不要焦慮!

意思是,年輕人的養老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要有耐心,急不得,也急不來,同時,投資自己的事業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投資。

招商基金經理張林對年輕人投資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拿自己舉例説,我個人投資的話可能在以前會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還有對投資對市場的一個判斷大概就是拿工資的10%左右去做一些資產配置。

總結一下關於投資的“道”,投資的買賣和市場的行情、基金經理的風格、自己的性格都有關係。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年輕人風險承受能力更高一些,可以適當積極樂觀一些,倉位可以重一些,週期可以長一些,通過定投的方式來熨平風險的波動。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投資中的“術”。

我們往往講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意思是即使我們有了好的買賣心態,好的資金管理,但是沒有選對好的板塊,收益也難以超越預期。

熱門板塊、熱點賽道這些投資中的“術”往往決定着我們收益中的超額部分。然而,大部分人在板塊大跌時不敢買,等行情火爆起來時才蹦高高衝進場,結果往往是站在高高的骨堆旁邊,聽主力講那過去的事情。

如何挖掘熱門板塊、明確投資方向,也是投資者的一門必修課。

易立競是怎麼問的呢?“2023年市場的熱門板塊有哪些?半導體板塊是否還有機會?”那一刻,她彷彿發着光。

招商基金張林,作為半導體賽道型基金經理,他首先進行了分享,並着重從投資的“術”,微觀角度表達了2023年兩個看好的方向:

第一個是,擴大內需方向,比如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住房改善性需求等產業;

第二個是,現代產業方向,比如消費鏈(食品飲料、醫美等)和 產業鏈(消費建材、家居家電等)。

邏輯在於,這些產業都處於一個環比改善的一個過程。

細分到半導體方向,他繼續講到,半導體從現在往後分為兩個大的方向。

第一就是它的景氣改善,2021年年終開始,整個半導體的景氣其實都一直往下走,主要是需求不行,隨着全球的經濟逐步往下,庫存也在不斷的累積,所以消費電子在過去一段時間走的比較弱。預計半導體這個行業在2023年二季度稍微晚點的時候,整個行業的景氣會重新改善。

第二個就是國產替代,在重要的零部件和核心技術加大攻關,確保我們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確保我們經濟的一個良性循環。

這就是説,半導體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原有產業鏈的需求改善帶來的復甦機會,另一個是國產替代的新興需求帶來的增量機會。

財通資管基金經理易小金,主攻醫藥賽道,他的觀點是2023年醫藥板塊的投資機會應該比2022年更加精彩紛呈。這個觀點,對於深套在醫藥板塊的投資者來説,就像是冬天裏的一縷陽光。

具體邏輯是,醫藥板塊的整個的估值水平TTM估值大概是25倍,在過去這十年來看的話,它是一箇中位數以下。其次就是過去,困擾醫藥行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講的政策環境的這個不確定性,其實從2022年的這個下半年開始,醫療板塊有很多這個積極的變化,我們看到了新的政策優化,也越來越科學。

換句話説,醫藥板塊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集採”慢慢有了鬆動的跡象,行業可能迎來困境反轉。

概括一下對2023年看好的方向及邏輯:

1.大消費類賽道都會受益於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比如食品飲料、醫藥、消費建材等;

2.政策相關類賽道會受益於政策的持續出台、落地,比如新能源汽車、半導體、改善性房產等。

簡單説就是,我們2023年要着重在大消費及政府扶持的領域裏,以自己最舒服的狀態去“動若脱兔”。

最後,要提醒大家,投資永遠有風險,打理財富從來不是輕鬆的事,好心態、好賽道、理好財,才能兔年財源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