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投資,他們“卧底”過多少行業?
投資從來不是一件容易事。
嚴謹客觀分析、不帶個人情緒判斷、辨別信息真偽的能力,冷靜的頭腦、嚴密的邏輯……當越來越多人希望通過投資獲得高收益,也意味着投資難度不斷升級。
正如雪球創始人方三文在《世風日上》中所説:“認知能力不足以解決問題是人們共同的困境,但不要否定每個人相對解決問題的努力”。幸好,還有這樣一羣投資者,不吝分享着自己的認知。不一樣的故事正在發生。
那是一面由數個立櫃組成的白酒牆,多種白酒擺放其中,在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搭配不同品類白酒的,還有各大品牌周邊衍生品:絲巾、香水、文化衫……
2021年11月26日, #股民為研究白酒股買一牆白酒#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故事的主人公叫做@蝸牛和葡萄樹,這是他在投資交流與交易平台雪球上的ID 。甚至有網友開玩笑地把他稱為“白酒投資界的天花板”。
為了探究不同白酒工藝的優劣,他在知網下載了所有帶有“馥郁香(一種白酒工藝)”“酒鬼酒”“湘泉酒”關鍵詞的論文,細細研讀。
為了體驗不同白酒的口感,以及受歡迎程度,酒量本不太行的他,喝下幾百斤白酒,並將自己培養成白酒品鑑大師。
這些經歷被他分享出來,收穫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在雪球上討論白酒股的投資邏輯和對不同白酒品牌的看法;在線下,他帶着小夥伴們參加酒商展會,奔波各地實地調研。
為了給小夥伴多講一些、多待一會,他曾醉倒在不同酒廠的招待所裏。“聽大家的豪言壯語、歡聲笑語,我很開心。”
@蝸牛和葡萄樹 的故事,被廣泛關注,還延伸出另一個熱議話題:當代人為了投資能有多努力?
海歸投行分析師@虎吃海喝_大消費,擼起袖子、辦好健康證、戴好手套,衝進某餐飲行業後廚,“卧底”成為洗碗工,只為深入瞭解企業,作出是否該購買該企業股票的決策。
公立醫院眼科醫生@woodenfox,為購買某醫療行業股票,跑遍各地參加該公司活動,並多次前往該企業旗下醫院,暗訪調研。
……
投資者花樣百出的調研方式,讓網友領略了投資的魅力。沿着這一話題,我們最近找到幾位投資者聊了聊,希望在故事的背後,瞭解聰明的投資方式,究竟是什麼樣?
“概念炒作並無對錯之分,但是不太適合普通投資者;普通投資者最好的投資策略是在對行業和企業有深入瞭解的情況下,選擇優秀公司並長期持有。”
雪球球友@一凡帝諾維奇 曾分享過這樣的觀點,讓很多人受益匪淺。但殊不知,藏在這句話背後,是一個畜牧從業者,積累數十年得出的結論。
@一凡帝諾維奇 的投資故事,可以追溯到童年。
上世紀九十年代,他的父母在姥爺的帶動下開始炒股,家裏堆滿了投資類相關書籍。打開電視,別人的童年是動畫片和玩具,他的童年是電視上滾動播出的股價行情,以及父母通過電話委託交易的聲音。
進入大學,炒股成為他的愛好。每學期他都會向父母預支一整個學期的生活費用來炒股。懵懵懂懂過去四年,收益除了滋養他的個人愛好,也讓他攢下兩三萬元的積蓄。
那時,他對股票的認知是:股票就是炒作的,跟隨炒作才能賺錢。但隨着市場變化發展,這一認知,讓他跌了跟頭。
2017年,《戰狼2》等電影作品收穫高票房,影視行業爆發,@一凡帝諾維奇 幾乎全倉買入,行情卻逐漸走低,持續了將近一年的陰跌,虧損嚴重。
彼時@一凡帝諾維奇 的房子剛好交付,遲遲沒有資金裝修。瞞着家人和父母,他苦苦支撐,終於等到行情迴轉,他計算可以還完欠款時,清倉了所有股票。
“那一天我記得很清楚,2018年7月9日。”
百感交集後,他不斷思考,查閲資料,在複雜的情緒和自責背後,冷靜分析出一套邏輯:選擇優秀的企業並長期持有,前提是一定要對行業和企業有着深入且全面的瞭解。
畜牧專業畢業,並在一線養殖場工作過的他,決定將目光轉移到自己熟悉的領域。
2018年,買入養豬行業股票後,非洲豬瘟在中國蔓延,行業普遍被看衰,@一凡帝諾維奇 虧損大半。與此前的焦慮不同的是,這一次知識和經驗成為了他的基石。
“由於我在非瘟防控一線,對疫情的嚴重程度和規模企業的優勢有清楚的瞭解,因此我深信未來豬價會大幅上漲,企業會有非常好的盈利水平。”
隨後,事情開始像他預料的那樣前行。在2018年達到最低點後,某生豬養殖企業出現了接近十倍的漲幅。
