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作者分析伊利股份的第二篇文章。
在上一篇文章中(發佈於微信公眾號:villike的財務自由筆記),我提到:
“伊利能取得上圖這樣的成就,是非常厲害的,因為,這並不是個好“賽道”。
數據顯示,乳製品行業絕對不是“牛股聚集地”。
毛利率和淨利率清楚地告訴我們,2014年左右,發生了一些事情,讓伊利的利潤率更高了。
到底是什麼事情呢?”
我們繼續沿着淨利率這條線,去探索分析伊利的關鍵。
01 關鍵是什麼?
從毛利率到淨利率之間,有個差額,我管他叫運營損耗率。
先從橫跨時間這個維度,看看平均值如何。
這個數值在01-13年之間,平均28%,2014-2019年平均29%,相差不大。
再來從結構的角度看看,什麼是關鍵,這一塊的結構,往往藴藏着一家企業的關鍵驅動因素。
運營損耗率的成本有很多,比如銷售費用、管理費用、非經常性損益、所得税等,但是對於伊利來説,大頭是銷售費用。
例如,2019年,運營損耗率是30%,而銷售費用率就達到了23%,剩下的7%由其他部分貢獻。
前面已經説過,這麼多年下來,運營損耗率變化在兩段大週期中,變化不大。
要注意的是,銷售費用率從2014年的相對低點19%,逐漸上漲,最近幾年在23%左右,也就是下面這張圖。
這一點,留到後面再談。
02 問題不大
接着是ROE的第二個元素:總資產週轉率。
總資產週轉率取決於兩個元素,營業收入和總資產。
用白話説,收入越高,資產越少(還記得以前萬科分析文章中我説的:好的生意是“空手套白狼”嗎?),總資產週轉率就越高。
下面這張圖,是伊利的總資產週轉率情況。
從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到:
伊利的總資產週轉率,又是從2014年開始,相比之前有比較大的變化,從之前的平均(2001-2013年)2.21,落到2014-2019年的1.56,降幅大約30%。
但是,也要注意到的是,2014-2019年,總資產週轉率是穩步提升的,從2014年的1.49提升到2019年的1.67。
這是個好現象,説明公司的運營效率在提升。
總資產的結構,後面我們會拆開分析,這裏先憑直覺想一想:
對於一家乳企,什麼東西的快週轉最重要?
我覺得是奶,也就是存貨。
畢竟又不是“越存越香”的東西,我們需要把存貨週轉速度的情況也看一下。
圖就不放了,後台分析看起來,存貨週轉天數問題不大:
2014-2019年平均41天,01-13年平均40天,這個週轉速度是正常的。
03 巔峯之後
再來看ROE的最後一個元素:權益乘數,也就是下面這張圖。
權益乘數的特點很明顯,從02-08年之間,一路從1.6飆升到3.7,然後從08-13年,一路下滑到2.0,之後2014-2019年基本保持了穩定。
到這裏,我們可以對伊利的情況有幾個相對明確的判斷:
第一個,在2014年左右,伊利一定發生了一些事情,讓公司的生意特點,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轉變。
當然,也有可能是整個行業都發生了一些事情。
第二個,轉變的特點是毛利率的顯著提升、銷售費用的顯著提升、淨利率的顯著提升。
至於週轉率的下降和權益乘數的變化,前者跟2013年的增發有關,所以你會看到2012-2014年週轉率迅速從2.1跌到1.5。
後者除了跟增發有關,還跟2008年的負債高、接着幾年降負債有關。
第三個,這種轉變是成功的,基本可以看做:
1倍的淨利率增幅,30%左右的週轉率下降,最終獲得大約70%的ROE升幅。
粗算一下,這差不多就是,前面提到的,2014年前後兩段的ROE變化情況:
22%/13%=169%。
04 好公司的報表,就那麼幾個模子
有了這個大的印象之後,我們拿公司2019年的年報,作為細緻分析的開頭,看看這家公司的業務情況,以及更重要的,生意模式。
對普通投資人的好消息是:
分析一家公司生意模式的時候,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財務報表可以提供超出大多數人認知的信息。
我們先從資產負債表開始,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張報表,因為符合我要求邏輯性、喜歡順藤摸瓜、逐步搞清楚背後事項的愛好。
2019年,伊利一共有總資產605億,其中:
負債342億,佔比57%,淨資產263億,佔比43%。
57%的資產負債率,看起來比較中規中矩,我們再把負債打開看看。
負債中,流動負債314億,佔比92%,非流動負債28億,佔比8%。
這種流動負債佔絕大多數的模式,是容易出好公司的模式。
用白話説,“公司沒有揹着長期的沉重債務負擔”。
把流動負債進一步打開,按照各部分佔流動負債比重從高到低排列,構成是這樣的:
應付類(票據+賬款)108億,佔比34%
預收賬款60億,佔比19%
短期借款46億,佔比15%
其他應付款38億,佔比12%
其他流動負債31億,佔比10%