“如果沒有對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和對公司未來的信心,恐怕也很少有人能夠完整的經歷期間多次回撤。”@一凡帝諾維奇 説。
經驗和專業的累積,成就了一段投資佳話。這背後,無不代表着長時間的學習,不斷的努力。
他還記得,自己高中畢業時,收到的第一份成人禮,是父親給他的股票交易賬户,和一萬元啓動資金。
那時他興奮地每天上網瀏覽財經新聞,分析行業趨勢。“當時剛好趕上07年大牛市,我瞎買也賺了不少錢。”
但趨勢總會過去,投資不是投機,男孩總要成長為男人。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雪球球友@雨楓 就要到商超裏,自己關注的那幾個消費行業的直營店逛一逛。有時是看新產品,有時和店員聊銷售情況。
作為互聯網從業者,這是@雨楓 獨特的調研方式。“如果只看數據、財報、招股書,腦子裏對企業的印象會比較抽象,一定要現場看看,才能更具象瞭解企業。”
過去的幾年,@雨楓 對新能源汽車頗感興趣,這是他完全不瞭解的一個新事物。為此,他沒少跑線下店試駕、跟銷售聊產品。
市面上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的線下門店,他都曾到訪調研。北京、上海、深圳、青島……“不同城市的門店調研,還能感受到企業對銷售的培訓如何。”
每次去門店調研前,他總會為自己的設定一個身份,比如新能源小白、單純路過的路人等,“還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不是説站在調查員的角度去。”
尷尬的事情也會發生。泡泡瑪特上市時,他對這家以銷售盲盒為主要業務的公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線上的數字和媒體的報道,總讓他以為產品的主要銷售對象是兒童。
於是一週的時間內,他在上海逛遍了十多家泡泡瑪特線下商店。站在擁擠的女孩中間,@雨楓 一直盯着周圍的顧客,一邊又仔細端詳產品研究。
不平常的行為引起了店員的關注。“當時一個店員就一直貼身跟着我,視線一直沒離開,她應該是把我當小偷了。”
“倉皇而逃”之後,收穫頗豐。他搞懂了產品主流的消費人羣、最受喜歡的IP、購買者的心態,以及老顧客佔比很高。
這種認知,是@雨楓 認為看再多媒體報道也無法感受到的。
此前還有一次,為了研究一家在美股上市的直播企業,對方號稱自己的用户已經覆蓋五十多個國家,結果他真的切換了50多個國家的地區設置,看了五十多個國家不同人羣的直播。
“最小的好像有一個非洲什麼國家,我都沒聽過,但點進去真的有人在直播,也聽不懂説啥。”
在@雨楓 看來,線下具象的產品調研,必須和線上的調研相結合,才能更多維度的認識一家企業。實地探訪可以作為報表和媒體報道的印證和補充。
為了結合兩者,@雨楓 沒少花心思。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他曾經用很長時間蒐集各家資料,對比企業發展潛力。甚至自學考入新能源汽車OTZ(新能源汽車中一種優化通信功能的技術)內測組。
“當時一大堆題,還挺難的,但我享受這種追問和尋找答案的過程。”
成為投資者的這些年,@雨楓 的生活也發生了變化。想要獲得收益,就得付出努力,時刻關注新消息。人到中年,他也會有惰性,但最終被投資“逼着”勤奮起來。
雖然年近40歲,但每出一個新的商業模型,或者新的革命性技術,他總會孜孜不倦地鑽研、調研。
“這讓我保持了一個年輕的心態,四十歲的身體,二三十歲的心態。”説到這裏,他笑了起來。
@雨楓 曾提到,自己2005年開通了A股賬户,但一直到長期使用雪球后,才慢慢開始交易。不同人的分享和投資邏輯,他學習了很久。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的每一個判斷也就有了更多底氣。即便近十年過去,自己已成為資深投資者,他的認知仍在不斷修正。在雪球上看到一個感興趣的問題,他往往鑽研數小時。
“不確定的觀點發出來,會有人討論,邏輯是否是正確的。”採訪中,他提到自己曾經與一位球友,兩人相識於微末,常在雪球上彼此分享觀點,交流心得。
如今對方已經成為券商從業者,自己的投資經驗也逐漸豐富,聰明人聚集起來,大家一起進步。
2019年4月,經過大半年的調研,@雨楓 將自己的研究整理出來,超過一萬字的文章發在雪球上,與球友探討不同品牌的發展戰略、產品定位。
超過130萬人,在雪球上看到了這篇文章。數百人在評論區激烈討論。質疑、批評、讚美都有,但@雨楓 認為,這正是交流的價值。