在這個結構中,我們又看到了熟悉的、喜歡的結構:
應付和預收,佔據了流動負債的一半以上。
另外,要注意的是後兩項,“其他應付款”和“其他流動負債”。
因為,財務報表裏,所有加了“其他”兩個字的科目,都是容易藏污納垢、有貓膩的地方,需要格外注意。
關於佔比最大的應付類,有個小小的細節是,這108億中,有105億都是應付賬款,而非票據。
從公司的角度來説,這樣的結構比大頭是票據的結構,更説明公司具備對上游供應商的話語權。
接着看短期借款。
46億短期借款,其中30億的增加是票據貼現借款,屬於合併報表範圍內企業之間的銀行匯票貼現。
按照我的初步理解,可理解為沒有利息,意味着46-30=16億真正的短期借款,是個好消息。
接着是第一個“其他”,其他應付款。
38億其他應付款中,除去11億收取的押金及保證金,大頭就是24億“限制性股票回購義務”。
看起來公司給員工發放了限制性股票,在一定情況下,公司需要以一定價格收回,考慮到這一項去年只有不到一個億,激增的將近23個億,是怎麼個發法,就要後續好好看看。
順藤摸瓜,找到公開渠道披露信息的記錄。
2019年9月27日,伊利召開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限制性股票發放的方案,可以簡單理解如下:
473個人,1.522億股,每股授予價15.46元。
開會當天,伊利的股價大概是28元每股,相當於1股貼12元,一共貼了18億。
人均380萬左右,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從這裏可以看出:伊利的核心員工激勵做得還是相當到位的。
如果這伴隨着良好的業績增長,也是股東樂於看到的事情。
再來看第二個“其他”,其他流動負債。
其他流動負債,2018年幾乎沒有,2019年激增為31億。
財務報表附註顯示,是因為2019年一共發行了6期超短期融資券,一共90億,當年償還了61億,還剩大約30億沒還。
在年報裏可以看到,這些融資券大約3%多一點的年化利率,利率還是不錯的。
然後看非流動負債。
這部分一共28億,佔負債比重只有8%,大概看看就好,沒有值得專門講的,構成是這樣的:
應付債券15億,佔比54%
遞延所得税負債5億
長期借款5億
長期應付款2億
遞延收益1億
負債看完,算一算“真正的負債”,也就是有息負債。
一共是(15+5+16+31+15)/2=26億,年底67億,主要是超短期債券31億,借銀行的短期借款16億,應付債券15億。
接着可以算出來,有息負債率11%,非常健康。
再粗粗算一下,真正的負債的利率。
年報顯示,利息費用2.7億,可以算出利率在2.8%-4.8%左右,比較健康。
關於負債,還有一個點值得一提。
公司2019年,突然大幅提升了負債水平,資產負債率從2018年的41%提升到56%,對應權益乘數從1.7到2.3,提升了35%。
這種做法,我認為是正確的。
考慮到公司的ROA可以達到10%以上,目前5%以下的借款利率情況下,只要負債率不過高、產生財務風險,提高負債率,是有助於提高ROE的,也就是我之前説過的“空手套白狼”生意。
05 繞不開的問題
以上就是,公司的“錢是從哪來的”。
接下來,看看公司“把錢用到哪裏去”,也就是資產的分佈情況。
資產方面,非流動資產348億,佔比58%,流動資產257億,佔比42%。
這個結構,看起來還算比較均衡,但公司稱不上是輕資產公司。
先看佔大頭的非流動資產,他的構成是:
生產資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245億,佔比70%
其他非流動資產32億,佔比9%
長期股權投資20億,佔比6%
無形資產14億,佔比4%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11億,佔比3%
可以明顯看出,公司還是比較重資產的,我們先來看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183億,其中大頭是:
機器設備100億,佔比55%
房屋及建築物71億,佔比39%。
看看財務報表中的折舊政策:
機器設備5-10年折舊,年折舊率10-20%,還算公允。
接下來的內容,就要回答第一篇文章中提到的,2015年,讓我放棄進一步分析伊利的問題了:
公司的自由現金流比率,常年平均只有1%左右,如果按照“買公司,就是買他的未來自由現金流”的思路,算出的公司價值,非常低。
自由現金流到底該怎麼看?
具體來説,公式:“經營現金-資本支出”中的“資本支出”,到底該如何看待?
這一次,我想明白了,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想清楚這一點,可以讓你發現更多的好公司。
不是他們不夠好,是我的思想穿透力還不夠。
伊利的下一篇分析文章,今晚19點,發佈於微信公眾號:villike的財務自由筆記,歡迎各位來看。
@今日話題$上證指數(SH000001)$$伊利股份(SH600887)$$蒙牛乳業(02319)$