和@雨楓 一樣,在財務報表和冰冷的數字背後,雪球球友@阿甘28882,也更喜歡用實地參與調研,來彌補自己的認知空白。
2021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崛起,為了驗證官方披露的信息和更全面瞭解企業,他前往多家新能源汽車公司附近開順風車。
3天的時間,他接待了8名汽車相關行業乘客。同時又作為乘客,和附近出租車司機攀談,打探企業員工加班、工作情況。
從和從業者的閒聊中,他窺探行業發展近況,感受到汽車行業復甦起來。
@一手大股東_成嘉源,為了調研,參加了諸多上市公司股東大會。這個畢業於北京大學的年輕人,目前已成為一名基金經理。
從2008年入行開始,他便瘋狂參加各種公司股東會,第一時間瞭解公司發展近況,哪怕自己僅持有100股公司股票。
説起來,這也是一段神奇的經歷。
2020年5月,@一手大股東_成嘉源 帶着他的100股某市值超5000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證明,“闖進”股東大會現場。
在確認流程中,儘管公司前台以“沒有登記”為由試圖阻攔,他卻義正言辭駁斥。
進入會場剛坐下,又有工作人員湊過來半嘲諷半疑問地説:“怎麼100股也跑這麼遠過來參加股東會啊。”
雪球球友@Conan的投資筆記,為了調研呷哺呷哺生生吃胖了自己20斤;為調研電影,特意花2元坐公交車參加20公里外的華誼兄弟股東會;為了調研,還曾推掉了和女朋友的約會。
對了,他現在單身。
雪球球友@公子豹 曾深入企業暗訪。跟着員工混入上班的人流,拍下廠房運轉實際情況。儘管最後被安保人員“架”出去,收穫仍巨大。
最離奇的一次,他在和董事長喝茶的間隙,藉機上廁所進入廠房,發現諾大的工廠,只有一台冰冷的機器。並從對面公司門衞處,打探到公司金出貨情況並不理想。
至今,他和超過一百多門衞或工人交流。
投資是件苦差事,當勤奮成為行業最基本的要求,判斷則越加準確。但談起回報,在雪球上,不少人認為它並不和勤奮成為正比。
“勤奮很重要,但不是誇耀的資本,回報並不取決於你花了多少時間,而取決於你真正思考的時間。”公子豹説。
一個人的力量和認知總有偏差,但匯聚成海,不同觀點不斷碰撞,就能產生新的火花,糾正彼此的判斷。
雪球球友@一手大股東_成嘉源 曾在雪球分享《100股散户“硬闖”5000億安防巨頭股東會》的經驗帖,獲得球友極高評價。如今在他的羣組和文章評論區,他經常回復如何參加股東會的疑問,也整理攻略供網友參考。
甚至,他也會親自帶着其他持股散户,參加董事會。
一次深夜,認真熱心的雪球球友@九龍十三姨 為幫助賣房投資球友,瘋狂熬夜整理資料,甚至專門做出了一份PPT,這不僅是一份學習筆記,也是一本“財富秘籍”。
在雪球上,分享和共贏的價值,在聰明的投資者之間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將自己的思考寫下來,也是對自己邏輯的一種梳理,分享便自然而然發生。
對於@一凡帝諾維奇 來説,學習和交流是他對雪球最直觀的感受。“我個人還在學習階段,除了養殖行業,也在學習其他行業,雪球上就有很多各領域都研究很透的人。”
@公子豹 註冊雪球的原因也在於此,“雪球上有很多卧虎藏龍的人,券商研究員、上市公司高管、公募基金經理、私募基金從業者就更多,在上面和專業的、資深的人交流,會收穫很多。”他説。
那些球友自發的、高價值的原創內容和討論,正是組成聰明投資的必要條件。
一羣下苦功夫又聰明的投資者聚在一起,討論投資分享觀點,即便質疑或反對,這種分享都是一件頗有價值的事。這種自發的價值,又吸引了更多投資者而來。
沒有人可以預知行情,但數據、判斷、邏輯足夠正確,彼此補足認知盲區,構成一個完整的世界和閉合的投資邏輯,或許可以更趨近於行情。
“這些年,雪球上的很多觀點,對我決策的影響一直有。它更多的就是慢慢幫你搭建自己對於任一領域的認知一種模式,這是最有價值的。”@雨楓 曾這樣説。
很多球友都提到,自己在雪球上收穫最多的,就是那些不同的聲音。對市場的認知是一塊拼圖,有足夠多不同見解,才能將拼圖拼得越精細。
在這裏,他們在觀點的碰撞間刀鋒相見,亦在同頻的交流裏惺惺相惜。
而一次聰明的投資,就是不斷反思自己的投資邏輯,在理性討論、打趣調侃的氛圍中取長補短,讓這塊逐漸完整的認知拼圖達成變現。
這世上,根本沒有什麼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